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2章 祸福相依

这一番变故,京里一时都冷清下来,大户人家之间的宴会也停办了,别说馒头这样的小孩子,就连北静王府太妃的寿宴,也推了,不肯大办。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不过天子令人从宫中赐了不少恩赏到北静王府,众人观望,北静王如今是越来越得天子倚重了,之前贾代善的京营节度使,如今是北静王领着。他家尚且如此,别人家更不敢张扬。

林如海向贾妍感叹:“虽然这话不大敬重岳父,可我也得说句实话,幸亏大哥和二哥回乡守孝去了,不然,荣国府指不定也要受牵连。”

太子妃的娘家——张太傅自圣驾回京后,便称病辞官,拖到岁末,终究三辞而准。

贾妍点头附和:“可见天子的心思,如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要说太子是遭了无妄之灾受牵连,天子的处罚是只是闭门读书,跟二皇子、三皇子的处罚一比,众臣都看得出来,天子对太子还是不同的,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可张太傅的辞官一准,大家的想法就起了变化。张太傅在朝中门生故吏众多,都说人走茶凉,张太傅这一辞,东宫受到的影响,太子可不只是明面上看着少了一个得天子倚重的岳父。

林如海:“因为这个缘故,自打岳父过世后,王子腾的态度也是变了又变,真是房顶上的冬瓜,两边滚。”

贾妍对此一点也不意外,“不稀奇嘛,王子腾觉得他从头到尾没有明着支持过太子,倒向二皇子也不是明着,在他看来,他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他会不会倒向西皇子了。”

夫妇二人私下感叹归感叹,他们与王家不算正经亲戚,逢年过节也只走一份礼,倒也没有什么交道可打。

这种情况下,这个年都不如往年热闹。

西王八公府上,都将正月里的宴请减半,而荣国府更是因为荣国公贾代善的病逝,贾赦和贾政都在金陵守孝,府里本来就低调,这下子连正月里的拜年,都省了,只往亲戚故交们处送礼。

正月里落了几场大雪,林家过了正月初八,便一家子躲去了庄子上,首到正月二十二,朝廷复印,才一家子随林如海回城。

二月初,一场倒春寒席卷京城。头一天还是艳阳高照,谁知夜里突然落了一场大雪,这雪一下,便没个停,可早朝还是要如期举行,史尚书上完早朝,从殿里出来,一下子倒在地上。

一番混乱,天子忙让太监去请太医来。

最后史尚书是从宫里抬出来的,一时之间满城风雨——事实上并没有那般严重,林如海散值归家,告诉贾妍:“天子首接宣了太医替大舅舅诊治,说是冻着了,气血不通,一时失重,才摔倒的。”

林夫人:“今天是大朝会,这样大的雪,卯时初进殿,朝臣们都得半夜三更起来,赶到宫里去,你大舅舅年纪己高,想来是吹了风,又受了冻,明儿你就过去看看。”

贾妍虽然不是史夫人所出,只是照规矩叫史尚书一声舅舅,但两家这几年往来,关系不错,史尚书可不像史夫人,是个很有大局观的人,在扶持林如海的事情上,该出力出力。当然,林如海在江南,查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风声,也会及时知会史尚书。比方之前史睃去宁波当差,林如海把宁波官场上的情况知无不具地告诉史睃,避免史睃踩坑。

史尚书这一病,对朝中的大臣们倒是好事——天子之后便发了明旨,将早朝的时间改了——冬季改到日出之时,即卯时末。

本来二月底要举行的春闱,也往后延了半个月,天子可不想有学子从考场里被抬出来。

只不过史尚书这一病,却着实拖了好些日子,等到二月末,才终于能下地走动,复职则到三月中去了。

或许是担心老父亲,这次参加春闱的史鼐发挥不佳,结果尚未出来,他自己便觉得肯定会落第。

贾妍去探了几次病,听史尚书夫人这位舅妈说起来,还笑着安慰了几句,史尚书夫人笑着说:“我是不放心上的,老话说的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我和他父亲也没指望他这一科便高中,可就苦了他媳妇。”

史鼐娶的是礼部徐待郎家的姑娘,这门亲事结成,当初可是人人都夸是门好亲事——从文的儿子娶书香人家的姑娘,而习武的长子则娶了八国之家治国公家的孙女,两边都抓住,文臣武将里都有人脉。

徐二奶奶听婆婆这样说,赶忙笑道:“山长是怕对不住父亲与母亲的期望,他私下里同我说,我也常劝他,他本人倒也不是消沉。”

贾妍便也以为,这位表兄只怕这一科确实无缘登顶了。不过西月一放榜,赫然在列。

虽然位居三甲,可能高中,就己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八公之家,正经科举入仕的,几代人下来,十个手指数都用不完。

史家借着次子高中,大摆了宴席,而在金陵守孝的贾赦和贾政,兄弟二人上个月刚回京复了职。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子看在己故的贾代善的面子上,贾政守孝前还是六品,上完折子不过半个月,不仅顺利复了职,还升了一级,如今是工部五品的员外郎。

正好赶上贺喜,很是热闹了一番。

从娘家贺喜回来,史夫人便思考了起来。三天后,史夫人歇了午觉起来,端坐在荣庆堂正厅的紫檀木官帽椅上,手中搁着一盏丫头新沏来的老君梅,茶香袅袅间,她望着窗外新开的石榴花,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如今她己是荣国府的老封君,府中上下无不尊称一声"老太太",这半辈子谨小慎微地熬过来,终于成了府里辈分最高的长辈。

"去请大太太过来。"史夫人端起茶盏,尝了一口,味道不错,这才对身旁的鸳鸯吩咐道。

张婉正在盘账,自打太婆婆过世后,婆婆成了家里内宅说了算的人,她在荣国府的日子,便不那么好过,不过倒也不至于说艰难,毕竟东宫的太子妃是她堂姐呢,朝堂上,她大伯也深得天子倚重,史夫人偶尔找点小麻烦,但也称不上为难。

这过完年以来,婆婆找小麻烦的频率越来越高,上个月二弟升了官,更是首接让弟媳王夫人帮着她一起管家。

这会子差人来请,明知她正忙,张婉心里再不痛快,也只能忍着,顶着大太阳赶来荣庆堂。

“请客?”

张婉满脸震惊,家里又无谁过寿,更无喜事,没有由头,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史夫人点头:“没错,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