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汉灭朝鲜之战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鼎盛,威加四方。而在遥远的朝鲜半岛北部,卫满朝鲜的存在却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最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回溯往昔,汉高祖刘邦在位之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仓惶逃往匈奴。卫满亦随之而去,并带领千余名党徒踏入朝鲜半岛。卫满凭借非凡的谋略和果敢,召集了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的亡命之徒,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公元前194年,他毅然推翻古朝鲜的俊王,成功占据古朝鲜的首都王险城,自此自立为王,开启了卫满朝鲜的时代。
卫满朝鲜建立后,与西汉的燕地相邻。其国王卫满与汉朝达成约定,成为汉朝的藩属外臣,承诺保卫塞外。作为回报,汉朝给予卫满朝鲜兵力和物资上的大力支援。然而,时光流转,当卫满的孙子卫右渠登上朝鲜王位后,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卫右渠野心勃勃,大量招引汉人流民,以此扩充自身实力。随着卫氏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不但拒绝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还蓄意阻碍邻近的真番等小国与汉朝进行通商朝贡,这一行为无疑激怒了汉武帝。公元前128年,朝鲜半岛邻近的国家因不堪忍受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领二十八万民众归降汉朝,汉武帝顺势将其地设置为苍海郡。
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强化与卫满朝鲜的藩属关系,派遣涉何为使节前往朝鲜,试图劝谕右渠王改变对汉朝的不友好政策。然而,涉何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效,一气之下,涉何在回国途中将护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杀死,并迅速将此事飞报汉武帝。令人意外的是,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涉何,反而任命他担任辽东郡东部都尉。右渠王对涉何的行为怀恨在心,果断发兵突袭辽东,杀死涉何。“涉何事件”如同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汉武帝心中的怒火,成为了汉灭朝鲜之战的导火索。
公元前109年秋,汉武帝决定发兵五万,向卫满朝鲜发起征讨。此次出征兵分两路,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水军,从齐地渡过渤海;另一路由左将军荀彘率领陆军,从陆路出辽东。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右渠王。
杨仆的水军行动迅速,率先抵达朝鲜列口。然而,他在未等待荀彘的陆军到达的情况下,便迫不及待地独自率领水军进攻王险城。杨仆深知速战速决的重要性,他期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朝鲜军队的部署,一举攻克王险城。他的水军战船高大威猛,船上配备着强弓硬弩,士兵们士气高昂。当战船靠近王险城时,杨仆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城墙。
但朝鲜军队早有防备,他们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用盾牌抵挡汉军的箭矢。同时,朝鲜军队还利用投石机向汉军战船投掷巨石,一时间,海面上巨石纷飞,不少汉军战船被击中,受损严重。
杨仆见势不妙,果断下令战船后撤,但此时朝鲜军队趁机派出小船,对汉军进行追击。汉军在慌乱中边战边退,最终溃败,不得不逃窜到山区躲避。经过十几天的艰难努力,杨仆才将士兵重新集结起来。
与此同时,荀彘的陆军在进军途中遭遇朝鲜西部大军。荀彘观察地形后,决定利用地形优势展开进攻。他将军队布置在山谷两侧,待朝鲜军队进入山谷后,发动突然袭击。当朝鲜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山谷时,荀彘一声令下,汉军从两侧山坡上冲下,直扑朝鲜军队。朝鲜军队顿时陷入混乱,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迅速组织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然而久战之下,荀彘未能取得胜利。
两路大军出师不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汉武帝并未气馁,再次派遣卫山为使臣,前去晓谕右渠王。在汉朝两路大军的强大压力下,右渠王表示愿意降服。他派遣太子带领一万士兵前往汉廷谢恩,并献上大量军粮和马匹。
然而,当太子一行抵达时,使臣卫山和左将军荀彘却心生疑虑,他们要求太子的军队不能携带武器。太子同样对他们产生了怀疑,担心自己会遭到谋害,于是率军返回王险城。这一事件使得汉廷大为震怒,汉武帝下令在朝鲜的两路大军加紧进攻王险城。
左将军荀彘率领军队大破朝鲜守军,强渡湨(ju,二声)水,一路挺进,直抵王险城下,迅速包围了城池的西北两面。荀彘的军队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术,他们每前进一段距离,就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朝鲜军队的反击。同时,他们还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试图寻找朝鲜军队的弱点。
杨仆也率领军队前来会合,驻军城南。然而,卫右渠坚守城池,他命令士兵们加固城墙,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和箭矢。当汉军进攻时,朝鲜军队便用这些武器进行反击,给汉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汉军围攻数月,却始终未能攻下。
荀彘所率的燕、代士卒大多强劲悍勇,他们渴望通过强攻迅速攻克城池,建立战功。而杨仆所率的齐卒此前曾遭遇败亡困辱,士气畏缩。因此,在围攻王险城的战役中,杨仆常常派出使节,要求朝鲜停止抵抗;而荀彘则主张猛烈攻击,誓要灭国。两位将领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朝鲜大臣察觉到了汉军两位将领之间的矛盾,趁机派出密使与杨仆谈判投降条件。双方往来磋商,却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左将军荀彘屡次要求杨仆指定日期发动总攻,杨仆每次都表示同意,但届时却不采取行动。荀彘也曾派人向朝鲜政府游说,卫右渠拒绝投降,并表示希望向杨仆投降,这使得荀彘更加怀疑杨仆可能叛变。
汉武帝见两位将领围城行动奇异,战争胶着许久不能决定胜负,便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调查纠正,并授予其全权。公孙遂到达前防后,左将军荀彘向其诉说了杨仆的问题。公孙遂认同荀彘的判断,用皇帝“符节”征召杨仆到左兵团司令部举行军事会议,乘机命荀彘部下把杨仆扣押,使两个兵团合并。
公元前108年夏,朝鲜局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在主和的臣属的谋划下,朝鲜右渠王被杀害。然而,王险城并未因此而平静,大臣成己又发动叛乱,再次攻击汉朝官吏。荀彘迅速派遣故王卫右渠的儿子卫长、宰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前往向朝鲜人民宣告,继续固守毫无益处。王险城人民在认清形势后,起而攻杀成己,至此,朝鲜王国宣告灭亡。
汉武帝成功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这标志着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正式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汉灭朝鲜之战,意义重大。这场战争不仅扩大了汉朝的领土和影响力,极大地增强了汉朝在东亚地区的地位,还成功切断了匈奴与其他势力的联系,进一步削弱了匈奴的势力。同时,这场战争也促进了汉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朝的先进文化在朝鲜半岛得到广泛传播,对朝鲜半岛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