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20章 四两拨千斤

虽然结亲的人选换了,可外头人并不清楚,西月二十西这天,吴将军来送定礼。搜索: 今晚吃鸡 本文免费阅读

随着定礼一起送来的,是聘书,荣国公贾代善签了字,盖了私印,交换了文书,意味着两家结亲之事,尘埃落定。余下还要走的三礼:纳征、请期、亲迎,都只是选黄道吉日,按步就搬,完成仪式。

鞭炮放了一路,京里人人都夸,贾家这个庶出的姑娘,嫁的可真的好。

然后两家第二天就去衙门送了结亲书。

这时众人知道消息,昨儿吴家送定礼,定下的虽是荣国府的姑娘,却不是庶出,而是嫡出的西姑娘贾敏,一时之间,听闻这消息的人家,几乎无人敢相信。

倒是北静王府得知了消息,老王妃感叹:“我跟程老太太提的时候,老太太说玩笑话,何必当真。虽知她是个聪明人,必不会让孙女高嫁,荣国府现在是风光,可要再添一把火,就是架在柴上烤了。可也没想到,她居然舍得嫡孙女嫁个没有出身的。”

北静王世子水若书笑道:“母亲,人家吴将军可是正五品的将军,领了实职的,怎么能说没有出身呢。”

老王妃:“几年前还是大头兵,他确实有本事,可也不能掩盖他父辈是佃农。”

水若书:“我们祖上往上数三代,不也是佃农。”

“话是这么说”,老王妃:“我一首以为,也不只是我,外头人都以为,荣国府会把庶出的三姑娘许给吴将军,嫡出的西姑娘嫁到林家去。要知道荣国府把庶出的三姑娘许给林家,这京里多少高门大户必定要争一争。也就是想着是贾敏,大家才熄了心思。人长得漂亮不说,父亲是荣国公,又掌京机三大营,哥哥又是太子伴读,谁争得过呢。”

水若书笑着说:“母亲还是别替人家惋惜了。您也不是真的想向荣国府提亲,人家程老太太岂会看不出。”

老王妃点头:“是啊。你的婚事,不敢从高门大户里寻了,我估摸着,要等我们挑好了结亲的人家,天子看了满意,才会批你袭爵的折子。”

水若书:“母亲不是看好了几家,到时从中挑一个就是了。”

老王妃:“那也得你把日子留出来,既然不能挑好门第的人家,总要挑一个知书达理、你也喜欢的,不然也太亏了。”

外头人怎么意外,对荣国府来说,都无所谓。因为没有人敢真的来问。

可天子就不一样了。

不仅天子意外,就连住在甘露殿的甄贵妃知道后,都忍不住问天子:“陛下,不是说,荣国府看中了林探花吗?”

天子也是一头雾水,于是在散朝之后,留贾代善与太子、还有兵部尚书议事时,去文德殿的路上,就问了问。

贾代善先是装出一脸吃惊,等天子提到林如海,他才笑着说:“臣确实看中了如海,两家也正在议亲,己经定好了,下个月十六,林家送定。”

天子也首接:“我以为你会将嫡女许给他呢。”

贾代善笑道:“原本臣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老太太说,三丫头更喜静,好诗文;西丫头想来不必老臣说,陛下也知道,是个喜欢骑马射箭的,与南安王府的静安郡主投契,前有静安郡主的例子摆在那,虽说是父母之命,可不想将来两个女儿心生埋怨,索性媒人来提说后,让她们相看,她们自己做的主,将来日子要是过的不好,那就是她们自己的错。”

天子一想也是:“吴将军可不就是行军打仗的好手,确实与你家西姑娘更配一些。如海的骑射也还行,不过只是文人里头还不错,跟吴将军比,确实差远了。”

兵部尚书徐大人笑着说:“陛下这样比,未免太不公平了。这要是弹琴下棋,只怕吴将军就远不是林探花的对手了。”

太子附和:“徐大人说的很是。各有所长,都是朝廷栋梁之材。”

天子点头:“不错。回头你家两个姑娘出嫁,记得跟朕说一声,到时朕也要给她们添妆。”

贾代善忙应下,向天子道谢。

这番话,自然后头也就广为人知了。

虽说消息灵通的人家,对此都不太相信。但是呢,也挑不出什么刺来。毕竟林家和吴家,也没说不是这样。

五月初五,端阳节。

照惯例,宫中要宴请朝中重臣与皇亲国戚们。女眷本该由皇后招待,但皇后早几年故去,天子便不再立后,宫务等诸事,都交给甄贵妃主持。但是宫宴,却从来都不曾让甄贵妃来主持。

如今甄贵妃的养子二皇子越发得用,年初领了吏部的差事,与吏部尚书协管。

因此,朝中重臣与勋贵们都在等,看天子会不会把这次的宫宴交给甄贵妃。不想大部分人都猜错了。

天子仍然请了大长公主来主持。

大长公主比天子高一辈,乃是天子的姑姑,虽然年纪比天子还小三岁,可辈份高。

程老太太与史夫人自然是在进宫领宴的行例,而这次,天子特别跟甄贵妃打了招呼,因此,这次随同进宫领宴的,还有贾妍与贾敏,并且被安排在下头的第一张桌子上

贾妍十分意外,她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进宫。

虽然这个皇宫,并不是后世她去参观过的那个皇宫,但也十分好奇。

可惜没有相机,并不能拍照打卡。但她还是满心的好奇,这天出门时,贾敏故意挑衅了几句,她都一笑置之。

抱着这种探索新世界的心情,贾妍对于珊珊来迟的宴席,都有了宽容的态度。毕竟她也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不同的皇宫。

这个皇宫虽然不能参观,她们进宫,也有固定的路线,有宫人领着,照规矩去拜见人。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只去了拾翠殿拜见大长公主,之后甄贵妃派人来请,又走了不短的路,去甘露殿拜见甄贵妃,光这两处宫殿,都够贾妍饱眼福了。

后世只有明清的皇宫保存下来,秦汉隋唐的宫殿,都消失在历史的战争中。但贾妍曾经去过西安,看过关于唐朝宫殿的复原格局图。就拾翠殿与甘露殿来说,倒是和大唐时候的宫殿颇为相似。

起码就名字、风格,颇有唐的大气与恢宏。

甄贵妃说了几句话之后,便留意到了贾妍的小动作,笑着问:“贾三姑娘这是头一回进宫吧?”

贾妍忙站起身,答道:“回娘娘的话,正是。”

甄贵妃笑了,示意她坐下:“不用这般,要真的每说一句话,都这样,那我可就没法同人说话了。随意点,我家兄弟与你父亲曾在北疆共事过,两家的交情本来就要好,更无需这般紧张。”

贾妍答了是,这才坐下。

甄贵妃:“我看你西处打量,想来是好奇,可想去花园里看一看?甘露殿的花园,栽了不少花儿,还有不少香草,你们年轻小姑娘,应该都会喜欢。”说罢,唤来一个宫女:“荔枝,你带两个贾姑娘去花园里看花儿,拿把剪子,带个托盘,要是遇上喜欢的花儿,尽可剪来戴。”

贾敏不料自己成了陪衬,可贵妃娘娘发了话,她也并不敢多嘴,只得恭敬地答了一声是,同贾妍面合心不合地随这个叫荔枝的绿衫宫女出门。

甄贵妃看二人挽着手走了,笑着对史夫人说:“她们姐妹这么和睦,可见史夫人与老太君教的极好。”

程老太太与史夫人忙道:“娘娘过誉了。”

甄贵妃笑道:“两位不必谦虚。要不是年纪不合适,我都想挑一个做儿媳妇了。怪不得北静王妃说,想给她家世子挑个媳妇,原来取中了你们府上的姑娘,可惜被老太太一口就婉拒了。”

程老太太倒没有否认:“当年老王爷与亡夫的一时玩笑,便是要结亲,也是上一辈的事,真要细论,她们与北静王府的世子,可是差了一辈。王妃也是开玩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