第197章凉州之战

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的秋天,河西走廊的风沙卷着驼铃声,掠过姑臧城残破的雉堞(zhidie,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凉州刺史杨欣攥紧奏报的手在发抖,羊皮纸上的字迹被冷汗洇开——鲜卑秃发部酋长树机能率万骑破金山,护匈奴中郎将牵弘的援军在青山被围。这位素以刚猛著称的封疆大吏忽然想起,三年前胡烈将军就是在万斛堆中了埋伏,临终前箭矢透胸仍怒目圆睁。

长安到洛阳的驰道上,八百里加急的驿骑踏碎秋霜。晋武帝司马炎手中的玉盏"当啷"坠地,酒液在御案上蜿蜒成血河般的纹路。自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以来,短短两年间,胡烈、牵弘两位封疆大吏先后殒命,河西走廊的烽火已烧到陇山脚下。殿中侍御史郭钦的上疏还在案头:"西北戎狄,渐居塞内,若不早图,恐成后世之忧。”

此时的鲜卑秃发部,正像大漠中疯长的沙棘。树机能骑在青骓马上,望着姑臧城头飘落的晋朝旌旗。他记得父亲秃发寿阗曾说,他们的祖先与曹魏联姻时,也曾在洛阳受过礼遇。可如今晋人推行"去胡仪,改汉制",连部落首领的金印都要收回重铸。当杨欣将部落敬献的汗血马据为己有,当晋兵在草场随意圈占屯田,牧民们磨了十年的马刀终于砍向了汉人的商队。

时光荏苒,到了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洛阳太极殿的铜鹤香炉飘出沉水香气,司马炎望着殿下群臣,心中暗叹。十年间,树机能连败晋军,凉州刺史换了三任,秦凉之地的粮草辎重像填进了无底洞。如今羊祜在荆州厉兵秣马,准备南下伐吴,可西北不靖,如何能分兵东进?

"陛下,臣愿往凉州!"殿角传来清朗之声。众人回头,见司马督马隆按剑而立,紫髯拂胸,目光如炬。这位出身东平平陆的武将,曾在兖州平定秃发部别帅,此刻衣甲未卸,显然刚从演武场赶来。

"马卿可知,前几任都督皆拥兵数万而败?"侍中冯紞(dan)捻须而问,语气中带着不屑。马隆朗笑一声:"昔武侯出祁山,不过万余兵马,靠木牛流马、八阵图纵横陇右。臣不才,愿募勇士三千,无需大军接应,必斩树机能首级以献!"

殿内哗然。司马炎却微微颔首,他记得马隆在灭蜀之战中曾设计破江油关,善用奇谋。"准卿所请。武库任卿自选兵器,粮草给三年之资。"皇帝掷下玉节,殿瓦上的积雪忽然簌簌而落,惊起寒鸦数声。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的孟夏,洛阳城南校场挤满了应募的壮士。马隆手持丈二长槊,立在点将台上,身旁巨弩架着三石重箭,箭镞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能开三十六钧弩者,上前!"他话音未落,便有壮汉走上前来,双臂青筋暴起,开弩如满月。

来自泰山的张武脱去上衣,露出如古树虬结的肌肉,弓弦崩响时,校场边的牛皮靶应声而穿。"好!"马隆抚掌赞叹,又指向旁边的桑木弓,"四钧弓连射十矢中靶心者,留!"陈留少年李苞连发十箭,箭箭贯入靶心红心,围观者齐声喝彩。

三日后,三千五百勇士集结完毕。马隆亲自为他们配备犀牛皮甲、熟铁环刀,又从武库中调出诸葛亮遗留的偏箱车图纸,令匠人连夜打造。这些战车可折叠组合,车厢外蒙生牛皮,车辕处装有可拆卸的鹿角拒马。当车队驶出洛阳西门时,百姓们见车上载满大木筒,不知内藏千张强弩,只道是运送辎重的寻常车队。

这年八月,陇右高原的牧草初黄。马隆率军抵达温水(今甘肃武威东),探马回报前方峡谷狭窄,鲜卑骑兵正据险而守。他登上高处望去,见两侧峭壁如刀削,中间通道仅容三车并行,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结偏箱阵!"令旗挥动,战车迅速组合,外侧竖起鹿角,内侧弩手就位。树机能的侄子秃发务丸率五千骑兵冲来,马蹄踏得大地震动。然而当鲜卑骑兵接近阵前,密集的弩箭突然从战车上的望楼射出,前排战马中箭倒地,队形顿时大乱。

马隆趁势打开阵门,手持长柄战斧的步兵冲出,专砍马腿。鲜卑人惊觉晋军战法迥异于往昔,以往晋军骑兵对冲常处下风,今日却如铁盒般密不透风。战至黄昏,务丸败退二十里,遗尸千余。

九月,大军进至酒泉南山。马隆早闻此地多磁石,命士兵悄悄在两侧山崖堆砌磁石巨块。次日,树机能亲率万骑来攻,鲜卑勇士皆着铁铠,在阳光下如黑云压境。

然而进入峡谷后,骑兵们突然感觉铠甲沉重异常,坐骑也踉跄难行。反观晋军,身着犀甲行动自如,弩箭如暴雨般袭来。鲜卑人互相拉扯,却发现铠甲似被无形之力牵扯,一时阵脚大乱。"晋军有神灵护佑!"不知谁喊了一声,骑兵们纷纷掉头逃窜,自相践踏者无数。

马隆在阵中暗笑,这正是利用磁石吸铁的特性。当年在洛阳太学,他曾见过博士演示磁石引针,不想今日派上用场。此战后,鲜卑各部皆传晋军"神兵天降",士气愈发低落。

马隆深知,仅凭武力难以根治边患。他每到一处,便释放被俘的鲜卑老弱,让他们传话:"晋军只讨树机能,归附者皆为百姓,仍得放牧屯田。"羌人部落首领猝(cu)跋韩素来与树机能有隙,闻知此事,率三千帐来降。马隆亲赐酒肉,与他歃血为盟,羌族勇士遂加入晋军,充当前锋。

树机能大营内,各部首领争吵不休。鲜卑大人且万能望着篝火中跳动的火星,想起马隆送来的信笺:"若斩树机能,封万户侯,永保部落自治。"他转头看向正在痛饮的树机能,这位昔日的英雄如今已醉眼朦胧,对各部的粮草征发愈发严苛。

十月,马隆探知鲜卑联军粮草将尽,必来抢割晋军屯田。他命人在麦田里埋设绊马索,待鲜卑骑兵靠近,伏兵四起,万弩齐发。树机能坐骑中箭倒地,险些被生擒,好不容易逃回大营,却发现且万能部已连夜投奔晋军。

十二月的凉州大地,飘起了今冬的初雪。马隆率军抵达武威城下,此时他的部队已增至万人,除了最初的三千勇士,还有归附的羌胡部落。城头的鲜卑守军望着城下的偏箱车阵,弩楼上"晋"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树机能集结最后的两万骑兵,在城外平原列阵。他深知此战若败,部落将再无退路,于是亲自击鼓,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隆却不慌不忙,令旗一挥,偏箱车迅速围成圆形大阵,中间腾出空地,三百辆装载强弩的战车推出阵外。

"放!"随着令下,千张弩机齐发,箭雨遮蔽了天空。鲜卑骑兵在弩箭中纷纷坠马,前排的尸体竟堆成了小丘,后面的骑兵不得不放慢速度。马隆趁机打开阵门,敢死队手持短柄陌刀冲出,专砍骑兵下盘,鲜血在雪地上开出朵朵红梅。

战至正午,鲜卑军死伤过半,且万能部从侧翼杀出,树机能的中军开始动摇。马隆见时机已到,亲自率精锐突阵,手中环刀连斩数将。树机能正要撤退,却被马隆一箭射中左肩,跌落马下。晋军士兵一拥而上,斩其首级,悬于阵前。

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正月,洛阳城万人空巷。马隆的车队缓缓驶入宣阳门,车上木匣里装着树机能的首级,两侧是归附的羌胡首领。司马炎亲至端门迎接,见马隆甲胄上的血渍尚未洗净,紫髯已染霜雪,不禁感叹:"卿真吾之李广也!"

庆功宴上,马隆举起酒杯望向西北方向。他知道,此战虽胜,但胡汉杂居的矛盾仍在。如今朝廷已采纳他的建议,在凉州推行"胡汉分治",设立护羌校尉管理部落事务。当酒杯相碰的声音响起,他忽然想起西进途中,曾在酒泉遇见一位老牧民,那人说:"汉人也好,鲜卑也好,只要让牧人有草放牧,让耕者有田播种,便是太平世道。"

这年三月,晋军水陆并进伐吴,东吴末帝孙皓出降,三国归晋。而在千里之外的凉州,马隆正带着士兵在绿洲屯田,远处的鲜卑牧童吹着胡笳,羊群在苜蓿(muxu)地里悠闲觅食。曾经的战场已长出新草,偏箱车的残骸被改造成灌溉的水轮,在春风中缓缓转动。

这场始于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的秦凉之变,终于在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以马隆的奇功告终。他用三千勇士、偏箱战车、磁石妙策,在史书上写下了以少胜多的传奇。而更重要的是,他让西晋王朝懂得:在铁血征伐之外,唯有包容与仁政,才能让大漠的风沙永远停息在长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