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南下
贾妍把贾母想安排两个美貌丫头的事告诉林如海,林如海的脸色变了又变,震惊、愤怒过后,是无语:“只怕不是想送我们两个丫头,而是想安插两个细作。”
贾妍点头,她也觉得真正的目的是这个:“你说,难道父亲过世不过几年,府里居然和甄家勾结上了,掺和到贩私盐的事里去了?”
如今的荣国府,着实犯不着呀。贾赦虽然只是手底下管着大内侍卫,可也是实打实的三品官,而且是太子伴读的身份,贾政这个年纪,京官五品,在工部,可不算差,荣国府着实没有着急的理由,现在府上也并不缺银子。
林如海倒不这么认为:“兴许,是西妹妹和西妹夫的意思呢?之前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西妹夫怎么一心一意往二皇子那里凑,可去年他和西皇子又走近了,可见未必真的是倒向了二皇子。可这过了年,我瞧着,二皇子势头一起来,他又倒向二皇子,我被点了巡盐御史,莫不是,二皇子透露了这个意思,然后西妹妹说动了老太太,想借着老太太之手,放两个人到我们府里来,到时我们在扬州,有什么举动,只怕甄家很快就能知道了?”
贾妍被点醒,顿时明白过来了,只怕一心一意支持二皇子的是贾敏——想来是贾敏前世觉得二皇子笑到了“最后”,这个最后,未必是二皇子登上了大宝,更可能是太子倒了。如今太子好好的,跟天子的关系倒比别的皇子还好一些,去年天子就让太子出来做事,只是太子几次都推了。
贾妍想明白后,笑了:“只怕你猜中了。如今我们要往扬州去,你又负责盐政,甄家做贼心虚,二皇子看来是心知肚明,怕你去扬州查私盐,便想提前安插眼线,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若我们收了,没有防备,这两个丫头想必很容易从家里递消息出去。如今我没收下人不说,还和老太太闹翻了。看来我们去扬州,甄家估计一开始就会使绊子了。”
林如海笑道:“这倒不怕。如今的甄家不过是瘦得半死的骆驼,杭州是陆兄在当知府,黄兄是扬州的知府,还有好几个同窗,也在江南做知州,史大表哥还在宁波驻守呢。你不用担心这些,只是收拾东西,安排管事先带着东西下扬州,才是要你操心的。”
贾妍:“这有什么可操心的,上次去宁东,没有经验,这次有经验了,不过是照葫芦画瓢。何况,还有母亲帮忙。”
几日前,林如海的任命下来,林夫人与贾妍便商量,几天后,小林管事——大管事林安的儿子林远志便带着大部分东西,领着几个家丁护卫、小厮和丫鬟仆妇先行一步。
行李再多,也不过是多租一两艘官船,便能解决。可涉及到两个孙子,林夫人却存了一番自己的心思,再有,关于贾妍随行的事,她着实是不大赞同的,因此,这些日子,婆媳私下相处,她都试图说服贾妍:“你如今怀着身孕,路上颠簸,不如留在京中待产,如海也不是那急色的人,你也不用担心……”
她话未说完,贾妍便知道她的意思——林夫人想让她留在京中待产,这是从林如海回来透露要外放,林夫人就一首在劝她留下。
贾妍解释过许多回了,她并不是担心她没有同行,林如海会纳妾会的,笑道:“母亲,如海此去扬州,你也说了,盐政那位置,是个肥差,可也是个刀尖上的差事。我要不去,如海接下来一年,就只能外头与人打人交道,内宅的消息是半点得不到。”
“我去了扬州,一时半会也不会生产,还可以借着设宴赴宴,与扬州乃至江南官员的家眷往来。有时候,很多事情,从内宅打听消息,比外头容易的多。”
林夫人也知道是这个理,叹息一声,她也劝了不是三两回,且她是个明理的人,贾妍说的是实情,只得叹息一声。
可涉及到两个小孙子,林夫人就不肯退一步了,如今眼看离出门的日子越来越近,林夫人更是每天晚饭桌上必提的话题,这不,今日的晚饭餐桌上,才端起碗用饭,林夫人又提出来,想让两个孙子留下:“可昭儿和明儿还小,路上若有个闪失……”
林如海摇头:“母亲,扬州虽远,但水路平稳,且我是朝廷命官,还带着护卫,路上我会安排妥当,不会有事的。”
林夫人皱眉,显然不悦:“你是不信我能照顾好他们?”
林如海叹气:“母亲,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昭儿如今正是读书的年纪,小馒头虽小,再过一年,也该启蒙了。”
林夫人着急了,啪地将筷子放下:“我吃不下,你们自己吃吧。”
贾妍见状,连忙打圆场,一手拉住婆婆:“母亲,不如这样——”她冲丈夫使了个眼色,然后安抚婆婆,“昭儿确实是正在读书,跟在如海身边,有如海把关读书的事,更好些。就让小多慢以头留下陪您,昭儿随我们去扬州。如何?”
林夫人神色稍缓,看向儿子,见林如海没吭声,说:“还是你心疼我。想到昭儿和小馒头都要随你们去扬州,我就舍不得。不过昭儿读书事大,那就依你的意思,让小馒头留在京中陪我。”
林如海无可奈何地说:“那就辛苦母亲了。”
林夫人:“你们放心,京里落第的举子不少,等小
馒头启蒙的时候,我让人从外头挑个品性可靠的举子来家里坐馆,给他启蒙。巡盐御史两年一任,指不定到时你们都回京了。”
几日后,林如海带着贾妍和林昭离京,贾赦和贾政作为舅兄,二人都告了假,骑着大马,亲自送他们出城,一路送到长亭。
看上去,林如海离京,十分低调,因为这日并非朝廷休沐日,来送别的,便只有岳家的两位舅兄。
可选在这天离京,却是林如海故意的。他可不想惹人注意。此去扬州,本就是揽了一个惹人注目的差事,低调前往,才是最稳妥的。
半日后,他们在通州登船,坐着大官船,走水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