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百官集体炸雷
“斩首后,将他们全部悬于城门上,以供百姓观赏!以儆效尤!”
朱元璋,顿了一下,觉得单单斩首还是有点不够,觉得还是将其尸体悬于城门上,才解恨。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当初朱十一是以官商合营的方式,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再以平价粮卖出去,以此来稳定物价。
并且朱十一给官员的补贴福利很高。
朱元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知道要稳定物价,但是他对商人参与此事的方式,实在不感冒。
是故先是削减了官员的福利补贴,增加财政,并且对大明宝钞寄予厚望。
想要通过发行纸币,可以解决铜钱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来调节物价,稳定经济。
哪里想到,竟然有人胆敢光明正大的联名上书来请求发放实物俸禄,并且还要求加薪。
还是多次联名上书。
俸禄给的难道还不够吗?不够他们温饱吗?说的这是什么屁话。
这还了得,不斩一批,都无法平百姓心中的怒气。
“陛下息怒!”
“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官员们的实际收入大幅下降。”
“以一名六品官员为例,原本每月可领取10石米,折合约1200斤。”
“但现在领到的宝钞,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兑换到600斤米。这意味着官员们的实际收入几乎减少了一半。”
“地方官员并非无的放矢,还请陛下明鉴。”
户部尚书,范敏紧接着出列道。
别说地方官员了,就连现在他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岂是寒酸二字能够形容的。
纵观历代王朝,他就没见过这么低的俸禄。
胡惟庸来和他说此事的时候,他想都没想,首接就应了下来。
“启禀陛下,自杨宪案后,今臣暗中查访官员贪腐之事,却偶然发现应天府一位五品官员的家庭问题。”
“此人名叫王德,原本家境殷实,但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家庭开支变得捉襟见肘。”
“王德的妻子不得不变卖家中的首饰来维持日常开销。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德的两个孩子因为家里无力负担学费,不得不辍学在家。”
都察院御史,亦是站了出来,开口道。
王德是他的门生,王德的情况,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以前他不敢说,现在胡惟庸主动提出来,那自然顺势而上。
王德一家的惨状,乃是他们大明所有官员的缩影。
“启禀陛下,自杨宪案后,臣奉命监察浙江贪腐,无意中发现一些低级官员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公务之余从事一些小生意。有的官员甚至偷偷在集市上摆摊售卖手工艺品。”
“细细查问过后,发现他们都是在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才开始搞这些小动作小生意的!”
“还请陛下明鉴。”
紧接着又一位官员,站了出来,开口道。
“启禀陛下,臣近日来,查处一些与杨宪有关的官员的贪污案件,经查证发现这些官员或是暗中收受贿赂,或是挪用公款。”
“其中西川司有一原本清廉的官员私自扣留了部分赋税,用来补贴自己的家用。当被查处时,这位官员流着泪辩解说,他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日子无比艰难,如今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还请陛下明鉴!”
刑部尚书,亦是出列道。
当他审理这案件的时候,都不忍心惩办。
这份苦,他也明白。
只可惜,有心无力,不得己只能将其收监。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扣留赋税来补贴家用。
或许,下次惩办他的,就是朱元璋了吧!
今日若能够说动朱元璋,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启禀陛下,今有福建司知府马文才,上交辞呈,其在任职仅两年后就选择了辞官。他在辞呈中写道:"为官不能养家,不如归田务农。"”
“其是在朱十一被罢免后,才上任的!”
“还请陛下明鉴!”
吏部尚书,亦是出列道。
“启禀陛下,不日前,江南地区爆发了一系列与宝钞相关的民间骚乱。”
“在苏州,一群丝绸商人联合起来,拒绝接受宝钞支付。他们坚持只收银两,导致当地丝绸交易一度陷入停滞。”
“地方官府试图强制执行宝钞政策,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
“数千名商人和工匠聚集在府衙门前,高呼"还我贤相,还我银两"的口号。最终,当地官府不得不请示朝廷,暂时允许丝绸交易使用银两。”
“在杭州、宁波等地,类似的抗议活动也相继出现。商人们开始组织起来,互相支持,共同对抗宝钞政策,甚至高呼要朱十一重掌相权!”
紧接着,
右相汪广洋,亦是站出来说道。
这种事情,放在之前算不上太大,处理完毕只需要和朱元璋上报一下即可。
而现在,为了大家的俸禄,汪广洋亦是站出来重新提起这事。
“启禀陛下,自杨宪案后,臣奉命巡查地方官员欺君罔上之事。”
“偶然发现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钱庄"的组织。”
“经查证发现这些钱庄实际上是由富商们私下组织的,专门从事宝钞和银两的兑换。”
“虽然这种行为在我朝明令禁止的,但由于需求旺盛,钱庄的业务仍然蓬勃发展。有商人甚至将自己的宅院改造成了一个秘密的钱庄,专门为达官贵人提供兑换服务。”
“许多百姓开始囤积实物,特别是粮食和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有小村庄,村民们甚至组织起了一个互助会。他们将多余的粮食集中起来,建立了一个公共粮仓。当有村民遇到困难时,可以从粮仓中借粮,以度过难关。”
“还有的农民被迫将原本用于来年种植的种子卖掉,以换取足够的宝钞缴纳赋税。”
“这些情况,均是出自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
紧接着,又一位刑部官员,出列道。
这事儿在官员中己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之前没由头,他也不敢说。
现在趁着胡惟庸这股东风,索性全部说出来。
当然,他现在也有足够的理由,那就是刚好杨宪案爆发,朱元璋派出去好多官员,以及暗使,追查和杨宪有关的官员贪污,结党营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