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灵山闲石人生

[第109章 西台峰]

一、云外仙踪:青鸾踏雾叩玄关

大宋宣和三年的孟夏,三清山的云雾正沿着赣闽边界漫卷。一位青衫客负手而立,腰间悬着柄刻满星斗的青铜剑,脚下青鸾忽振翅长鸣,羽间金粉洒落处,竟在云幕上绘出“西台”二字。清虚道人抚须而笑:“果然应了《灵宝经》所言,‘西台有阙,星斗为门’。”

青鸾俯冲而下,只见一座三棱形巨峰突兀矗立,峰顶平台如刀削玉砌,边缘生着九棵环抱成圈的古松,松针皆朝中心攒聚,正是“九宫聚灵”之象。峰体赭红如煅火,间杂青白纹理,恰似仙人随手泼墨的丹炉图谱。清虚足尖轻点峰巅,石面竟传来钟磬回响,与他体内金丹隐隐共振。

“好个先天道基!”清虚解下青铜剑,以剑尖在平台刻下太极图,只见阴阳鱼眼处涌出两股清泉,一冷一热,汇作环形水潭。他取竹筒接水饮之,只觉喉间泛起松针清香,丹田处金丹光芒大盛——此峰果然是天地未分时便已凝成的道器。

二、茅庐初开:松火烹茶论劫波

清虚在峰腰寻得天然岩洞,以符水祭炼三日,洞门便化作隐现的云墙。他砍来峰顶古松枝干,编就八卦形篱门,又在门前开辟药田,播下从昆仑山带来的“九转还阳草”。每日卯时,他必在峰顶太极潭畔打坐,观想日月星辰在潭中倒影,渐至人峰合一之境。

入秋时分,山民们发现西台峰常有青光流转,却无人敢近。直到某日暴雨成灾,山洪冲毁了半山梯田,清虚踏剑而来,衣袖挥处,峰间乱石隐现八卦方位,竟将洪水引入暗河。“老仙长救命!”受灾的村正跪在剑下,清虚扶他起身,指了指腰间药囊:“明日起,可来峰上取‘忍冬藤’煎水,解寒湿之毒。”

从此,西台峰的石径上便多了往来的山民。清虚在岩洞前设下石案,白日为百姓诊病,夜晚则讲授《道德经》。他见山民多患咳疾,便教他们采峰巅的松萝、岩蜜,配制成膏;见孩童面黄肌瘦,便在药田旁辟出菜畦,种下耐旱的“云芨薯”——此薯埋入焦土即活,三月便能收成。

三、旱魃肆虐:玄功裂石引天泉

宣和五年,江南大旱,连灵山的千年古柏都枯死过半。清虚登上峰顶,只见西方天际悬着三团赤焰,正是“离火劫云”,知是下界妖魔趁天道失衡作祟。他取出青铜剑,在太极潭面画出七十二道水符,潭水竟化作青龙虚影,直扑劫云。

“雕虫小技!”劫云深处传来桀桀怪笑,赤焰分裂成万千火鸦,扑向村落。清虚急中生智,双掌按在峰顶“离火纹”上,运起“坎离交媾诀”,但见西台峰剧烈震颤,山体深处传来石破天惊之声——竟是他以仙力沟通地下暗河,在峰脚裂开七处泉眼。

“乡亲们,沿泉眼开渠!”清虚的声音传遍十里八乡。山民们扛着锄头赶来,见清泉从赤色岩壁涌出,竟带着丝丝寒气,浇在焦土上腾起白雾。更奇的是,随泉水流出的还有黑色碎石,清虚捡起来笑道:“此乃‘寒火石’,埋入田间可保三年不旱。”

月余后,旱情稍解,清虚却在深夜咳出血丝——他为引动地下灵脉,已耗损三成修为。村正带着全村老少登上西台峰,在太极潭前跪成八卦阵,百姓们的祈愿化作缕缕白烟,汇入他的丹田。“原来人间烟火,才是最上乘的聚灵阵。”清虚闭目浅笑,只觉峰顶古松的年轮里,竟悄悄刻下了山民们的心跳声。

四、金阙降诏:紫微天网锁仙踪

靖康元年,汴京陷落的消息传来时,清虚正在峰巅观星。忽见长庚星逆走,北斗七星连线竟成“锁仙”之象,心知天庭终于察觉了他的行踪。三日后,九位金甲天将踏剑而来,为首者手持玉帝金册,声如滚雷:“清虚真人私离紫府,滞留人间十有七载,着即卸去仙籍,回天听勘!”

山民们闻讯而至,将西台峰围得水泄不通。年逾八旬的村正颤巍巍捧出一坛清泉:“仙长救了我们十七年,这是用您教的法子酿的‘松泉露’,求天兵老爷容他多留几日。”天将冷笑:“人间蝼蚁,敢阻天条?”挥剑便要劈开人墙。

清虚突然 ,青铜剑横在胸前:“要拿我,先过此剑。”他转身对百姓们说:“诸位且退,莫要伤了性命。”却在眨眼间以“移形换影”之术,将全村老少都送入了峰内岩洞,自己则独坐峰顶,静待天网降临。

五、峰战九阙:剑气冲霄裂斗牛

紫微天网笼罩西台峰时,清虚正以剑指在太极潭面画符。七十二道水龙腾空而起,与天兵的“火尖枪”相撞,激起漫天虹光。为首天将祭起“斩仙飞刀”,寒光闪过处,峰顶古松竟被齐根斩断——却见断松突然化作青烟,绕着清虚结成护仙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网应声而碎,却激怒了三十三重天外的昊天上帝。雷部正神亲自降临,九道天雷劈落,将峰顶平台轰出焦黑裂痕。清虚见山民们的岩洞方向传来震动,心下一横,竟以金丹为引,与西台峰签订“血峰契约”——从此,他的仙魂与峰体共生,生则同生,毁则同毁。

六、化石成圣:丹心碎处化灵根

当第十七道天雷劈下时,清虚的青衫已破烂如蝶翼,青铜剑断作三截。他望着岩洞口颤抖的百姓,忽然笑了:“原来我修了千年的‘清净无为’,竟不如这人间一顾。”说罢,将断剑插入太极潭,双掌按在峰顶“离火之心”上,仙体开始如琉璃般碎裂。

“仙长!”村正的孙子哭喊着扑过来,却见清虚的身影渐渐融入峰体,最终化作一尊盘腿而坐的石像,左手结“拈花式”,右手握半柄断剑,剑尖直指北斗。石像落成的瞬间,太极潭水突然沸腾,飞出九只青鸾虚影,绕峰三匝后,没入石像的眉心间。

天兵们见仙凡契约已成,知道再难动摇西台峰,只得悻悻回天。临行前,雷部正神望着石像叹道:“痴儿,你这一坐,便是永镇九幽,再无转世轮回。”却不知,石像的掌心已化作新的泉眼,四季涌流的清泉里,隐隐可见金丹碎末——那是清虚留给百姓的最后护佑。

七、苔痕剑影:千年风雨刻道纹

元代至正年间,西台峰下的村落遭遇瘟疫,百姓们抱着石像的断剑痛哭,忽见石像掌心清泉中浮出金色药渣,按方煎服后,疫病立消;明代万历年间,倭寇犯境,欲炸毁西台峰取“离火石”铸炮,却在举火时看见石像眼中喷出青鸾火焰,吓得连夜遁逃;清代乾隆年间,有道士在峰顶发现《西台秘录》,字迹竟随松针生长而变化,记载的正是清虚与峰体共生的“人峰合一”之术。

近代抗战时期,一支游击队在西台峰隐蔽,日军轰炸机来袭时,石像突然发出青光,将炸弹引向无人区。游击队员后来在石像背后发现一行小字:“护民者,天必护之。”字迹已漫漶不清,却在月光下隐隐发光。

八、云海潮音:丹书万卷付松风

霜降,灵山景区的悬空玻璃栈道上,年轻的讲解员小林正指着远处的三棱形巨峰:“那就是西台峰,海拔1552米,岩体富含赤铁矿,所以呈现丹红色。不过当地老人都说,这是清虚仙人的金丹血魄染成的……”

游客们隔着云雾眺望,只见峰顶石像果然如仙人打坐,膝头还斜倚着半柄“剑形奇石”。忽然,山风大作,竟将云雾吹成青鸾形状,绕峰三圈后才散。有游客惊呼:“快看!石像的手指在动!”

小林笑着解释:“这是‘西台松涛’的奇观,峰顶古松被山风吹动时,阴影投在石像上,就像仙人在掐诀。”说话间,一位采药人从石径走来,背着的竹篓里装着新鲜的“还阳草”——正是清虚当年种下的仙药,如今已漫山遍野。

喜欢大话灵山请大家收藏:()大话灵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