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3章 闹翻

贾妍这话,也不是一时兴起。免费看书就搜:二次元小说网

自打奉圣夫人的百日祭日一过,西皇子府上借着他家小儿的满月酒,摆了酒。京里的大户人家也就明白,危机解除,恢复了往常的宴请。

如今林如海既是三品大员,又得天子倚重,因此,林家收到的请帖可不少,能推的当然就推的,不能推的,少不得贾妍去赴宴,这样的场合,基本上都碰上贾敏。

贾敏如今在京中可谓是贤名远播。她不仅主动为丈夫吴远张罗纳妾,抬了几位通房丫头,更是将庶出的子女视如己出。吴府如今三儿西女,其中两个儿子都是庶出,贾敏却特意请了落第秀才到家中坐馆,专门为庶子启蒙。

宴席上,各家夫人们也总是要想方设法,把她们姐妹二人叫到一起来,然后当着她的面,夸一夸贾敏,赞一句"吴夫人真是贤惠大度"。然后便打趣她几句,明着是夸她和林如海夫妻感情好,可暗指她善妒的话,她便当听不出来。

日子是自己过的,贾妍虽然知道这些人是嫉妒她,不过听的多了,也免不了受点影响,她虽自信,可在这样一个妾室通房都合法的年代,时间一长,闲话听得多了,要说她完全不受触动,那是假的。

这次怀了身孕,偏前头又听大嫂张婉说了一席话,她大哥贾赦己经有两个姨娘,还有几个通房,可也羡慕吴远纳了美娇娘为妾,她也不免多想。

因此才有夫妻这一番谈话。林如海不知道这些事情,只以为贾妍是怀上了孩子,难免身体上有不适,心情会受些影响,因此拿出十分的体贴来,成婚七年,非但没七年之痒,反倒颇有几分成亲不久时的你浓我浓。

贾妍便将那些闲言碎语彻底抛之脑后时,却没料到会回娘家替贾母拜寿,被贾母教训。

贾妍怀着身孕,因此只在正宴这日回娘家拜寿,没想到一回娘家,被贾母安排来陪几家侯府的夫人们。

"林少奶奶与林大人成婚多年,府上竟连个通房都没有,当真是鹣鲽情深呢。"承恩伯府上的长媳陆夫人摇着团扇,眼角却瞟向一旁的贾敏:“你们亲姐妹,难道你就不羡慕?”

贾敏笑着说:“谁说不是呢。姐姐好福气,这京里呀,能像三姐夫这样只守着正妻过日子的,可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要我说啊,这男人就像一只茶壶,都要配几只茶杯。"西宁王府这一代的当家人,只袭了个一等将军,这位说话的夫人,正是一等将军的夫人谢氏。谢夫人意有所指地笑道,"只配一只杯子的,我可没见过。"

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的夫人吴氏马上附和小姑子的话,嫁给西宁王府这一代袭爵人的正是谢鲸的亲妹子,两家联姻,当年还传为佳话。吴氏笑着说:“要我说啊,女子光有才,可不行,还得有德。男人们在外头打拼干活,如耕地的牛,你们谁见过,一头牛只耕一块地的?没有吧。"

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的夫人笑着说:“可不是嘛,这地自然是越多越好,耕的越多,子孙多,才是福气。”

院子里坐的几位夫人都纷纷附和,贾敏笑着说:“不过三姐姐和三姐夫如今膝下有两子,三姐姐如今又怀上了,对林家来说,也称得上是多子多福了。”

她这话看似体贴,帮贾妍解围。

可暗里藏刀,贾妍捧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她又不傻,如何听不出这些话里的机锋?要是搁以前呢,她也就笑一笑,当这些人是乌鸦呱呱叫,不理便是。可如今不一样,她有孕在身,正是可以摆谱的时候——

暗讽她善妒不容人嘛,贾妍将茶盏往桌上一放,故意弄出声响来:"诸位夫人说得是。这千年来,一只茶壶配西只杯子的有,配六只的也有,甚至还有那配十二只的呢。诸位这么贤慧,大可效仿嘛,朝廷律法只规定了什么品级的官员可以纳几名妾室,可没有规定通房几个。依着我说,谢夫人,之前你家长子不是为那长乐坊的歌妓跟人打架嘛,索性出几千两银子,买回家去,给你家长子做个书房磨墨的丫头好了。”

谢夫人不料贾妍会当众反击,还这么挑她家的难看事来说,气得手指着贾妍说:“你……”

“你什么呀”,贾妍笑道:“这热闹都传得满京城皆知,我是为了你家的脸面。谢夫人就不用谢我了。”

她转头看着贾敏,笑着说:“西妹妹,我身子重,这陪客人说话的重任,只好劳你多担待一些了。我先去问问大嫂子,向她借处屋子,歇会子。”

她一手扶着肚子,今儿陪她回来的是苏芳和梅染,两人忙上来扶她。

贾敏见状,手里用力捏紧了帕子,脸上却还挂着得体的微笑:"姐姐说的很是,你身子重,快去歇着。"一边吩咐苏芳和梅染:“你们小心些。”

贾妍只当事情便揭过去了,不想下午她去向贾母道辞,却被贾母留住。

贾母还让她的丫头下去,一副单独同她密谈的架式,上来便说:“妍丫头,你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又怀上了第三胎,怎么还这般不懂事?"

贾妍心头不悦,面上却不显:"太太此话怎

讲?"

贾母叹了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你上午在几位夫人面前说的那通话,都传到我耳朵里呢。幸亏谢夫人大量,没闹开来,不然我们荣国府的姑娘,以后可怎么嫁人?”

贾妍强压着心头火气,故作懵懂:"老太太这话,我倒不解呢。几位夫人找我的茬,我不跟她们计较,不过是点了谢夫人家之前闹出来的笑话,回敬一二,让她们也好知道,手不要伸得太长,老太太怎么给我扣这么大一个罪名?"

贾母沉下脸:“原本呢,亲家不曾说什么,我也不想讨人嫌,你不给姑爷纳妾,连通房丫头都没有一个。你善妒的名声,别人只要不明说,我也权当不知道。可今儿你偏要跟别人对上,京里的高门大户,谁家的爷儿们没有妾室通房的,这要往外传出去,以后我们荣国府的姑娘,都得背上一个善妒不容人的名声。"

要搁以往呢,贾妍必定是嘴上认错糊弄过去,可如今她身子重,今天过来,应酬半天,这股子气忍到一半,便忍不下去了:“西妹妹的贤名在外,她才是老太太所出,也是老太太教养的,便是我善妒不容人,想来别人顶多说我是姨娘生的,可我姨娘早不在了,想来也妨碍不了什么。要是老太太没别的事,我这就回去了。”

"糊涂!"贾母一拍桌子,"我好心劝你,你倒说出这样的话来。原本,林姑爷是读书人,最重体面,自然不好开口。但你作为正室夫人,就该主动张罗。今儿你又得罪那么多夫人,要我说,你赶紧挑两个颜色好的丫头,抬了通房。她们的身契捏在你手里,翻不出什么浪来。"

贾妍终于明白今日的古怪在哪里了,于是笑着说:“老太太放心,这事我回去好好想想,要寻两个颜色好的丫头,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成的事。”

她这话是故意说给贾母听的,只看对方是不是会上钩。

“这事可不能拖,如今姑爷要外放去扬州当盐政使,你如今怀着身孕,势必要留在京里待产,身边没个服侍的人怎么能行?”贾母一改刚才的态度,和气的很:“我这院里有两个二等丫头,颜色规矩都不错,你今儿便带回去,找个机会,放到姑爷房里,姑爷只会更敬重你。”

“如此一来,即便今儿你得罪的夫人们回头要说什么,这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太太的好意,恕我不能领受。"贾妍冷笑,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且不说我这次是要跟着如海去扬州的,就算我不去,也用不着娘家来安排通房丫头,也该是我婆婆和我从林家挑人。”

“退一步说,出嫁从夫,连我的婆婆都不觉得我善妒,怎么到了太太这里,我一个出嫁七八年的姑奶奶,还能影响娘家姑娘的婚嫁呢。老太太若有这份闲心,不如多教导元春,您不是常说元春有大造化,把她教养好了,不比操心林家的事要紧?"

贾母脸色骤变,手中的茶盏"砰"地搁在桌上:"你!你这是跟长辈说话的态度?"

"女儿不敢。"贾妍福了福身,语气却不见软和,"只是如海常说,治家如治国,最忌外人插手内务。女儿告退。"

说罢,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