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高中
几日后,薛家夫妇来访,大约是薛姨妈觉得贾妍上次还问了宝钗好些问题,不仅问读什么书,还问了可喜欢琴棋书画,认定贾妍颇喜欢宝钗,这次也带了宝钗来。?k!e~k`a+n/s\h?u~.·c¢o`m?
贾妍意外之余,倒也无可无不可。她如今也无事,接待薛家母女,倒也不是不行。
看在拐了弯的亲戚的份上,林如海夫妇还是留了薛家一家三口用午饭。
薛家人倒也识趣,饭后只略坐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林如海扶贾妍在花园里散步消食,便将薛老爷来的目的说了,薛家想做盐的生意,这次来扬州,也许确实是要巡查铺子,但显然也是来探林如海的口风。
只是他们夫妇从金陵动身,并不知贾珠一行人会提前这么多日子便回金陵去。不然,薛姨妈更好打亲情牌。
贾妍笑问:“那你怎么说?”
“自然是实话实说,我虽是巡盐御史,却不会公器私用。”林如海道,“如果薛家想经营盐的生意,照律法申请,办理盐商经营的文书,然后参加盐引的竞标。”
“只怕他们觉得是当初得罪了你我,如今你不肯通容。”
“不用管他们怎么想。当初二哥都很恼他们的行为,只要二哥能明辨是非,二嫂如何想,薛家如何想,我们也管不着。”
他们将此事抛之脑后,薛家夫妇说起此事,却是颇有些不快。(a?零?点{??看x+书?/¤ ¥,最^?°新?°?章^节-′!更¥{+新_快a
薛老爷道:“果然还是当初得罪了林如海,我探他的口风,他半点通容的意思都没有。”
薛姨妈想起旧年的事,说:“我就说吧,他们夫妇都是锱铢必较的人。当初我姐姐可是受了不少委屈,这事多半不成。何必来求林如海,要做这生意,不如走甄家的门路。”
薛老爷倒没这么糊涂:“你懂什么。如今甄家也不是昔年的甄家了,林如海一来,指不定甄家的生意都未必保得住。”
薛姨妈想了想,说:“等回了金陵,我派人去请珠哥儿,到时跟珠哥儿说一说,看能不能通过他,跟姐姐和姐夫说这事。”
薛老爷点头:“这法子好。不过你不要着急,珠哥儿既要下场,等秋闱后再提,更稳妥些。”
薛老爷巡完扬州的铺子,离开前,又递了一次拜贴,只是林如海己外巡盐,贾妍便命管事拒了贴子,告诉对方这事。
不想薛姨妈却在离开扬州前,又带着宝钗来了一次,比起上一次来,这次带了不少药材及布料来,说:“贾妹妹可别拒绝,这药材原是自家铺子上经营的,还有这布料,是从蜀中贩来的蜀锦蜀缎蜀绸,知道你家什么都不缺,不过是图个新鲜。你要再不收,我以后都不好意思登门了。ˉ?′2?^¢8[?<看·?书x;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贾妍见婉拒不能,便叫来梅染和停云,让她们去将丝绸纺和京中送来的头面取一份来,说:“姨妈既这样说,我便收下。前几天,我婆婆才让人从京中送了些东西来,我瞧着有套白玉梨花的头面,倒是适合宝钗这年纪的小姑娘戴,丝绸坊是林家自己的作纺,这次送来的料子,是我自己画的花样子,比不得蜀锦蜀缎,也是图个新鲜,拿回去给宝钗裁几身衣裳穿。”
如此一来,便算是两不相欠。
不过薛姨妈却没想到这一层,反而只当贾妍果真十分喜欢宝钗,心里想着,以后倒可以借着女儿多往来。
话说陈望舒带着儿子与林昭随贾瑚贾珠去了金陵,便答应了林如海,指点贾瑚与贾珠文章。等二人下场考试,便带着林昭与儿子,捎上夫人,去乘船游玄武湖。
总之,他们这一出门,便是十来天,回到金陵,贾瑚与贾珠早考完了,也休息调整过来。二人甚至应薛姨妈之请,去薛家做了一次客。
幸亏陈望舒一家子带着林昭外出游玩去了,否则,依薛姨妈请帖的意思,还让贾瑚与贾珠捎上林昭。
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人与人的缘份,可遇而不可求。
既然贾瑚与贾珠说休息好了,陈望舒便做主,一行人乘坐大船,离开金陵,沿江而行,首到九月中旬,才由杭州转道,分开而行,贾瑚与贾珠因中了举,便要回金陵,参加鹿鸣宴,而陈望舒一行人,首接回扬州。
贾瑚高中亚元,贾珠却是撞了大运,赶鸭子上架,幸运地排进了倒数第三的榜单。因为二人出身京中荣国府,因此,鹿鸣宴上,贾珠这个本来只配当壁花的人,也跟着堂哥出了风头。
一时之间,金陵人家,都知道荣国府一门两举人,兄弟二人又是真正的少年人,各家都纷纷打听起二人的婚配来。
薛家甚至也动了心思。薛老爷与薛姨妈家里只宝钗一个姑娘,二房甚至现在只有一个哥儿,可别房却是有十西五岁的姑娘,年纪也合适,纷纷找上薛姨妈,表态这个意思。
薛姨妈笑着拒绝了这些人,转头却对丈夫说:“也不想想,瑚哥儿珠哥儿的家世身份,家里这些妯娌,真是想攀高门想疯了。”
薛老
爷却说:“由不得他们心动,就是甄家,之前也曾问过我,我说这事我们也不清楚,只怕还得让你写信给姐姐姐夫,打听一二,再提后头的事情。”
“可惜我们家宝钗,年纪差太多,要是她今年有十二三岁,便是厚着脸皮,也该给姐姐姐夫说上一说。”
薛姨妈一想,可不是,又叹了一声气:“是要蟠哥儿与宝钗的年纪调一调,亲上加亲,说给瑚哥儿,隔房的婶子又是自己的亲姨妈,该多好。”
这却是白日做梦了。
贾瑚与贾珠参加完鹿鸣宴,便首接赶去扬州,因为之前就和家里说好,只怕如今家里派人下扬州的船,都到了。
果然,兄弟二人一到扬州,便见到了荣国府的二管事,正是赵成夫妇两口子都来了,可见贾赦与张婉对此事的重视,用的正是荣国府最大的两艘船,大船装的同聘礼,二号船坐人,来了二三十位奴仆。
原来,贾赦一家与陆诚一家商议婚事,约定好秋闱后,去下聘,而为何首接将东西送到扬州,自然是因为贾妍这个亲姑姑在,林如海这个姑父又和陆诚是同科好友,于是由二位长辈代为操持。
赵成家的,如今俨然是荣国府内宅的大管事婆子,她既跟了来,本需要贾妍操心的事,如今只需她来把控,向贾妍回禀,若贾妍觉得不妥,再由她去安排。可见张婉这个大嫂,想的十分周到。
陆诚如今是杭州知府,这门联姻,立刻在江南传开了。早先金陵那边还有打贾瑚主意的人家,也得服气,自己家便是老爷做官,也远不及陆知府。
唯有薛姨妈,生了一场气。早先贾瑚和贾珠来做客,她可是探过兄弟二人的口风的,贾瑚也就罢了,反正不是真的亲侄儿,可贾珠这个亲侄儿,居然也不肯跟她这个姨妈透个口风,属实是让她想不通。
可惜,她这场气也只能白生了。
贾珠陪着堂兄贾瑚去杭州下了聘后,兄弟二人便从杭州返京,并未再回金陵,薛姨妈原打算到时请贾珠来一趟,好好说道说道,这么个小小的心愿,也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