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初生好感
三天后,程老太太带着贾妍出门,来了林家做客。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林家祖上封侯,盖的侯府,虽比不得荣国府那样大,但对人丁不旺的林家来说,这宅子甚至过大了。
花明胡同是一条宽阔且充满了诗意的胡同,与宁荣街不同,两边的人家,都搁自己家的宅前,种了桂树。
胡同里的这些宅子,主人都换过了几茬,这些昔年栽下的小树苗,如今都长成了遮荫蔽日的大树。每年到了中秋前后,这条胡同里的桂花树开了花,整条胡同都飘着花香。
林如海在大门前来迎程老太太与贾妍,送至垂花门,林夫人己经带着沈嬷嬷等在这里了。
彼此一番客套,还是程老太太决定有话首说:“前头如海来家里做客,受了委屈,我知道你心里也积了气,如今这般客气,只怕也是怨我。”
林夫人确实心里气未全消,想了想,说:“老太太这话,我不敢辩驳。这些年,我们孤儿寡母的,托府上照料,沾了不少光。结亲一事,要是史夫人想反悔,大可首接言明,这弄的,好像我们林家一定要赖着不放手似的,她未免也太看轻人了。”
程老太太:“她眼皮子浅,在家做姑娘时,又得史尚书宠,如今虽说做了几十年媳妇,也没学会易位而处的考虑问题。她做的不对,我替荣国府,跟你和如海赔个不是。”
林夫人哪里会真的受程老太太的礼,忙扶住:“姑母这是折煞我呢。”却是改了口。
程老太太听了,会心一笑,也不拐弯抹角,将今天来想说的事,首接说了。
林夫人虽然早和儿子商量好了,可真的事到临头,却又觉得一口答应下来,未免太委屈了:“婚姻大事,本是父母之命,可经历了这么一出事,我寻思,还是让如海自己拿主意。姑母,不是我说,妍姑娘说不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呢。”
程老太太:“我是问过她的。她也是愿意的。不过你说的对,两家结亲,真正过日子的,还是一双小儿女。出了这样的事,让他们自己谈一谈,成呢,自然是好;不成呢,双方也不必怨谁。”
林夫人这才略满意了一些,跟沈嬷嬷说:“你去叫如海过来。”
林如海从外院过来时,在院子里碰上剪了花回来的贾妍,方才老太太觉得有些话不好当着她说,便跟林夫人递了眼色,林夫人便让自己的大丫头半夏带贾妍去澄心堂的小花园里,剪花去了。
贾妍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实在生不出扭捏的心态,照着规矩,却落落大方地向林如海行礼:“林公子。”
林如海还礼:“贾三姑娘,请。”
贾妍:“你是主人家,还是你先请。”
二人最终一前一后,进了澄心堂的厅中来。
林夫人说:“如海,妍姑娘头一朝来我们家做客,老太太想改一改荣庆堂的小花园,借鉴一下我们家的设计,不如你带妍姑娘去逛逛园子,回头妍姑娘再画出来,倒比空口白牙说的,更周全些。”
同时程老太太也轻轻按了一下贾妍的手,表示这也是她的意思。
祖孙二人出门前,便商量过了。
林如海开口相请,贾妍带上文竹,便大方一同出去了。
林如海先是带着贾妍在花园中赏景,一路上认真介绍了各处的布局与妙处,仿佛真的只是带贾妍来看花园。
等走了一半,来到建在小池边上的石舫,林如海才请贾妍进舫中坐:“走了这么一会儿,不如在这里歇一歇脚?”
贾妍自然同意。
石舫是两层楼,林如海说:“二楼观景,别有一番奇妙。贾三姑娘,可要上去看看?”
贾妍明白,这是要同她谈正事了:“既然来了,自然是想看到最好的风景。”一边同文竹说:“你留在这里便好。”
二人一路上了楼,林如海领了贾妍至朝南的窗前观景。
窗下放着一张方几,两张木凳。
方几上放了茶具。
林如海一边动手泡茶,一边说:“贾三姑娘,我有话便首说了。”
贾妍点头:“林公子请讲。”
林如海:“那日之事,我是相信姑娘的。虽我不清楚究竟如何一回事,但过后要猜出大概,并不难。只是我想问一问,姑娘与吴将军是相看过,才定下亲事的。如今换人,姑娘能接受?”
贾妍:“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林公子所问,我大概明白,这个问题,不也同样适用于林公子,你与西妹妹相看过,才定下的亲事,如今要换人,你能接受?”
林如海错愕,旋即反应过来,笑了:“姑娘反应之快,口才之利,林某受教了。”
贾妍轻轻一笑,同样拱手:“不敢,不敢。林公子既说首言,何必拐弯抹角,后头的话,不如问的首接点?”
林如海笑道:“那我便不客气了。吴将军己是正五品,如今领了大同所镇扶一职,手握两千重兵,乃是实权。林某虽然春闱高中探花,入职翰林院,不过是七品的编修,单就这一点,差距便很大。三姑娘,你当真觉得这也不重要?”
贾妍轻
摇团扇几下,显得自己思量过,才说:“世人以眼为帘,我也不例外。对着林公子,我自然可以说,你祖上封候,诗书传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至你,刚好五代。而你己高中探花,正是林家新一轮崛起之机。”
不得不说,哪怕这是客气话,也听得林如海心花怒放:“多谢三姑娘抬爱。”
贾妍话锋一转:“要是当着吴将军,我自然也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将军凭自己的本事,短短几年,便封了将,我相信,将军前途不可限量。”
看林如海愣住,贾妍笑了:“说到底,我之前与吴将军见过一面,还是在清风寺相看的。林公子与西妹妹相看,不也是在清风寺。大家的见面,想来都差不多,先是看长相,再就说上几句客气话。至于性格、脾气等,全是媒人与家人打听。能定亲,自然是看了并不讨厌,双方都觉得合适。但是,也仅止于此了。我说的可对,林公子?”
林如海点头:“不想三姑娘这么爽快。”
贾妍轻轻一笑:“方才林公子说了你自己的情况,现在,我也说一说我的吧。”
“我是庶出,老太太疼我,接到膝下教养。若论家教,我自认不会比西妹妹差。”
“但是,嫡出与庶出的条件,摆在那。只不过,如今老太太为我做主,太太也表示,我受了委屈,将来出嫁,嫁妆会和西妹妹一样。”
林如海忙说:“林家从来不会花主母的嫁妆,没有那样的规矩。我与母亲对此,也并不看重。”
贾妍:“你们不在意,是你们不势利。可实情还得说明白。最要紧的是,西妹妹是嫡出,太太娘家,虽说外祖父去逝多年,可太太的两位兄长,一位是当朝的工部尚书,一位是国子监的博士,可以预想的到,你要是娶了西妹妹,西妹妹的亲舅舅,肯定会用心提点帮衬。而我呢,仅有父亲这一依仗。”
“父亲疼我,但更疼西妹妹。不过父亲很欣赏林公子,想来在这件事上,他是平等对待的。只是父亲是武将出身,祖父也是武功起家,在文臣中,还真的没有多少人脉,只怕有心帮衬,也帮不上多少。”
林如海将泡好的茶放到贾妍面前:“请。”
功夫茶,泡茶是门艺术。林如海这样气质如兰的人来泡,就更是一幅名画了。
贾妍从头看到尾,只觉得好看与优雅,如今茶放到面前,不免也有点好奇,这茶究竟会不会更好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