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联姻
“恭喜夫君,你的第一副手应该没被张家笼络去。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县丞是县令的第一副手,第二副手是主簿。
林如海当初和贾妍介绍县衙门的官吏时,贾妍对罗翰这个县丞、宋时这个主簿就是这么定位的。
林如海笑问:“哦,这么说,夫人今天大有收获喽。”
贾妍笑着说:“不敢,不敢,只能说,略有消息。不知夫君今日待客,有何捷报?”
林如海拱手:“不敢,不敢,只能说,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
夫妇二人都忍不住,笑了。
笑过之后,林如海才正色,说:“我与夫人的观点一致,暂时看来,罗大人不仅没被张家收拢过去,只怕还略有些矛盾。”
贾妍点头,道:“邢房司的朱大人,看来有些问题。”遂将自己得来的消息讲了。
宴会散了,送诸位夫人,罗夫人留到了最后,贾妍让人给她搬挑中的牡丹,罗夫人顺势同贾妍透露了两个消息:朱夫人是张家的姑娘,只不过与张总督是远房,三服外的一个侄女儿;其二是朱大人的原配留下了一子一女,长子今年己十六,才过了县试,取了秀才功名。
林如海在亭中来回踱步,道:“用一个兴许面都没见过的侄女,来笼络邢房司朱大人这个八品的小官吏,虽然不亏,但也犯不着。会联这个姻,背后必定有猫腻。”
贾妍想起之前在宴会上提到桃花村时,朱夫人的反应可真微妙,便将她所观察到的情况说了:“我看,只怕这位年轻的朱夫人,也知道桃花村的地被侵占的事。”
他们夫妇从桃花村归来,便将家中的奴仆散去了县城附近的各个村子,去市井乡村里打听消息,龚叔并未说谎,桃花村原来山下确有三百多亩良田,确实是十多年前,陆续被张家给买了去。
这种情况,并不只桃花村一个村子。
桃花村的情况,甚至不算最坏的。
林如海点头:“如此看来,确实是心虚的表现。除了朱大人这个张家的女婿,我看宋主簿这人也很微妙,他只怕也拿了张家的好处。朱夫人年轻稳不住,宋夫人没有帮衬她一二吗?”
贾妍笑道:“宋夫人不大显,兴许是我自己疏忽了,她没有明着替朱夫人解过围。倒是另外有两位夫人,跟朱夫人颇熟络的样子。”
林如海:“今儿也累了一天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再让人慢慢去打听,且不说他们了。”
夫妇二人便抛开县衙门这些官吏与夫人的话题,说起接下来的安排。
林如海决定过两天就正式上职,在月底的最后三天,先从手底下这些官吏了解县里六房与各部的事情,他来之前所做的功课也好,刘先生提前来打听的了解的情况也好,与这些官吏报上来的情况核对一番,别的不说,至少能看出一些问题。
有心掩盖的,故意张扬的,他也没打算三两月就能将宁东县给变个样。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小县如做大宴,何况宁东县还不小,有河临海,县内虽无盐场,却又离舟山的盐场很近,县里居然还有一位做总督的宗族,不管他计划做什么,都要先调查清楚,全盘考虑了,一旦出手,就要推行下去。
夫妇二人分别给金陵去了信,贾妍的信自然是写给程老太太的,至于林如海的,则是给贾赦和贾敬的——信虽然是写给贾赦的,但里面一半以上的事,都是写给贾敬看的。
宁荣二公这一支进京前,与金陵的族人虽分了宗,但往来仍密切。金陵的贾家族人,也借宁荣二府的名头行事。他们得了好处,如今贾敬与贾赦回了金陵,正好名正言顺,借这些人办点事。
林如海一上值,就忙碌起来。他并未表现出要将所有权力收回手中的举动,相貌气质都好,说话做事,又不急躁,让人觉得如沐春风。未过几日,原来还心里各自打鼓的官吏们,有些就觉得这位新来的县令大人不过如此,是个好糊弄的主。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看,比如罗翰这个县丞,比如宋时这个主簿。
只不过二人的看法又各有不同。
罗翰是觉得林如海是个较真的主,宋时则认为林如海不好糊弄。他们立场不同,观感自然也就不同。
端午在即,宁东县有两条河,宁河往年都是要举行龙舟赛的,甚至会是以往的县令上折子的一个卖点。今年没有办,因为原来的县令大人致仕,回祖籍泉州去了。既然都致仕了,也不必讨好谁,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头的人,也无人愿意出这个头,毕竟谁也不清楚林如海这位新任县令会是什么样的人,如今见到了,就有人后悔,早知道该把龙舟赛办起来,正好可以用来糊弄林如海。
也有人觉得幸亏没办,比如县主簿宋时,便同夫人说:“我瞧这位探花郎不是好糊弄的,只是现在还摸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官,他要是想做出政绩,只怕出了总督大人的张家,也讨不了好。”
宋夫人却不大相信:“不至于吧。张家在浙江省内,可是很有牌面的。二品的巡抚大人,可是张总督的姻亲。林探花虽说有个国公爷的岳丈
,可强龙还难压地头蛇呢。这里可不是金陵,便是金陵,如今也不是以贾家为首,甄家那才是地头蛇呢。”
宋时摇头:“不,不好这么说。杨二爷可是递了话来,让我们盯着林探花。现在宁国府的当家人回金陵守孝,荣国府的长子是东宫太子爷的伴读,也奉老夫人回金陵扫墓,贾史王薛,可是金陵有名的家族,又是姻亲,这位林探花做了荣国府的女婿,真要弄个大动静,贾家两位爷出面,还真不好说,谁胜谁负。”
宋夫人:“以前我还觉得可惜,现在想想,幸亏老爷当初只肯拿点好处费,不曾入股那生意。”
宋时:“这嘛,就叫取舍。我们既没有足够大的靠山,取点小利就好了。将来当真事发,也查不到我的头上来。”
他们夫妇做利弊分析,罗翰夫妇也同样做利弊分析,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同,罗翰夫妇则盼着林如海能弄个大动静出来。
夫妇二人一商量,决定端午请贾妍去隔壁县看划龙舟。
罗夫人派人送帖子来,贾妍看了贴子上的地点,道:“替我多谢你们夫人,我回头问问我家老爷,晚些再派人答复你们夫人。”
中午林如海散值归来用午饭,贾妍便将罗夫人的帖子递给他,说:“罗夫人十分热心,说她在两镇相交的山上,有一处小宅子,宅子平平无奇,却有一处亭子,建在凸出的岩石上,非常适合观海上日出,请我们头一天下午出发,傍晚到,可以看海上落日,晚上宿在山上的宅子里,第二天清晨可以看海上日出。“
林如海看贴子上写举办龙舟赛的地方在白鹭镇,笑道:“既然罗大人与夫人这么有诚意,我们再推辞,倒显得有失尊重了。再说,舟山县的龙舟赛既然安排在这个镇上,我们怎么也得去捧个场,夫人,你说呢?”
贾妍点头,笑了:“我也是这么想了。上次在天香茶楼听的玉音班的曲子,唱得可真好,我现在还记得一些唱词呢。好巧,罗夫人便订了茶楼的包厢,到时正好可以重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