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谋事在人
贾妍:“只是一个还不成熟的想法。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老太太,你说,婷妹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被人搜了屋子,以后可还怎么嫁人啊?”
“都说灯下黑,甄家要是愿意拿出诚意来,婷妹妹嫁进甄家,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程老太太:“你这个主意,冒险归冒险,但要是成功,收获相当大。”
“关键在于,婷儿出身不高,五房在庄子上替我们家照料田地,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这次回乡,倒是入了我的眼,我想给她抬一抬身份。”
贾妍点头:“太太认了她做女儿,甄家要是有点眼色,自然不会拿一个远房子弟来提亲。”
程老太太笑了:“不错,不错。”问舒杏:“以后,你就是贾家五房的女儿,名叫贾婷,也是荣国府的姑娘,嫁给甄家的子弟做正妻,这个险,你敢冒吗?”
舒杏犹豫了一会儿,贾妍和程老太太见状,猜她还是怕。贾妍说:“不敢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再安排,不用勉强。”
谁知舒杏却说:“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要是进甄家的门,即便抬了身份,只怕也不能嫁给奉圣夫人的亲孙子吧?”
程老太太莞尔:“为什么不能呢。既然要抬你的身份,自然是有合适的人选。甄应嘉膝下只有一个嫡子,且早己娶妻生子,自然不能。但他还有一个庶子,年纪倒是合适。”
“你太太这次回金陵,十分热衷于同甄夫人交好,不知道她是眼热甄夫人有个名义上的皇子外甥,还是眼热甄夫人在金陵地界上是女眷中的头一人。”
“我们把这个意思透露一点,她应该十分乐意去说动甄夫人。”
那位庶子的生母,不仅育有一儿一女,更是深得甄应嘉的喜欢,也是甄夫人的眼中钉。
程老太太说:“至于甄夫人,能拿眼中钉的庶子,换取和荣国府结亲,我想,甄夫人是十分乐意的。不过,你可以放心,我是见过那位庶子的,长的倒是一表人才,据说会读书,但却没有功名在身,连个秀才的身份都没有考取。”
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就是贾敬的功劳了,既然回来守孝,自然要替太子查一查,如今全力扶持二皇子的甄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甄家和贾家说是世交的老亲,但宁荣二府进京多年,甄家的具体情况还真不太清楚。
本来是不会查到内宅的,但是贾妍从罗夫人这里得到了甄应奇收了一个玉音班唱曲的姑娘的消息,便给程老太太递了信,程老太太知道其中的重要性,便安排贾敬重点查甄应嘉的家眷。
甄应奇既然爱美色,只怕甄应嘉也清高不到哪里去。但他不在金陵,留在金陵的,只有他家小儿子,才十二三岁,并无什么可查的。
果然,贾敬一查,甄应嘉一共两个上了文书的妾室,头一个是商户人家的女儿,还与娘家有往来,虽然只养大了一个女儿,但她的娘家,这些年借着女儿给甄应嘉做妾室,从一家小铺子做成了金陵有头有零的米行。
后头纳的这个妾室,虽然同样是上了籍的良妾,但实际的身份却是假的,连个娘家也无,陈年旧事虽不可考,这些年甄夫人在这个小妾身上吃了不少亏,在甄家族里还是很多人知道,这些要靠奉承甄夫人讨点好处的族人女眷,有点好处,也非常乐意把甄夫人吃瘪的旧事当笑话说一话。
后头这位妾室,甄家族里人都说是扬州瘦马。因为当年甄应嘉正是从扬州带回来的。
贾妍给舒杏打预防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计划,能不能成,还得看甄家。这是最好的结果,既能打入甄家内部,又能让你风光出嫁,但万一不成……”
舒杏笑道:“总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要是不成,我还可以改头换面,既然甄应嘉大人喜欢扬州瘦马,府里帮我重新弄个身份,说不定,我也能给甄应嘉大人做妾呢。琴棋书画,我也是都会的,当初虽然故意不肯好好学那些服侍人的媚术,但也并不是真没学会,只是不肯表现罢了。”
“说不定,给甄应嘉大人做妾,还更好些,到时要打探消息,肯定比嫁给他的庶子容易。”
程老太太和贾妍也知这才是上上策,不过,要她们才将救下来的姑娘,送去给年岁长一倍不止的人做小妾,她们是做不出这样的事的。如果一旦得手,甄家倒了,舒杏的结局可想而知。但要是嫁给甄应嘉的庶子,就不同了,对方无功名在身不说,更未入仕,将来甄家要倒之前,要和离的办法多的是。
程老太太不同意:“我们救了你,难不成是为了推你入火坑?不到万不得己,没有必要选这种玉石俱焚的法子。”
贾妍也同意:“你不必想着急于求成,要知道,古人便有下闲棋烧冷灶的说法,闲棋冷灶看似不要紧,却往往能在关键时候发挥它的作用,人们往往不会注意到闲棋,更不会在意冷灶,甄夫人视庶子为眼中钉,你嫁进去之后,可以多观察观察,看看你的两位婆婆平时如何斗法,这两个人,都可以是你搜集甄家内部消息的渠道。”
舒杏点头:“我听老太太和妍姐姐的。只是,我顶替了贾婷姑娘的身份,
那她怎么办?”
贾妍:“婷妹妹有个双生的姐姐,叫贾婵,身子骨不好,若不是老太太春天回金陵来,知道了她家的情况,命人请大夫送药医治,只怕如今己经不在了。如今靠名贵的药材保着,也不知能拖多久。”
贾婵的身子骨不好,这是很容易打听到的事情,这也是为何程老太太要给舒杏选择贾婷那个身份。
程老太太:“人死了,终归是一了百了。婵姐儿能不能拖过这个年,还很难说。老参也不过是吊着那口气。她去了,舍出自己的名字,给她妹妹换个好前程,我想,她也会十分愿意的。到时让婷姐儿随我们进京去,我在京里替婷姐儿相看一门亲事。”
“五房这一支,属实困难了一些,回头我跟你大哥说,让他将庄子上那个小山包划出来,再连同山脚下那五六十亩地,作为这一支的祭祀田地,山背阴的那一面,留给所有不能入祖坟安葬的,也算是我们家为金陵族人做的一点好事吧。”
一个名字,只是五房这一支内部过继,甚至不必到衙门登记,五房这一支只有几户人家,贾婷的父母能给荣国府看庄子,就算是出息的了,比起好处来,其他人更不会在意。
至于贾婷的父母,他们本就对程老太太之前的援手感恩戴德,如今更能凭白得了一个能嫁进甄家做少奶奶的女儿,另一个女儿更是能跟着老太太进京,又怎么会有意见呢。
贾妍:“到了下一个码头,是不是让斓七哥派人回去,先到庄子上,和五叔五婶说一声?”
程老太太点头:“是要派人回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