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死得其所
少司命原以为事情该是顺利的。
她早已查清放牛郎的命数,微不足道之凡人,甚至本是个身弱早夭之辈,换句话说,他能活到现在俨然已算个奇迹。
她只需借着关心名义将织女骗出去,在不远处的哪吒便可动手,她再掩盖现场,修改命谱,一切本该是这般安排的。
她自然知道她作为命运之神本不该如此,可她劝自己也像是劝那少年时那般。只一次,只此一次,便算是平了账,只要万物归位,四方平安,那这放牛郎便死得值得。
可如今,这一切已被打乱。
“来,喊姨母。”织女朝她扯出一个笑,抱着孩子颠啊颠。而那两个孩子倒颇有些织女的影子,小脸笑得圆圆的,正口齿不清地跟着母亲学舌。
“你...”怎么能?
“我过的很好,姐姐不必挂心于我。”她边说着边拿拨浪鼓逗孩子,却被少司命一把夺下。
“你还是随我出来说。”
她说罢,张开手欲帮她抱过一个孩子,却引得织女后退一步,难掩提防之意。
“你放心,我同样司掌送子生产,不会伤你孩子。”
织女听罢,这才放心,而那女孩见了这身穿深衣的陌生女子也不怕,反倒是趴在她胸口打盹。
她瞥开话题,边轻拍着女孩的背,边冷声说道:“玉帝近日阴晴不定,你若再不归位,无人保得住你。”
她见织女无言,她又继续说道:“好在玉帝未有挑明之意,你现在跟我回去,这事便可揭过。”
织女的笑意微微一滞,指尖握紧了衣角,却仍旧温声道:“我如今已为人母,不过是想做一农妇...”
虽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她亲口这般说,还是令她难掩怒气:“你当真是疯了。”
“我心甘情愿。”织女低头抚着怀里另一个孩子的背脊,目光柔和:“我早已瞧惯那琼宫仙阙,那高处不胜寒,如今到了此处,我才算是有了念想。”
“你不在乎自己死活,可仔细想想这些你在意之人。”
少司命垂眸看向怀里的女孩,那孩子不知何时已睡得安稳,小小的手抓着她的衣襟,脸颊贴着她胸口,吐息温热。
“若是玉帝怪罪下来,受罚的可不只有你。”
“...姐姐多说无益,你我相识千年,我怎会不知道姐姐的性子?”织女低声说道,自嘲般一笑:“我只不过是司掌细软功夫的女仙,有何反抗之力?”
少司命只叹织女一向玲珑心思却败在了凡人身上,如今破罐破摔,她也没打算藏着掖着。
“你既知道,那我便给你指个明路。”终究还是将女孩轻轻放回织女怀中,语气仍旧冷淡:“你若肯跟我回去,我绝不伤害你的孩子。”
那放牛郎是个导火索,不能放过。可稚子年幼,即便是父母有错,也不该牵扯其身。
“我可保他们此生富贵,无病无忧。”
织女听罢,只是笑着看向怀中女儿,抬起头时,眼中满是苦涩:“...看来今日真是我和夫君的分别之日了。”
她抬起头,又问道:“姐姐可保我夫君平安?”
少司命并未露出丝毫破绽,笑道:“只要你保证再不见他,我自然可以答应。”
“如此,多谢姐姐。”织女难得朝她行礼作揖:“事已至此,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求姐姐让我回去,同夫君告个别。”
......
织女回到屋内,深吸两口气,抬手用袖子擦去眼角眼泪,佯装出寻常模样。
“娘子回来了?我听隔壁婶子说你娘家姐姐来了。”放牛郎端着两盘小菜从灶房中出来,见房中只有娘子和孩子,有些意外。
“我添了两个菜,娘子没叫姐姐来一起饭?”
牛郎放下手中小菜,见妻子正背对着他收拾着箱笼,动作从容,她细细折好孩子的小衣裳,又翻出些碎银,放在案上,语气轻缓:“夫君,我娘家出了丧事,我要出远门回趟家。”
她转过头,深深看了眼站在桌旁的木讷青年。
“此番路途遥远,孩子...便劳烦夫君了。”
“如此突然?”牛郎抱过两个睡熟的孩子,眨巴着眼,看着面前妻子,缓缓问道。
“菜还热着呢,娘子吃过饭再上路吧?”
“...不了,姐姐还在村口等我。”
她低下头,掩住哭腔。手上仍旧一件件地收拾,把每一只碗盘擦干净,把灯油添满,把孩子的鞋子摆整齐……仿佛要把这一方小屋的烟火气都亲手封存。
“事出紧急,夫君,莫怪罪我。”
“怎会...”牛郎将两个放在塌上,手指攥紧衣角,半晌才道:“路上小心。”
他想开口问,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她身侧,伸手替她掖了掖包袱的系带。
织女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夫君且照顾好自己。”
牛郎笑着点了点头,瞧着风透过窗棂吹进来,窗口他们二人一起编的草绳晃了一下。织女轻拍熟睡的孩子,转身往外走。她没有回头,声音飘在风里。
“等我回来。”
牛郎望着她的背影,静立许久,直到门框那处彻底没了身影,却还忘了动作。
日头正暖,村口的大槐树投下一片斑驳树影,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晃,洒落一地碎光。
不知多久过去,他才转过身,默默收拾起了早已放凉的饭菜。
野菜梗、野鸭肉,本是清贫夫妻的一顿丰盛晚餐,此刻却无人在意。
他正收拾着,却转过头,只见一红衣俊秀少年站在门槛处淡淡看着他。
牛郎的手微微一顿,抖落了几滴汤水。他放下碗盘,抬眼望向门口的少年,对方站在逆光里,眉目如泼墨,似山雨欲来的沉霾,掩着刀锋未出鞘的冷光,站在这破旧门前,似是金玉蒙尘。
他看着那双眼,心下了然。擦了擦手上的水渍,拉过一旁的凳子,语气如常:“尊神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望多担待。”
哪吒并未动,只是冷冷地盯着他。
“我早该有此劫,是我福薄,怪不得旁人。”他顿了顿,侧头看向少年,“但只求神仙一件事。”
哪吒不置可否地看着他,未曾言语。
牛郎轻轻一笑,声音平和:“莫让她知道,只说我久等她不归,另娶了旁人,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他的语气如叙家常,仿佛不是在求自己的性命,而是随口交代一桩琐事。
他见少年不语,只当他是答应,眼底尽是坦然。
说着又走到床榻前,替两个孩子掖好被角,低声问道:“敬问神仙,若是上了黄泉路,我可还会遇上我的孩子们?他们还小,连路都还不会走。”
哪吒闻言眼神一凛,瞥了父子三人一眼,淡淡道:“我不杀你孩子。”
“如此多谢神仙。”那青年这才看似松了口气:“孩子还小,不会牵连父母种种,如此甚好,敢问神仙,我一双儿女可能找到和善的养父母?”
“你死到临头,在乎这些做甚?”
少年皱起眉头,不解看向那平平无奇的凡人,满是不耐。
“我们做父母的,只知孩子安好,便死得其所了。”牛郎讪讪笑道,见少年手中已化出宝剑,便回头又看了一眼孩子,轻轻俯身,手指轻抚过两个孩子柔软的发丝,低声喃喃:“为父此生亏欠,未曾能给你们安稳的未来。若有来世,愿我还能见到你们。”
少年沉默地看着面前这幕,依旧不语,只是抬首望着将要落山的太阳,些许暖光洒在他侧脸上,却只映出了眼中不解,以及那转瞬即逝的懵懂。
窗外枝影摇曳,斑驳的光落在他衣角,他手中宝剑微不可察地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