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圆盘大佬粗

第四百零五章 你去不去呢?

按照大唐的规矩,边关一旦有战事,是五天一报,一旬大总,不能违例。

十一月中旬,契丹那边已经打起来了,而王忠嗣派出大同军朝着范阳方向佯装移动,意在观察突厥三部的动静。

在此之前,张齐丘与突厥回鹘部、拔悉密部达成了一些暗地里的协议,所以这两大部落极大可能不会插手契丹的事情,那么也就只剩下一个葛逻禄部了。

大同军此番离开驻地,盯的就是葛逻禄。

兵马使高秀岩,历史上也是安禄山的叛军大将之一,因为那时候的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其中对河东的控制,其实只有山西北部一两个地方,大同军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高秀岩来历可不小,曾祖是高表仁,好像不太出名,但是高表仁的爹,那可是高颎啊。

所以这家伙,正儿八经的渤海高氏出身,他其实并不是安禄山的人,历史上对他的生平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为通行的,就是他被安禄山裹挟造反之后,见到势头不对,又投降了郭子仪,跟着郭子仪平叛,屡立大功,做到了渤海郡王。

史书对他的评价也变的非常正面:功名双举,忠孝两全,迈古超今,罕闻俦匹,没而不朽,善莫大焉。

可见犯过错不怕,能改错就还是好人。

当下的高秀岩,纯纯就是王忠嗣的人,以前在河西就跟着王忠嗣混了。

朝会结束之后,李琩召集一干大臣,继续在紫宸殿参议军事。

有些话,不能在朝会上说,只能以小会议的方式,因为涉及到高级机密,知道的人不能太多。

“范阳、平卢,黑水都督府,共九路兵马,大举进逼契丹,”李林甫在殿内铺开的一张地图上,指着其中盖嘉运画出来的几条路线图,道:

“这样的安排乃上上之选,只是奇怪,安禄山为什么会愿意这样做呢?”

盖嘉运是行军打仗的专家,大殿里面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懂了,他在地图上标出来的唐军行军路线,包括九路兵马如何策应协防,在刚才已经讲解的一清二楚。

河北这次发兵部署,朝廷特别乐见,就连很多对安禄山印象不佳的人,这一次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为什么呢?因为九路兵马,有三路,很可能是被做为炮灰的。

阿史那承庆的突厥军团,尹子奇统领的仆骨军团,以及阿史那从礼率领的精锐同罗军,这三个部分,不属于正式的范阳编制,属于羁縻州胡人军团。

要知道这三个军团,对安禄山是非常支持的,那么安禄山又怎么舍得让三人做先锋呢?这是他可以直接管理的军队啊。

裴宽这时候才捋须笑道:

“都是薛嵩的功劳,是他促成此事的,黑水经略使李献诚从东北出兵,配合唐军围剿契丹,也是薛嵩派人联络的,范阳这个地方,终究还是得靠汉臣。”

范阳的乱,主要就是来自于汉胡之争,那么这一次,范阳直接派出了三支胡人军团打前锋,势必会大大的削弱这三大兵团,那么胡人将来在范阳的话语权,将大大下降。

这就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裴敦复皱眉道:“薛嵩也是够阴的,他这一派系,与胡人之间是面和心不和,这一次趁机削弱三部,也是有他自己的一些心思在里面,安禄山倚仗三部,本不该同意这样的安排,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内部也是各种的勾心斗角,薛嵩跟那些胡人酋长本来就不和,趁机削弱也属情理之中。

“薛嵩与安禄山,关系如何?”李琩询问裴宽道。

裴宽说道:

“薛嵩出身高门望族,自视甚高,向来不将安禄山放在眼里,范阳平卢,执掌实权的薛氏族人,达十二人之多,其中安东都护府都督薛泰,就是他的五弟,黑水军因薛泰而设立,因此与黑水靺鞨关系不错,所以朝廷一直在刻意打压薛氏,免其做大,也就导致薛嵩在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尊重节度使的意见,臣去范阳的时候,第一个见的就是此人,他还是想回长安的。”

黑水靺鞨,就是靺鞨部的一支,开元十三年,薛泰奏请在黑水靺鞨设立黑水军,以其首领为都督,归平卢兼押。

当下的首领,本名倪属利稽,被李隆基赐名李献诚,这一次在薛泰的要求下,也参与了对契丹的战争。

薛楚玉当过范阳节度,死后在范阳留下了薛氏派系,张守珪也干过范阳节度,留下了张守珪系,所以薛家不单单是被朝廷打压,还被张守珪系不断的压缩着势力范围。

这一次打前锋的三部,其实就算是张守珪系的外围军团,薛嵩吃不动主力,只能选择剪除羽翼。

“感觉有点乱来啊,”李琩皱眉道:

“如果真能借机消耗羁縻三部,对朝廷来说是好事,但是若因此而影响大局,则倏为不利,薛嵩的这点心思,安禄山一定看的很明白,恐怕不会让薛嵩得逞。”

李林甫道:

“如今看来,薛嵩应该有意与安禄山斗法,也许他是在传递

给朝廷一个信号,希望朝廷能够支持他。”

说罢,李林甫看向裴宽:“至少裴尚书是支持的。”

裴宽摇了摇头:

“薛嵩坐大,比安禄山影响更坏,此人只能回朝,不可在边境委以重任,又或者保持当下,不予大权,是最妥善的,他们家在范阳的根基太深了。”

李琩也是万分为难,这个人还真不好安置,人家历史上可是跟着安禄山造反的,虽然后面也是察觉势头不对,投降大唐,拜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册封平阳郡王。

可见造反也是一门学问啊,将安禄山史思明推到了前面,后面的世家大族最后依然摘取了胜利果实。

“他们要斗,也是在拿下契丹之后,现在还不行,”李适之道:

“能不能派一个可靠的人,去一趟范阳,给薛嵩一些警示。”

“来不及了,”李林甫摇头道:

“那边应该早就打起来了。”

李琩内心无奈,政斗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任何时候都避免不了,长安距离范阳那么远,想要远程操控也做不到啊。

“他若是搅乱局势,朕饶不了他,”李琩沉声道。

卢奂一愣,突然道:“恐怕这就是安禄山的用意了,他想借朝廷的手,除掉薛嵩,那么如此看来,此战恐变数极大。”

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人也是表情大变。

“这帮狗东西!斗也不分个场合,”李适之破口大骂。

裴敦复也赶忙道:“应立即召回薛嵩,或许还来得及。”

“不行!”刑部崔翘摇头道:

“战事已起,召回薛嵩动摇军心,当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愿不要出事。”

李林甫等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李琩,等着李琩拿主意。

李琩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静观其变!”

他也没办法啊,没有电话远程发令,已经阻止不了那边内斗了。

.......

兵发契丹的九路大军,分别是阿史那承庆的突厥军团,尹子奇的仆骨军团,阿史那从礼的同罗军团,单是这三支军队,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要么说他们可以做先锋呢,实力在那摆着呢。

剩下的,安禄山亲自统帅的经略军主力一万五千人,史萃干率领,薛嵩随军的静塞军八千人,董秦北平军四千人,李光弼麾下的平卢军主力,乌承恩的卢龙军,李献诚的黑水军。

九路大军共计八万四千人,骑兵七千余,兵分九路快速推进,于严寒冬日,攻向契丹老窝。

这样大规模的出击,只要突厥不掺和,契丹是肯定要完蛋的,从前大唐对契丹发起的无数次战争,最后都没能顺利将契丹并入版图,一来是突厥搅和,再者是契丹之境无险可守,拿来无益,设立羁縻都督府,比较符合大唐的利益。

那么拿下这块地盘最大的战略意义,就是可以虎视突厥东部,以及威压东北,成为继朔方、河东之后,又一个可以直面突厥的大唐藩镇,也为攻略东北提供了又一跳板。

“不对劲啊,游骑传信,奚之主力就在我军前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阿史那承庆没有拦住吗?”史萃干收到消息后,紧急与薛嵩商议军情。

如果只是平卢打契丹,不需要经过奚,但若是范阳打契丹,奚族(饶乐都督府)境内是必经之路。

原本的战略计划,是阿史那承庆的突厥军团,强攻奚王牙帐,大概就是河北承德市的东北部,突厥军团撕开一条进军路线,再由尹子奇和阿史那承礼快速行军,于赤山附近,寻求契丹主力。

也就是说,既定的作战目标,是三个胡人军团去啃主力,剩下的周边策应。

但是眼下,本来落后阿史那承庆一大截的静塞军,遭遇奚族王庭主力了。

薛嵩双目一眯,脸色阴沉道:

“如此大的战略失误,绝不是偶然,李延宠与安禄山旧常与谋,咱们多半是被卖了,阿史那承庆是故意将奚族主力引到咱们这边的。”

李延宠就是当下的奚王(前文有误,改了),被基哥赐姓,封怀信王,这个人和他爹一样,都是反复小人,一会归顺大唐,一会叛唐,历史上还娶了大唐公主,这一世肯定是不要想了。

要打契丹,就要将奚给考虑进来,这两家是唇亡齿寒,共进退的。

史萃干算是薛氏门生,他虽然是兵马使,做主的还是薛嵩,于是询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迎上去的话,整个计划就全都被打乱了,我们有策应平卢的任务,在这里被拖住的话,李节帅那边恐怕会进展不利。”

薛嵩看了一眼被李光弼派在静塞军的颜杲卿父子,说道:

“你也看到了,有人故意在搞鬼,为今之计,我们要尽力保障平卢方面,所以只能暂时往东北移动,避开奚族主力,你以为呢?”

他选择避开,一来是不愿意静塞军与奚族主力正面厮杀,这是他控制的军队,不希望折损过重,再者,安禄山自打出兵后,

没有给他发布任何命令,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撤走往东策应李光弼,是维持既定的战略目标,事后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你没拦住,不能怪我啊,对不对?

颜杲卿之所以被李光弼派在这里,其实任务很简单,就是要监督薛嵩按照既定战略,给平卢提供支援,毕竟这是范阳军,没人盯着,人家会怎么打,谁也不能保证。

他相当于平卢放在这里的特派员。

不过颜杲卿并不认同薛嵩的方案:

“前面已经将奚族大军遗漏了,我们再避开,恐遗祸无穷,应正面迎击。”

他的儿子颜季明更是来了句:“既然已经发现敌军主力,自该迎头痛击,哪有回避的道理?”

这两人真是个愣头青,你们以为打仗就只是打仗吗?薛嵩皱了皱眉,看了史萃干一眼,随后道:

“这本不是我们的任务,延误了李帅那边,我无法交代啊,至于奚族,我已经派人联络阿史那承庆,他收到消息会追过来拖住对方的。”

“万一不来呢?”颜杲卿道:

“刚才薛刺史也说了,阿史那承庆恐怕是故意为之,所以不来的可能性,似乎不小。”

薛嵩撇了撇嘴,当下的九路大军,他可以影响两路半,史萃干,董秦,那半路是乌承恩。

他自然希望最后建功的是这三路人马,别人啃硬骨头,我的人最后过去捡便宜,那么他自然不希望静塞军在这里跟奚族主力干起来。

因为战场上,你这边干起来了,别人可都在看着你,就等着关键时刻进来摘取胜利果实,那么事后总结就会被写成:静塞军与奚主力僵持不下,某某军及时支援,致使我军大获全胜。

薛嵩很清楚,他真要跟前面干起来,最后捞好处的肯定是阿史那承庆。

所以他不会选择这么干,给史萃干使了个眼色后,假意敷衍了颜杲卿几句,便停止了会议。

随后他又派人传信安禄山,意思是你赶紧让阿史那承庆去拦住奚军,位置我已经告诉你了,你去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