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隔代疼
林夫人收到儿子与媳妇的来信,得知一家子从宁东出发的时日,中秋节一过,便同家里管事吩咐,让天天打发人到通州码头上来等着。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林家只林如海这么一个大爷,别说林夫人吩咐,就是管事与下头的小厮,都上心得很,日日辰时便赶到码头上候着,擦着天黑城门闭门前才进城。
如此左等右盼,终于在半个月后,这天中午,等来了林如海一家进京的船。
来码头上接人的,正是大管事林安家的大儿子林远志,他娶的媳妇,原来是在林夫人院子当过大丫头的,两口子如今己是林家的三等管事,一个管外,一个管内,船还没靠岸,林远志两口子就将下人都叫了来,搬货御货接人都一样不落地安排下去。
于是,船一靠岸,他们两口子上船来请安,下人们个个都眼里有活,该干什么干什么。
贾妍笑着对林如海说:“可见咱们什么都不必操心,母亲早安排好了。回家就是好。”
林如海拱手:“之前辛苦夫人了。”
他们一家子坐了两辆马车,至于船上的一应行李,自有林远志两口子盯着装卸。
从通州进城,有近六十里路。进了城,还要穿个半个城,真正到家,己是半下午了。
林夫人听到下人回禀,心情激动地迎出来,正好贾妍牵着小汤圆迈进垂花门。
林夫人看见大孙子一转眼就这么大了,心情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
贾妍教小汤圆,让小汤圆叫奶奶。
小汤圆虽然完全还不记事,可性子却开朗活泼,又特别听贾妍的话,她一教,小汤圆当真便叫了:“奶奶。”
叫祖母太严肃了,要是叫老太太,贾妍自己就觉得古怪的很,于是教儿子一个亲切的称呼。
童音朗朗,林夫人这下子是真有点忍不住,情绪一上来,眼眶就湿了。
贾妍故意叫小汤圆:“快去抱抱奶奶。”
小汤圆看了一眼林夫人,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得到贾妍的鼓励,这才迈着小短腿上来,往林夫人腿上一抱。
林夫人哪里还忍得住,弯下腰,将孙子抱起来:“汤圆,奶奶的乖孙,都这么大了,真乖。”
有小汤圆在,林夫人甚至没想起来问一问亲儿子林如海,一边逗小孙子,一边同贾妍说话,进了正院的厅堂,这时才想起来:“如海呢?”
贾妍莞尔:“我们回来的时候,途中碰到了我大表哥,说是他被点了宁波卫指挥使司镇抚,过两天便要去上任,这不,事急从权,他便上门做个恶客,想向如海打点一些宁波的情况。想必过一会儿,如海就打发人来回禀母亲了。”
她口中所说的表哥,正是史夫人娘家兄长的儿子史睃。
林夫人笑了:“都是亲戚,随时上门来做客都行。怎么能说是恶客呢。再说,你们这还真是赶得巧了,如海在那边呆了几年,若是能帮上忙,自然该帮衬一二。”
当即便吩咐丫头,去通知厨房,让多准备几道菜。
不过史睃却不是那么不识趣的人,知道林如海一家人刚回京,林夫人不知多高兴,今晚是人家家里人的家宴,便在傍晚饭点之前,识趣主动告辞。
林如海也没有挽留,该说的都说了,史睃去是做镇抚,武将那边是另一回事,宁波官场上的情况知道一个大概,便行了。至于宁波卫的情况,他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想必早就通过他岳父家打听过了。
离他到都察院上任还有几天,明天他和贾妍自然要去荣国府,到时史睃去荣国府再见,若有什么要问的,明日再说也不迟。
暮色西合时,林夫人早早命人在花厅摆下团圆宴,八仙桌上摆满了林如海和贾妍爱吃的菜:蟹粉狮子头、松鼠桂鱼、三丝春卷...小汤圆己经洗过澡,换上了林夫人为他准备的新衣掌,坐在祖母与母亲之间的专属的儿童用餐椅上,胖手抓着白瓷的勺子,正努力自力更生。
"慢些吃,慢些吃。"林夫人用帕子替孙儿擦脸,眼中满是慈爱,"我说你们当父母的,也真是狠心,非得让我们小汤圆自己吃。"
哪个高门大户的人家,孩子不都矜贵的很,乳母奶嬷嬷好几个人照料,可贾妍却一开始就没这么安排。林如海在这些事情上,完全依从妻子。
别看林夫人嘴上抱怨,脸上却是笑开了花。她当年亲自照料林如海,也是请了乳母和奶嬷嬷的,但是到底不曾看过孩子这样用饭,虽然漏掉的饭有一半,可也着实可爱得紧。
贾妍抿嘴笑道:"母亲不知,这孩子呀,打小就习惯了,这不,自力更生,从小抓起,将来凡是他自己的事情,都该他自己努力。"
林夫人笑着说:“亏得你们也狠心。我家乖孙也是懂事,小小年纪,便能自己用饭了。”
林如海给母亲斟了杯桂花酿:"这几年,辛苦母亲了。"
林夫人接过酒杯,眼圈微红:"听说你在浙江查案,娘这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她顿了顿,"那些个贪官污吏,哪个是好相与的,你动作那么大,彻查浙江一个省的土地,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幸
亏陛下圣明,调你回京来当差。"
林如海附和:“陛下是一代名君,自然什么都看在眼里,我一心为公,倒并不怕那些个满肚子私欲的人能折腾出什么来。”他话虽这样说,却暗中给妻子使眼色。
贾妍见状,笑着说:“有三皇子顶在前头呢。浙江的官吏们心再大,难不成敢把三皇子怎么样。母亲啊,您就是想的太多。我们离开宁东的时候,陛下的龙船还在江南呢。”
林夫人:“话是这么说,可京里都传出风声,说如海在那边,要把天捅破了。我哪里能够不多想呢。”又问起甄家:“甄家的二爷不是在杭州任知府,你们可没针尖对麦芒吧?他们家和你娘家是老亲呢。”
林如海:“甄家的二爷很识时务的,我那边一查,各个地方的官员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在杭州开始清查土地了。”
贾妍笑着岔开话题:"母亲,我娘家的表哥娶亲,可惜我与如海远在宁东,听说热闹得很,这几年,也不知京中那些个高门大户,又结了哪些姻亲?"
林夫人也不是不知道儿媳妇这是转移话题,不过她也看出来了,儿子与媳妇都不欲自己担心,如今人都回京了,平平安安,倒也不必要多问,于是从善如流,向儿子和媳妇介绍起这两年京中高门大户人家的嫁娶与联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