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52章 丰盛的年货:下

看过山珍与海味的单子,老家姑苏庄子送来的年货,则是另一种风格。本文搜:求书帮 免费阅读

瞬间让贾妍有一种,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的差别,果然是方方面面的。

姑苏庄子的单子上,没有任何吃食,主要是布匹料子,绫、罗、绸、缎、丝、纱等各种布料,关键不在于此,而是这些布匹,都有十分唯美的名字,比如织西海潮生祥云纹样绮烟罗,比如海天霞色织暗梅纹苏缎,贾妍略数了一下,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数量:“母亲,这么多料子,如何穿得完?”

林夫人:“你这傻丫头,大头都是用来送礼的。这些东西,有看上的,才我们自己家留下,没看上的,全部拿去送礼走亲。我们自己家有织布坊,你有喜欢的花样,尽可画出来,到时让人捎去布坊,照着样子织了来,保管是独一份的。”

贾妍嘻嘻首笑:“母亲开了口,那我回头要好好琢磨琢磨,画几个图案,到时织成春天的料子,做春装穿。”

林夫人:“这有什么难的。我以前也画图案,让他们做。你还可以让如海帮你画,他以前替我画过花样子,手艺不错。”

贾妍点头:“我记下了,他要是不肯,我就说,是母亲让你替我画的。”

“你这丫头!”

话里却是充满的宠爱,林夫人自己也笑了。

除了布料,余下的主要是瓷器。

贾妍不免好奇:“总不会我们家还有烧瓷的窑吧?”

林夫人笑道:“这个,还真没有。你要是有兴致,不然明年我们派几个人,去江西看一看,或是浙江看一看,这些瓷器,一半出自江西的窑,一半来自浙江烧造。”

贾妍赶忙摇头:“还是算了。这烧瓷是个技术活,我完全不懂,还是别浪费银子了。这些瓷器,也大半都要送人?”

林夫人道:“是啊。像这喜雀登梅的瓷瓶,送武将之家,寓意平安,像这鸿雁与秋竹图的茶具,送文臣之家,你父亲与大哥都是从武,二哥从文,瓷瓶与茶具,自然都是要各添一套的。老太太的年岁,少不得也要添一对玉瓶,这天青色底仙鹤图的美人瓶,摆在荣庆堂的厅里,正好相得益彰。”

贾妍大开眼界:“幸好有母亲教我,我连这些都不大懂。说到送茶具,江南与蜀中都有好茶,为何母亲不让他们送些茶叶来呢,既轻省,又方便。”

林夫人摇头:“这年底了,就不送茶了,送来都是陈茶了。明年春天,姑苏的铺子上会将收来的头一批好茶送进京来,江浙一带的茶都有,蜀中的茶,到时送药材进京,也可以让人捎些来。你喜欢喝什么茶,正好说一说,回头让铺子上的人去收茶,多收一些。”

贾妍笑道:“我不讲究的,什么茶都爱喝。说到茶,回头我来煮一道茶,请母亲品一品。”

蜀中庄子送来的年货,一半是吃的,一半则是药材。上等的灵芝、川贝、当归、天麻等,洋洋洒洒写了大半页纸,吃的则不太起眼,都是蜀中风味。再有各色干果,加在一起,有几百斤。最后几行,则是蜀锦蜀缎,以及盛名在外的宣纸。

林夫人:“你不是爱画画,这蜀中送来的宣纸,最宜做画。你多留些。”

贾妍也不推辞,笑着答应。

林夫人又问了罗庄头如今庄子上有什么时鲜的蔬菜,得知喂养了一年的肥猪还有十头,便吩咐道:“你们自己商量,庄子上也有七八户人家,加起来几十号人。杀西头,给你们过年。早晚就由你们自己定。留下西头给家里就成了。”

罗庄头应下,问:“往年要在庄子上要办流水席,太太,今年还办吗?”

林夫人:“自然是要办的,今年多拿一头猪出来办席,叫上村子里的余乡厨,让他来办席,今年你们大爷娶了媳妇,添三个菜,东昌送来的对虾算一道,东北送来的牛肉和羊肉各一道,凑齐一桌十二个菜,也算是热闹热闹。林安,你回头让人去采买些糖果,给小孩子发一发,村子上的邻居,愿意来吃席的,都欢迎。不收礼钱,权当替你们奶奶热闹热闹。”

罗庄头笑着道谢:“那我就替村子上的人多谢太太,多谢奶奶。”

林夫人又问:“之前的银霜炭,还存了多少?”

罗庄头:“这次送了两千斤,庄子上还存着三千斤。”

林夫人跟贾妍解释:“这些好炭,都是自己家烧制的,比市面上买的好。回头你提醒我,给老太太那里添五百斤过去,你的堂叔家与你舅舅家,也各添三百斤。”

贾妍明白,不是至亲的人家,年礼是不会送这样的东西的,不是说银霜炭不好,属实是个好东西,价钱贵不说,顶好的炭都是先供着宫里的。市面上是很难买得到的。大户人家有庄子和山林的,会自己家烧制。但也不是所有的木材都能烧出好炭,得要专门的木材才行。两种制约因素,因此,炭再好,等闲人家,也不会送礼。

林夫人又吩咐罗庄头:“这么一来,兴许就不够了,回头你再让人送一千斤进来,时令蔬菜多送两车,蜀中送来的桔子、橙子和干果,再多送几筐进来,到时好分一些送到老太

太与她舅舅家去。”

“到时分开送,不要一气送进来,省得惹眼。”

分派完了事情,林夫人示意,沈嬷嬷把早就备好的红封拿来,一人赏了一个红包,红包里装的是银票,这便是提前给几个庄头发过年钱了。

虽然还没有打开红包,但他们都是家生子,主家从来厚道,今年家里大爷娶了亲,这么大一桩喜事,想也知道发的不会比往年少,眉开眼笑地道了谢,下去了。

林夫人才同贾妍商量起,如何给各家走礼。

林夫人将家里年礼的旧年礼单拿出来,交给贾妍,说:“你先看看,然后拟一份今年的单子出来。有什么不清楚的,再来找我。”

今年林家要走礼的人家多了几家,头一家,自然是荣国府。然后是宁国府和贾妍嫡母史夫人的娘家。

单子拟好,拿给林夫人看,林夫人却笑着说:“太简薄了。给荣国府的礼单,你是照着我给娘家的礼单准备的吧?”

贾妍点头:“我想着,那是母亲的娘家,关系是一样的亲近。”

林夫人:“你这样想,原也没错。只不过我父母都故去,如今娘家只有两个兄弟,又分了家,给他们走礼,都是分开送的。这份礼单,送给你舅舅家,倒合适,不必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