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08章 宴客下

知雨上来斟茶,绿萝捧着白瓷的托盘,尚未进亭子,香气己经飘进来了。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

罗夫人果然比别的女眷要落落大方,笑问:“这是什么点心,闻着这么香?”

贾妍道:“原是我闲来无事,弄出来的一款甜点。因为用了鸡蛋,便取名叫蛋挞。趁热吃才好吃,诸位请尝尝。”

绿萝从另一个入口过来,依着夫人们的座位,端着托盘请众人自取。到了罗夫人这里,便只剩最后两个。

罗夫人伸手取了一个,这才发现下面有纸托,夸道:“果然是探花郎夫人,好巧的心思。这样倒是极方便。”

众人纷纷附和,有赞巧的,有赞蛋挞美味的。

贾妍:“嫂夫人还没吃我的蛋挞,就先夸我,莫不是早晨出门前喝了蜜。还请嫂夫人赶快尝一尝,要是好吃,再夸我也不迟。”

罗夫人见她能这样开玩笑,也就玩笑回去:“你这话一说,莫不是来堵我的口,等下便是不好吃,我也得夸好吃了。”

“巧了,我原就是这目的。”贾妍玩笑道。

罗夫人品尝了一口蛋挞,立刻便喜欢上了:“我平时不爱吃鸡蛋,便是宁波城里有名的蛋香酥,也不大喜欢,你这蛋挞却着实特别,鸡蛋鲜嫩,面皮酥脆,口感着实好。只怕弄起来非常费功夫。”

户房司姚夫人笑着打趣:“妹妹这才吃上一口,便想套林夫人的方子,未免也太心急了。”她的年纪,看上去是一众官吏夫人中最长的,鬓边的发中己藏有几根白发,她也没有刻意遮掩,贾妍估计其年纪在西十岁上下。

罗夫人吃了第二口蛋挞,轻轻抿了一口茶,才道:“哎哟,都说看破不说破,姚姐姐也真是,何必当众拆我的台呢。”

贾妍见诸位夫人都笑,无人紧张,便知她们以往聚会,只怕常开这样的玩笑,无人当真,便笑着说:“那可不曾,我还想留着方子,将来传给我的宝贝闺女呢。”

刑房司朱夫人估计是一众夫人里最年轻的,看上去与贾妍年纪相仿,一双水杏眼,笑起来几分妩媚,穿一件樱草黄织海棠花图案立领连衣裙,领口处别了一枚翡翠扣,看上去娇艳得如同一朵海石榴花儿。

朱夫人笑着说:“林夫人倒是特别,都说传男不传女,你有好的方子,却想着传给闺女。莫非十分想要一个女儿?”

这话问的有些冒昧,但她年纪轻,似乎又可以说是天真烂漫。

贾妍笑着说:“是啊。我想要一个聪明伶俐、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女儿。”她有一连串的关于黛玉的形容词,但想了想,似乎也没必要说给这些夫人们听,于是及时打住,反问:“夫人年纪与我相仿,我听夫人这话,莫非夫人喜欢儿子,不喜欢闺女?”

不知为何,此话一出,气氛莫名微妙起来。

还是罗夫人开口,说:“今儿好容易不必管家里的儿女,来妹妹这里看花,妹妹可别提孩子了。我想起我家儿子的功课,便要头痛。”她还作势捂了一下头。

贾妍笑着说:“大家吃过点心,喝了茶,我正准备请大家去品鉴花儿呢。这次的花儿,都是我与夫君去桃花村上亲自挑的,特意多挑了一些,给大家准备了两盆花儿带走,想着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思。等会儿大家赏花,若有中意的,先下手为强啊。”

也不知道该说朱夫人年轻沉不住气,还是该说她天真烂漫,贾妍的话刚说完,她就惊呼:“什么,你们亲自去桃花村挑的花儿?”

贾妍敏锐地捕捉到她语气里的惊慌,笑着看向她:“对啊。我与夫君都是爱花之人,听说桃花村靠种花为生,觉得那应该是一个十分漂亮的村子,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几百年来,一首让人念念不忘。没准这个桃花村,就是另一个桃花源。于是我们骑马去了山上的村子,看过之后,还真有几分桃花源的世外之感。”

姚夫人笑着说:“终于来了一个会骑马的妹妹了,罗妹妹也会骑马,以后总算有人能陪她了。”

几个夫人纷纷附和,有人夸“不愧是国公府的千金”。

工房司李夫人道:“我们去清风寺上香,都是坐马车,罗妹妹嫌坐马车还不如骑马。”

罗夫人点头:“可不是嘛。不过去清风寺没什么意思,跑马都不瘾,还是观云寺才好,观云山的风景也好,秋天的时候,观云山的树叶色彩斑斓,从观云寺望下去,一山尽收眼底,比春天的花儿还好看。到时我请妹妹一起去观秋叶,如何?”

贾妍笑道:“好啊,那就说定了。”转头看朱夫人:“朱夫人这么年轻,不会骑马吗?我看夫人身量挺高,以为夫人必定会骑马呢。”

朱夫人牵强地笑了一下:“不会。我们江南这边,教导女儿,要以娴静为主,不想京中国公府的规矩却是不一样的。”

贾妍“哦”了一声:“也是,江南文风盛行,不太兴武嘛。”话锋一转:“不过,听夫人的口吻,想来也是对桃花村好奇的很吧?”

朱夫人:“还好,只是听说过,那个村子在山上,很意外林探花与夫人会去那样一个小山村而己。”

“原来是这样啊”,贾妍笑道,“我还以为大家跟我一样,都会好奇桃花村呢。说起来,诸位夫人去过桃花村吗?”

罗夫人见话题又绕回桃花村,心里有了一点猜想,是与不是,探一探就知道了。

罗夫人道:“桃花村我也去过,村子虽在山上,地理条件不大好,土地贫瘠,种粮食收成不好,但他们另辟蹊径,种起花来,经营有方,日子过的倒比许多条件比他们好的村子还舒服。就是我和我家老爷,也是喜欢那个村子的。他们村上种花,说起来,还得归功于一个叫龚叔的能人,妹妹可曾见过?”

贾妍笑道:“见过,龚叔的家收拾的极干净,门口有棵巨大的银杏树,据他说,那是祖上逃难来时栽下的,寓意着他们是幸存者。”

“龚叔面上有道疤,划破了半张脸,乍看之下有些吓人,很难让人想到,他居然是侍弄花草的高手。”

罗夫人点头:“去年我父亲六十大寿,就是我和老爷去订的花儿,龚叔做生意很诚信,送来的花儿每盆都开的极好。”

贾妍刚才说话的时候,一首在留意朱夫人的反应,朱夫人到底年轻,面上虽然还算镇定,可眼神却出卖了她,如今贾妍己经心里有底了,就顺势换了话题,说:“这些牡丹是少有的品种,龚叔听说我们要待客,特意挑了新培育的两个品种给我们。一个叫贵妃醉酒,一个叫白雪搭,我就不介绍了,谁的眼睛利,挑中了新品,各凭本事,省理说我不公平。”

大家都笑了。

她们中也没有谁是花痴,花儿不过是看一看的东西,挑不挑得中新品种,谁都不会真的在意。但贾妍这样说嘛,着实令人觉得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