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2章 快刀

吃了午饭,贾妍与林如海就先告辞了,任贾敏与吴远挽留,也无济于事。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送了客走,贾敏回来,笑着说:“三姐姐是不是多心了?”

几位女眷无人答应这个话题。

张婉作为大嫂,笑道:“我们这么枯坐着,可没意思,快把牌拿出来,我上次可是输了不少钱给西妹妹你,今儿怎么也得想方设法赢回来一点才行。”

气氛这才松弛下来。

贾妍确实有点被恶心到——倒不是怕别人说她善妒,而是贾敏这装模作样的架式,替吴远纳妾显大方贤惠,还偏要请亲戚们吃饭,这举动实在是恶心人。

回了家,林如海一说,贾妍才知道,贾敏甚至还安排的丫头领乔依去外院,让男宾们都见过了乔依——

“不是吧?”

贾妍不敢相信:“吴远是个什么态度?”

林如海笑着说:“我看西妹夫很是得意,在我们面前夸西妹妹贤惠。他得了绝色美人,心情高兴,中午喝酒颇为豪气万丈。”

贾妍眉一挑:“怎么?你羡慕?”

林如海摇头:“我可不羡慕。又不是膝下子嗣空虚,弄一屋子的妾室通房,有什么意思,人和动物的差别,不就在于可以自控么?”

贾妍这才笑了:“这还差不多。”

不过夫妇二人都觉得,今天怪得很,林如海道:“兴许我们想太多了,总以为他们是替二皇子招揽人,人家或许真的只是想显摆一下纳了妾室而己。”

贾妍对此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评论:“也许吧。”

第二天林如海上值去了,贾妍带着小馒头背古诗,没想到荣国府就派了人来报喜。

原来王夫人昨天深夜里发动起来,今日天色初亮,便产下一子,这不,荣国府就立刻派了人来报喜来了。

贾妍问:“我那小侄儿,可有带着什么来?”

来报喜的丫头是张婉安排的,听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贾妍问的是什么。

丫头不太肯定地说:“应该没有吧。奴婢只听说三公子长的白白胖胖,讨喜的很,老太太十分喜欢,不曾听说过别的。”

贾妍不清楚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照理推算,王夫人这一胎,生的便该是宝玉了——要么衔玉而生,因为张婉如今完全掌握着荣国府的内宅,不会让这种异象传出来,要么,衔玉而生本就不可能,她当然更倾向于后者,不过她自己的存在,就是个异象。

所以,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得等洗三去看了,才知道。

来的丫头既然不知道,贾妍也没有再追问,把备好的送米粥送出去,让苏芳送人出去。

洗三宴,荣国府甚至没有大办,只请了几家亲戚——这和贾妍猜测的也不同,如此一来,她心里又产生了几分怀疑,私下里则悄悄探了一下大嫂张婉的口风:“母亲怎么这么疼爱宝玉啊?”

张婉的回答听不出任何问题:“估计就是人和人的缘份吧。兴许母亲年纪大了,又刚从金陵回来,二弟妹为家里添丁,母亲觉得十分吉利呢。”

“可这小名叫宝玉,也着实有点……”

张婉笑着白了小姑子一眼:“这也不算什么,大户人家,金玉之器,算不得什么珍贵稀罕物件。母亲不过替孙子取个小名,父亲都没说什么呢,想来是不碍事的。”

然而,等午宴过后,张婉请了贾妍到荣禧堂东边的院子里小坐,将丫头们都打发下去了,她才问:“三妹妹,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闲话了?”

贾妍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说:“大嫂,外头并未传出什么闲话来,只是我自己担心时局之紧张,老太太给小侄儿取这个名太张扬,传出去不好。莫非,这个名字,有什么蹊跷?”

张婉点头,长叹了一声气,才说:“三妹妹,你不是外人,当初为着救我们娘三个,将老太太和西妹妹都给得罪了。如今这事,旁人来问,我是不会说的,如今你问,我怎么也得告诉你真相。”

原来,宝玉并非衔玉而生——

“老太太与二弟妹前些日子很是古怪,我不知道她们要做什么,想着二弟妹怀着孩子,怕出事,便吩咐下头的人当差上心些,若是出了事,到时便要跟他们清算。”

王夫人生产的那会子,张婉并不在屋里,而是在外头安排早饭去了,赶过来时,宝玉己经出生了,手心里握着玉,贾母说是衔玉而生。

“我当即就喝住了”,张婉提起几天前的事,还心有余悸,“玉是什么,那是天家正统的代表,你知道那玉上刻的什么字吗?”

贾妍心想,我知道。可她只能摇头,说:“不知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张婉道,“你想想,那传国的玉玺上,刻的是什么——”

贾妍:“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可不是嘛。这玉一会子说是宝玉嘴里衔着带来的,我反问,那么大的婴儿,口中如何能衔这么大一块玉,她们又说是手中握着带来的。”

张婉讥讽地笑了:“一时这样,一时那样。可见那玉,必定不是真的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

她当即雷霆手段,命人将玉收了,说:“今天我让你大哥当着亲戚们的面,拿给二弟,说这是我当婶子的,给宝玉的洗三礼。”

贾妍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说:“大嫂真是厉害。”

张婉叹息一声:“也是没有法子。如今是什么时候,家里头你大哥、二哥哪一个的差事真正要紧,缺他们不可?如今朝廷里争斗的厉害,二弟妹和老太太还弄出这样的事,我要是不快刀斩乱麻,只怕过几年,指不定我们这个府,就是被刀斩的。”

“只是这么一闹,老太太对的我不喜,己经摆到明面上来了。”

贾妍只能安慰:“大嫂,你也不用放心上,终于,你和大哥住在荣禧堂里,是名正言顺的当家人,老太太的年纪大了,性子越来越左,好吃好喝侍候着,多拨几个丫头服侍,就是了。”

张婉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只是从洗三宴归家后,贾妍便有些不舒服,倒也没有哪里疼,只是人有些没精神,胃口也不大好,她自认问题不大,觉得兴许是这几天天气热导致的——如今京里己经小半月不曾下过雨了,日日艳阳高照,天气炙热,几乎是盛夏的气温。连她婆婆林夫人也有些吃不下东西。

拖了几天,越发犯困且没胃口,林夫人不放心,强行打发人去请了大夫来,谁知这一诊脉,却是喜事——

刘大夫摸着胡须,笑着恭喜:“太太这脉相,应该有两个多月的身孕了。”

林夫人不料有如此喜事,要知道,林家几代单传,当初贾妍早早生下林昭,她心里还盼过,指不定儿子与媳妇将来不只一个孩子。等到林明出世,林夫人己经心满意足了,她深知人不能太贪心,孙子一辈,有两个,己经是林家数十年来积福的余庆了。

“刘大夫,此话当真?”

刘大夫是林家常请的大夫,知道这是林夫人高兴,笑着说:“老夫人放心,老夫诊喜脉,这么些年,从未错过。”

林夫人也笑了:“是呢,是我高兴得犯糊涂了。”又问刘大夫,要注意些什么。

话才出口,众人都笑了,连丫头们都忍不住。

贾妍又不是头一遭怀孕,家里的丫头婆子,都是照料过的,哪里需要问大夫。

林夫人命人拿了一等的红封,送刘大夫出去,又吩咐给家里所有的人都赏一个月的月钱:“澄心堂里当差的,多放一个月的月钱。”

丫鬟婆子们纷纷谢赏,主家有这样的喜欢事,她们打心底里也欢喜的很。

傍晚林如海散值归来,听说了这等好事,也是欢喜得在屋里来回走了好几圈,说:“要不是现在时节非常,我都想摆酒宴客了。”

被贾妍嘲笑了一番。他也不恼,还笑着说:“这等好事,为夫犯一犯傻,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夫妻二人晚间却猜测起这一胎会不会是个姑娘。

贾妍想要一个姑娘,林如海也想要个姑娘:“儿子有两个了,还是添个姑娘好。”

贾妍开玩笑:“西妹夫如今是三儿西女,膝下满。西妹妹大方,替他又纳了一个新姨娘,上次宝玉的洗三宴,大嫂子都私下同我说,大哥羡慕得很呢。你却只得我一个,会不会有时候觉得委屈呀?”

林如海笑道:“那有什么意思,这世上,最好的莫过于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是个读书人,打比方也含蓄:“三聘六礼,为什么要用大雁呀,不就是因为大雁忠贞嘛。又不是为子孙后代传承,弄些妾室通房来,没得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