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31章 巨额私房钱

“这你仔细收好,连林家人都不要告诉。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出嫁前一晚,本该是母亲陪女儿过夜,讲一些成家之道。

然而程老太太之前见史夫人准备的嫁妆,便明白,史夫人是不会打算善待贾妍了,既如此,她索性先说,她来陪贾妍。

上夜的丫头都打发去了外间,程老太太递来一个书柬。

贾妍抽出书柬里的东西一看,乃是全国最大的钱庄昌隆钱庄的龙头银票,上头写着纹银二万两,见票即付。

当即就傻眼了:“老太太,压箱银子,母亲不是都准备过了?”

国公府的规矩,嫡出的压箱银子是八千两,金子一千两,加在一起,便是一万八千两银子。庶出则是西千两银子,金子一百两,算起来也不少,折合白银便是五千两。

程老太太笑了:“傻丫头,哪有人嫌银子多的。快收好。”

贾妍:“老太太,这是您的私房,全给了我,以后您要是有事,可怎么办?”

程老太太:“是我的私房不错,可你祖父就封了国公,那时候打仗,封赏可比现在多多了。我又当了几十年的家,虽然不用官中的银子饱私囊,可我能把官中的银子用来置铺子买田地生财,难道我自己的嫁妆还打理不好?”

“收着吧。你上头两个姐姐出嫁,我也私下给了她们银子的。”

贾妍诧异地看着程老太太,这事可从来没听说过,大姐姐就不说了,那时她年纪小,可是二姐姐才出嫁没几年呢。

程老太太笑着摸摸贾妍的头:“你太太当初想显示自己大度,你两个姐姐都是她养的,当初我曾说过,抱一个来养,她说怕我操劳,还是她养,当时你小姑姑还未出嫁,我也就没有多说。”

“虽说我没有亲自教养,可到底也是我的孙女儿。只是她们跟我不亲,我却不能不管她们。”

“所以她们出嫁的时候,我都私下给了她们一人二千两银子,也是昌隆银庄的,全国各州,见票即付。”

“我曾对她们说,这二千两银子,不上嫁妆单子,是为了给她们留一条退路。人生在世,谁也没有前后眼,望不到未来是什么情况。若到了绝境,手上有这笔银钱,不求别的,挣一条活路,总是足够了。”

“可惜,当初我说的话,显然你大姐姐没有听进心里头去。至于你二姐姐有没有想明白,如今还不清楚。”

“林家眼下的情况,应该不至于。”程老太太说:“但是,将来的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所以,这二万两的银子,非到万不得己,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要拿出来,这是给你自己留的一条活路。”

“你这么聪明通透,我希望你记在心里头。”

自穿来也有大半年了,贾妍一首没有将自己完全当成原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觉得,当下许多事情,都远不符合她的价值观,更甭提她与荣国府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血亲”。

但程老太太待她,的确是真情实意的,哪怕这真情实意,也需要考虑荣国府之后——但她又不是傻白甜,没有谁可以独自生活,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人也都很难将别人放在自己的利益优先之上。

不过现在听了这席话,她觉得自己还是狭隘了,程老太太待她,都不输很多真正有血缘关系的亲奶奶了。

在现代社会,能为孙女考虑前途的奶奶有很多,但能为孙女考虑退路的,却很少。

贾妍真心实意地叫了一声“祖母”,眼泪就落下来了。

程老太太拍拍孙女的手背:“好啦,好啦,这是好事,别哭。明儿你就要出阁了,可不能哭肿了眼睛,到时就不漂亮了。”

贾妍用手指抹了泪:“祖母放心,我会好好过日子的。就算这是一个狗屁倒灶的时代,我也要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欢欢喜喜。”

骂狗屁倒灶是真的,想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也是真心的。

她并不敢奢求林如海能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又不是现代社会,讲究一夫一妻。就算是现代社会,很多男人还在外头包小三养小西,不然怎么有座城市叫“二奶之城”呢。

不过,她并不会因此就悲观。一对夫妇,能不能举案齐眉,更要紧的是两个人,而不是外因。她会积极主动与林如海好好过日子,要是能和和美美,自然最好;要是不能,那当然得分清主次。她的人生,总不能以别人为主,自己为次。有道是:世间之事,不可强求;万事随缘,悦尽本心。

程老太太被她这个奇妙的形容逗笑了:“难得你看得这么明白。”

祖孙二人说了半宿的话,听到自鸣钟敲响了子夜,这才歇下。

次日天才麻麻亮,贾妍就被人叫醒,起床之后,不是洗脸,而是行沐浴,然后绞面——俗话里为何会有“开脸”,其实就是指绞面,出阁之时,姑娘家绞面,乃是不可少的一环。之后也以“开脸”来代指富贵人家抬妾,因为妾是不会有婚礼的。

梳妆盘发,这次就由不得贾妍的喜好了,任她怎么说,夏菊还是为她化了浓妆——烈焰般的红唇,她看着十二分的不惯,旁人却纷纷夸

好看。

盛妆完毕,最后换上大红的嫁衣,以金线绣出来的嫁衣,只有衣缘处是贾妍自己动的手,这样的衣裳,只怕搁现代,真的是顶奢中的顶奢,真正上等的蜀锦想买,不仅要钱,还得要门路,还要排队。

可现在,她居然穿上了定制版的独一无二的嫁衣。

外面热热闹闹,吹打敲唱,出嫁的心情,伴着另一种明媚的、纯粹的开心,在身体里蔓延开来。

原主没有真正的闺蜜,如今来陪坐的,只有贾敏。

姐妹二人,经历了换亲风波,彼此之间,也无话可说。

亏得张婉把贾瑚送过来了。

然后王氏也跟着把贾珠也送过来了。

有两个小家伙在,贾妍时不时逗了兄弟二人几句,时间也就过的快了。

终于,喜婆进来了,程老太太亲手替她盖上了盖头,贾敏上来扶着她,随着连绵不断的吉利话儿与撒出的果子,一步一步,贾妍被扶着走出了阁。

然后,她低着头,瞄到一个蹲在眼前的宽阔的背,贾妍知道,这是长兄贾赦。

这时候的贾赦,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国公府世子。

曾经作为看客,她素来看不上贾赦;如今成了兄妹,其实也接触不多。不过,现在这位“后来种种不靠谱的长兄”,倒是脚步稳健,轻轻松松背着她出了大门,送进了花轿。

鞭炮齐鸣,唢呐连天。

活了两辈子,自己真的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