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西周中期的战争
在西周历史的长河中,从周共王时期开始一直到周夷王之间,周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周朝的命运走向。
约公元前922年,周共王姬繄扈登上了王位。周共王继位后面临着复杂的局势,他的父亲周穆王时期对外战争频繁,导致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共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相处,以避免大规模的冲突。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政策下,仍发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
周共王喜欢巡游,有一年他溯泾水而上。密国国君密康公陪同周共王一同巡游。在途中,竟遇到三个女子投奔密康公。密康公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最终他将这三个女子纳入了自己的宫中。密康公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她劝密康公将这三个女子献给周共王,因为她深知周共王的权威不可侵犯,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引来大祸。然而,密康公未听从母亲的劝告,执意将这三个女子留在自己身边。
周共王回京后,得知了密康公的所作所为,心中极为愤怒。他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极大挑战,是奇耻大辱。于是,在当年秋天,周共王毅然发兵围困密国。密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半夜里,密城被周军攻破。密康公骑牛突围,但最终未能成功,被周军所杀。密国被灭后,周共王又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之举。他将西部姬姓密国的一部分民众迁到了今天河南省的新密市境内,让他们仍旧使用密国的国号。
这一事件虽不是与少数民族的直接战争,但却反映出周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也显示出周朝与周边势力关系的复杂性。
时间来到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899年,周懿王姬囏继位。此时的周朝,国势开始衰落,戎狄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周朝的边境。
猃狁,这个古代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周懿王在位期间,频繁地对西周发起进攻。有一次,猃狁大军向西周都城镐京方向进攻,一直攻打到西周发源地岐山脚下。岐山对于西周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战略地位。在这危急关头,周懿王迅速派出都城内的大军与各方诸侯联军前去救援岐山。猃狁大军来势汹汹,他们企图一举攻占岐山,给西周以沉重打击。然而,西周的军队和诸侯联军也毫不示弱,他们怀着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迅速奔赴战场。
最终,在猃狁大军再次攻打岐山时,周懿王的援军及时赶到。双方在岐山脚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西周的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紧密的配合,逐渐占据了上风。经过一番激战,猃狁大军被击败,纷纷撤退。此次战争对西周的国力消耗较大,但也成功保卫了西周的发源地,维护了周朝的尊严。
然而,祸不单行。周懿王七年,约公元前892年,西周西方的犬戎也开始入侵西周边境地区。犬戎的入侵给西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威胁。他们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水,冲击着西周的防线。面对犬戎的入侵,西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抵抗。这进一步削弱了西周的统治力量,加速了西周的衰落过程。
到了周夷王时期,约公元前886年,周夷王姬燮继位。此时的周朝,统治更加衰落,诸侯对周天子的敬畏之心也大大降低。
穆王时曾把一部分戎人迁到太原附近,随着周王朝国力日益衰弱,太原之戎又起来造反,成为周王朝的心腹之患。周夷王深知太原之戎的威胁不可小觑,于是他派虢国国君率领六军之师征伐太原之戎。
虢国国君领命出征,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太原之戎进发。一路上,士气高昂,军威浩荡。太原之戎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准备与周军决一死战。
周军与太原之戎在战场上相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斗异常激烈,周军凭借着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一路推进,一直打到俞泉。在俞泉,周军获得了一千匹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然而,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可以看出周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对抗中已逐渐处于劣势。周王朝需要依靠较大规模的军队才能取得胜利,而且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周王朝元气大伤,加速了西周的衰落。
从周共王到周夷王之间,周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这些战争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少数民族对周朝的资源和领土存在觊觎之心,不断侵扰边境;另一方面,周朝国力的逐渐衰弱,使其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力下降,难以有效地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这些战争不仅消耗了周朝的国力,也使得周朝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后来西周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