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墨家遗老,焕发第二春
“不是,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父皇你咋还没明白!”
“这是为了营造大明岗位,兜兜转转,人人都有钱领,而且户籍不限,普通百姓亦可得到这份生计过活啊。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
“尤其是遭了灾的地界,这样一来,当地就有很强的抗灾能力!”
朱标,越说越气。
就差拎着老朱耳朵,吼他,能不能听劝了。
“咱给你解释的这么清楚了,你咋还不懂!”
“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
“遭了灾自有朝廷救济,何须他商人盘活!”
朱元璋亦是气的站了起来!
恨不得当场拎着朱标打一顿!
“这……”
群臣看着这父子两的争吵,如同寻常百姓家的父子两,瞅着这架势都快打起来了。
明明争论国策的利弊,父子两都快打起来了。
大家弱弱的站在一边,想劝也不敢劝,一个屁也不敢放,只能任由这欢喜父子干仗!
“你冥顽不灵!朽木不可雕也!”
朱标怒道。
“还反了你了,明明是你死不悔改,还敢说咱冥顽不灵!”
朱元璋再也压不住火气了。
左右一看,当即寻找趁手的家伙,可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棍子。
当即将悬着的宝剑拿了下来,准备砍朱标,但是寻思了一下,又舍不得。
首接拔出宝剑,将剑丢在地上,拎着剑鞘,朝着朱标走过去!
朱标一看这架势,二话不说,扭头就跑。
“你这个混小子,给咱站住!”
朱元璋吼道。
老朱追了几步,追不上,首接扔出剑鞘,被朱标闪身躲过。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大臣们,纷纷开口道。
当然,这架势大家见怪不怪了,也就是象征性的喊两句!
……
定国公府!
书房中。
“巨子,你不用考虑太多,自行车的前后轮一样即可,不用大小轮,大小轮不合适!”
“你不用纠结为什么,你按我说的做就行。”
“齿轮比这一块,你也不用试。”
“齿轮比1:3至1:4之间,适合高速行驶和长距离骑行。”
“高齿轮比(如44/11)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踩踏力量,但速度更快,适合平地或下坡;低齿轮比(如22/30)则需要较小的踩踏力量,但速度较慢,适合爬坡!”
朱十一,手里拿着一个简易电话,一个杯子模样的东西,杯子底部还有一根线连接着。
说完,便将电话放在耳边。
电话那端,是墨家学说的领袖人物,被墨家弟子称为巨子。
他自从掌权之后,便命人放出消息寻找墨家学说的传人。
并且派出人马寻找墨家传人。
万幸,在山沟沟里,找到了归隐的墨家传人。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彻底的销声匿迹,经历千年之久,依旧还秉持墨家学说的传人,少的可怜。
如今朱十一,也就找到三位墨家传人,其中一位是墨家巨子。
当然不单单是墨家,朱十一掌管相权,便下令营造大明百家争鸣的环境,除儒家,佛家,道家人数比较多之外,兵家勉强可以,但其他家的人,都少的可怜。
只不过老朱罢黜他的时候,以学说派系驳杂为由,将朱十一好不容易寻找的诸子百家人手都一并罢黜了。
墨家传人,受到朱十一的启发,宛若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
受制于生产力,加上老朱关闭交易司,以及关停了好多研究项目。
如今资金供应不足,暂时则是由墨家弟子们拿着之前十一年的积蓄,积蓄打造。
不过,墨家弟子热衷于这一行,也心甘情愿拿出来自己所有的积蓄。
“贤相,我们这边打造齿轮的话,木头齿轮不耐用,若用铁齿轮的话,人手不够,想要量产,没人啊!”
电话那边,墨家巨子的声音响起。
本来到了他这一代,墨家学说,己经招收不到弟子了。
若无意外的话,基本上,他以及其他两个老头子,死了之后,墨家就彻底的断了传承了。
可他等到了最后的曙光,朱十一派人几经波折找到了他们,并且在国子监中成立了一个学科,由墨家传人进行授课。
只是可惜,老朱上来,一切的希望又破灭了。
不过,墨家的下一代,有了最初的火种!
对于巨子而言,先不说朱十一对他的恩情,对墨家的恩情,单单是朱十一带来的理念,很多新奇的构想,足以让他废寝忘食。
他清楚朱十一制造自行车,就是为了普及大明百姓,他很想量产,只可惜,人手不够,没办法,打造铁齿轮太难了,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不急,你们先将流程琢磨透!”
“记住,不用一个人打
造全流程,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的流程,要组成流水线。”
“之后会给你们派人手的。”
朱十一,叮嘱道。
墨家传人勤恳倒是挺勤恳的,唯一一点,老喜欢自己操刀,还是操作整个流程。
培养弟子,也喜欢全面培养。
都是按照整套去教。
好是好,但是每个人都这样教,那就太费劲儿了。
“是贤相。”
“对了,还有那个蒸汽机的一些细节,我们设计一款……”
巨子,继续说道。
“不用问,你们自己搞定,我该说的,之前都说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难道我还手把手教吗?”
“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可以,但是不用去试,没用,我的构思最好。”
“我没说到的细节,是考核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领悟力,不行的话,就换一批人!”
朱十一,立刻打断巨子的话。
当初蒸汽机的流程,功效,原理,都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巨子。
但制造的过程中,总有人有一些奇思妙想。
这种可以说是弯路了,朱十一可没工夫等他们慢慢去试错,他己经给出来最正确的道路了。
毕竟这是前世无数人踩出来的东西,依旧是最优的方案。
这又不是思想问题,用不着结合本土人情世故。
至于太细的,比如如何让锅炉不爆炸,这玩意儿朱十一也不清楚。
比如如何手搓齿轮,这就不是朱十一的事了,关键问他,他也不会啊!
本着一个原则,题目给出去了,作文自己写,朱十一也懒得看,只管验收。
该说不说墨家传人很敬业,没工资甚至还要倒贴,仅仅凭借兴趣都嗷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