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宴客上
“出了这个村,方才说的那些话,林大人,我一介老农,是不敢认的。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除非大人决定要为桃花村讨回那三百亩良田。”
临走的时候,龚叔带着长子,送林如海和贾妍到大路口子上,说了这一句。
他自称一介老农,眼里的光却透着明明白白的精明。
林如海却不反感,人,总要先活下去,才能图谋其他,相反,林如海挺佩服他的:“龚叔放心,如果我没有能力为桃花村翻案,自然不会让人来扰了村里人的清静。”
龚叔这才拱手还礼。
看着林如海夫妇带着护卫走远了,龚叔才收回视线,龚大郎才问:“爹,以前的县令大人可从来没有这么年轻的。”
龚叔:“以前也没有探花郎来这里当县令啊。”他虽不知道林如海有没有那个能力,整顿宁东县的土地兼并情况,但,最惨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大郎,去跟龚老三说,叫二十个人来挖花栽盆,天黑之前弄好,明天早晨让他跟我一起送去县衙门。”
龚大郎点头:“爹,你觉得这位林大人能管得了事?”
花苗在傍晚栽下,放在山野间,吸一晚的夜露,第二天更鲜活不说,之后也不易死,有利于养护。
龚叔:“不知道。不过既然林探花是第一个上山来买花打听消息的县令大人,我们卖这些花是收了钱的,何不做的更好些呢。”
林如海和贾妍并不知道这些,他们这一趟原本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买花,二是了解村里的民生情况,两个目的都圆满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桃花村种花是藏有内情的,在了解过这个村子的地理条件与资源后,实地走访看一看,原本只是拿桃花村当宁东县众多村子的一个样本来了解。如今得到了额外的消息,林如海对贾妍说:“我准备安排几个人,私下多去走访几个村子,桃花村发生了这种事情,未必别的村不会遇到。”
之前龚叔话里暗示的十分明显,在官场上没有人脉的村子,只怕都不太平。
贾妍甚至比林如海更清楚,兼并土地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十分常见,一个王朝的兴盛,由均田地开始,没落则以士绅勋贵兼并土地开始。糖衣炮弹是一个十分精准的形容词。于是她点头附和:“这事也不着急,单单是南星广白他们去打听,只怕容易引起警觉,还可以让绿萝她们扮起富户家的姑娘,城里的千金去乡下游玩,逛一逛村子,就像今天这样,村里人更容易相信。”
林如海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即便夫人不开口,我也要向夫人借人。”
下了山,他们顺便逛了一下附近山脚下的镇子。在贾妍看,小镇不大,只有一条大街,两条小街,但清扫的挺干净,石板铺的街道路面。
不想却听林如海说:“这个乡镇应该比较富裕,回头得让人来查一查这个乡长的底。”
贾妍不太明白:“夫君如何看出这乡镇比较富裕的?”
林如海笑道:“还能安排人清扫街道,疏桐总不会以为,这街道无人打扫,也会这样干净吧?”他又指了街上的店铺:“你看,这些店家的招牌,都显然是规整过的,看来这个乡长,颇懂治理之道。当然,也可能是前任留下来的。不过这下面的小吏,都是属于县衙门首接任命,宁东县前的县令,显然也是有些有能力的人。”
有能力出众的县令,桃花村的事情依旧发生了。可见这里面的水很深。
林如海夫妇的宴请,安排在他们到宁东县的三日后。
县衙门的官员都有接到请帖。
在京城,不管是官员还是女眷之间的交际,做东的通常要派人送请帖,才是普遍的情况。除非亲戚关系极近或是通家之好的人家。
江南虽是天下富庶首推之地,但也分地方。
宁东县的税收属于浙江众多个县里中等偏下的,以前的县令大人宴请,通常只会给下属的官员,注明是携家眷。县令夫人正经下帖子请客的,至少罗翰夫人是头一遭接到。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罗夫人由侍女领着进花园时,都觉得这来了不知多少趟的东院花园有些陌生。
贾妍在荷池外的小径上接到罗夫人,心道:果然是家资丰厚的乡绅女儿,头上戴的赤金雕凤的大钗用了红宝石做凤的眼睛,很是吸睛。面上笑着打招呼:“听我夫君说,罗大人乃是本地人士,在宁东县担任了近十年的县丞,对县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听罗大人常夸夫人,说夫人一心支持他做事,故土难离,放弃了外任升迁的机会。如今见到夫人,我大约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贾妍领着罗夫人走过小木桥,绕过假山造出来的回廊,说:“只怕罗大人也是如此。嫂夫人倒是和我今天请大家赏的花儿十分的般配。”
罗翰夫人本姓田,长的颇为貌美,贾妍觉得用来形容薛宝钗的两句话很适合罗夫人:脸若银盆,眉不点而翠,唇不点而红,是一种丰饶的美。
身为女人,不管年岁几何,被人夸漂亮,都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
罗夫人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灿烂:“林夫人自己长的跟仙女似的,偏来打趣我。我都己经年过三十,儿女一双,哪里敢跟牡丹花儿比啊。说出去,怕不是要笑掉人大牙。”
亭中所坐的女眷们纷纷笑了,一个两个都夸赞起贾妍来。如贾妍所料,罗夫人果然是这群夫人们中领头的人物,众人都站了起来,热情且客气的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贾妍笑道:“诸位,想来不必我介绍了,你们比我更熟一些。”
罗夫人笑看着贾妍:“原来啊,我家老爷听说这次来上任的县令大人是探花郎,在家里不知念了多少遍,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只怕在探花郎面前,说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可又想着,探花郎学问非同一般,到时还能请教一二学问,于是一时发愁,一时又高兴,一个人像是唱大戏似的。”
众位女眷点头附和,说“可不是嘛”。
罗夫人道:“我当时还笑话他。后来听说,探花郎的夫人,是国公府的千金,往来的都是公候人家,赴宴都会碰上公主郡主,只怕开口谈的不是诗,也是词,哎哟,到时我要是见到林夫人,是不是都不敢开口说话了。”
“我家老爷反过来嘲笑我,说,这下知道我的心情了吧。”
众人都被她逗乐,贾妍笑着问:“嫂夫人见到我,能开口说这么多,看来我是个俗人喽。”
罗夫人笑道:“听曲儿不是有一句话,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我瞧妹妹啊,既是个雅人,又是个亲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