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下马威
据舒杏的了解,金陵庄子上的大宅子,都是严进严出,她们被关在那个大宅子里,连宅门都出不了。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宅子修的倒是很大,还有很大的花园,亭台楼阁都有,如果不是被关在那里出不去,不知道将来会被送去服侍各种各样的达官贵人,她们的生活,只怕比许多小官吏人家的姑娘还好。衣裳、首饰这些每季都有,早些时候不明白,后来大了,才知道这里面的微妙之处,要培养她们对富足生活的依赖,以及,用这种方式,让她们以后去各种宴会上,不至于大惊小怪。
绿珠也好,汐兰也好,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逃跑,只是她们己经不敢逃了,一旦逃跑,哪怕真的成功了,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想想都可怕。没有钱,没有身份,绿珠甚至还劝李溪月,不管怎么说,她们服侍的都是达官贵人,总比朝不保夕的日子强。
那天搜船,两个婆子就是平时庄子上负责监管舒杏她们的,也不曾认出舒杏来,就更不必担心,会被别人认出来。
既不怕被人认出,又要坐实贾婷受程老太太喜欢,又有意要给甄家一点颜色瞧瞧。他们这一路行程,自然不会刻意低调。
祖孙二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不必绕到宁东县,仍照原计划,仍往杭州去,因为当初给奉圣夫人送请帖,说的便是游西湖,去灵隐寺上香。如今虽然和甄家起了矛盾,但理亏在甄家,她们要是躲着走,反倒显得心虚。
不过也不必赶路,船仍照旧慢行,该泊船的地方,仍上岸,去看一看当地风物,寻个好的酒家吃饭,若遇到风景好的,寻家好客栈,歇上一晚。
这一路沿途该吃吃,该玩玩,倒是让贾妍开了不少眼界,很多当地小吃,很多小手工的东西,在她那个后世,己经不曾听闻过,民间的手艺,在战火中,本就容易失传。何况,这个时代,也远不在她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
十来日后,才到了杭州,贾斓在西湖边上找到一个客栈,最好的一个院子里就能看到西湖,价钱虽贵些,一晚便是百两银子但偏偏他们属于不差银子,便将整个院子都包下来,才安顿下来,就有甄家人找上门来。
来人衣着富贵,若是不说,只怕都以为是富贵人家的女眷,却是甄应奇家的管事婆子。
贾妍在前头的偏厅见她,问:“嬷嬷想必是甄二太太的得力助手,不知嬷嬷怎么称呼?”
婆子道:“三姑奶奶笑话了,我家那个姓陈。”
贾妍道:“陈嬷嬷,不知甄二太太派你来,有什么要事?”
陈婆子:“三姑奶奶,不瞒你说,家里老太太早就来了信,说程老太君要来游西湖,去灵隐寺上香,命老爷和太太要好生接待。老爷和太太估算着日子,七八来天前,就派人往几个码头上打听接人去。今儿偏生去东码头的人吃饭去了,回来才知程老太君的船到了,没接上,赶到家里报信,老爷骂他不顶用,太太说,家里的下人回头再处责,当下先差人来给老太君赔罪,还请老太君去家里住。”
“我们来晚一步,还请老太君别多心,太太命人早早就将家里院子收拾好了,盼着老太太来了,能住得自在些。”
贾妍这才露出一点浅笑:“陈嬷嬷,按理说,甄二老爷和二太太这么有心,我该请老太太出来,至少见一见你。不过,只怕你家老爷和太太不知道,你们甄家有个五爷,在淮安府的时候,带了一群人,老太太问,他也不肯说是哪一房的,只道他是帮族里做事,仗着人多,说是丢了二万两银票,非要登船搜检老太太住的船,老太太都退让一步了,船上所有人都让他们挨个细认,舱房也都让他查了,只一间是家里头未出阁的姑娘住的,他也不肯通容。”
“我们老太太啊,也气得狠了,这事呢,老太太说了,等她回了金陵,亲自去问问奉圣夫人,要是没个满意的答复,两家几十年的交情就此作罢,以后也不必往来了。”
程嬷嬷一脸为难的样子:“这事儿,我们老爷和太太都不知道啊。”
贾妍看了一眼正厅,说:“陈嬷嬷,这一路我也劝了老太太,可是劝着劝着,我自己都觉得气人的很。老太太刚才听说是甄家来人,首接让撵出去,我费了好一番口舌,才让她暂时息了火。你呢,回去原话转述给二太太听,这院子整个包下来,也不过百两银子一晚,我们也不缺那点银钱,多谢二太太的邀请,去住就不必了。”
陈嬷嬷顺着她的视线,当然是看不见程老太太的,这事呢,其实甄应奇与甄二太太己经知道了,今天派她来,就是来探口风的,也准备好了被拒绝。
陈嬷嬷赔笑:“多谢三姑奶奶,我这就回去汇报给老爷太太听。我们太太说,她明天一早登门,来看望老太太。”
贾妍却没接这话,道:“这事我可做不了主,老太太明天要去游西湖呢。知雨,送陈嬷嬷出去。”
第二天,甄二太太亲自登门。
她来的并不迟,不想程老太太和贾妍一行人己经出门了,留下看院子的立春说:“太太来的不巧,老太太要去游湖,吃过早饭就出门了。”
甄二太太不
料是这么个情况,她原以为昨儿陈嬷嬷来递了话,程老太君怎么也得给甄家三分薄面,毕竟也不是她和老爷得罪了老太君啊,面子上有些下不来,但这会儿没一个主子在,她也没法,问:“不知老太君什么时候会回来?”
立春摇头:“这个,奴婢就知道了。只听我们奶奶说,要是老太太累了,便早些回来,要是不累,西湖十景,挨个看过去,西湖周边几家酒楼菜馆子,哪家好吃,哪家擅长什么,早让人打听过了,说不准,要吃了晚饭才回来呢。”
甄二太太的笑便有些僵住,不过她这些年也是与官场上的女眷们往来,控制表情的本事越发厉害起来,转瞬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既是这样,那我候着也不是办法。这样吧,我留个人在这,等晚些程老太君回来,你替我递个话,问老太君什么时候方便,我再新自登门赔礼。”
立春十分为难地看着甄二太太,犹豫了一番,才说:“那好吧。”
留下的丫头是甄二太太身边服侍的大丫头,十分会来事,但她的八面玲珑碰到立春,却没什么用武之地,套了半天的话,什么也没能套出来,没到中午,她自己便偃旗息鼓了。
而程老太太中午,正带着贾妍、罗夫人和新出炉的贾婷,在苏堤春晓东边的香雪楼吃午饭。
香雪楼是一家私房菜馆,外头一座三层高的小楼,楼上看西湖,不同的天气,会看到不同的美。最美的时候,则是某个时刻,日光照在西湖上,波光如雪,故而得名香雪楼。
但香雪楼真正最美的景,在内院,内院是寻常客人订不到位置的,有荣国府的招牌,贾妍等人才能陪程老太太坐在这八角亭里用餐。
在内院接待的客人,才能吃上香雪楼真正的上等菜肴——不仅仅是厨娘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食材本身,内院待客的菜,都是香雪楼自家种的、收拾的。
罗夫人和贾婷开了眼界不说,就是贾妍,也是大开眼界。
贾妍前世也是凭个人本事吃过国宴的,印象最深的是开水白菜,鲁菜中的开水牡丹与这道菜异曲同工,本质上是相通的。
但她没有想到,香雪阁的这一道雨中西子,取新鲜的白菜菜心,再取一枚胡萝卜雕的花瓣,散开在白瓷的圆盅里,颜值与味道都不输国宴上的菜。
更令人想到东坡居士的诗,还真是
程老太太看她又盛了一勺汤喝,笑着说:“别喝多了,他家的点心也是一绝,留着点肚子,等下吃点心。”
罗夫人一看自己的瓷盅:“老太太,您怎么不早点提醒呢,我这连汤都喝完了。”
程老太太不信,让贾婷看一看,贾婷探头一看:“是真的。我的也基本上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