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60章 薛家拜贴

时间如流水,转眼到了清明,林如海特意请了三天假,带上贾妍,陪着林夫人,回姑苏扫了墓。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与离开姑苏时不同,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姑苏城中宅子里的玉兰开的正明媚,大朵大朵的花儿绽放,令人心情莫名就灿烂起来。

乡下就更是一片新绿,到处都透着勃勃生机,田里间农人正忙着插秧,孩童们牵着水牛,童声呼朋唤友,林夫人笑着对儿媳妇说:“头一回觉得,清明是个明朗的日子。”

扫完墓,在庄子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林夫人就动身回京了。

恰好江宁织造要送一批丝绸进京,便与织造司的船一道,如此一来,安全也完全不担心。

他们才在姑苏送走林夫人,回到宁东没几天,不想就有人上门送拜帖。

林如海和贾妍正在讨论家中院子的花木采购布置,自打去年准备接程老太太来玩,夫妇二人商量,贾赦又接了监管的差事,便在官邸后头的一条街上租了一处三进的院子,带小跨院,如此一来,他们夫妇住正院,东边跨院头一进接待客人,后头两进给贾赦住。当时只简单布置了一番,毕竟深秋了,不好大兴土木,如今春暖花开,院子里的草木倒是可以重新栽种。

贾妍纳闷:“谁会来拜访我们?”

林如海接了帖子一看,说:“很意外的一家人,只怕你也猜不到。”

贾妍:“你一点提示都不给,我怎么猜的到?”

林如海笑道:“金陵来的,不是正经的姻亲。”

贾妍一想,那还能有谁:“不应该啊,杨大人在任上,这不年不节的,不好告假来玩吧?要是蕙姐姐,帖子也应该是递给我的。”

林如海摇头:“再猜一猜?”

贾妍:“不是正经姻亲,甄家与林家自然不算,难道是甄家大爷?还是婷妹妹的未婚夫?”

林如海还是摇头,笑着揭了谜底:“是薛家大爷。”

贾妍先是意外,随即纳闷:“他怎么想着要来拜访夫君呢?你又不是在金陵做官。”

林如海笑道:“你忘了,河道修理一事,薛家也捧场,捐了银子。想必当初只是看在贾家与王家的面子上,才出钱,如今则是看西皇子与北静王都来过了。如今大哥又得令,负责监管河道修理一事,只怕是想来做生意了。”

贾妍:“他们想在河道上加大投资?”

林如海摇头:“只怕是盯着河道上的银子来的,修理河道的头一阶段工程,这个月月底就结束了。再开工,要等到九月秋收完成之后。这头一阶段采买了多少米粮,只怕他们都心中有数了。光是买粮卖粮,薛家在金陵可是最大的粮商,他们又不缺货源,这一倒腾,就能赚不少银子不说,还能赚个名声,跟我们和贾家拉近关系是假,第二阶段工程结束,河道竣工,到时只怕也会派一个皇子来,或者北静王来,主持河道完工仪典,借机与皇子或郡王搭上关系,才是真的。”

贾妍:“我说呢,为什么薛姨妈这么热情。”

林如海没太听懂:“谁是薛姨妈?”

贾妍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忙描补:“薛大奶奶不是二嫂子的亲妹子嘛,上次听她说,膝下己经有个两岁的男孩儿,我想着,人家有儿子了,我们也不是正经的亲戚,叫什么都不太合适,要是我们有孩子了,得让孩子依着珠哥儿,叫人一声姨妈吧?”

林如海点头:“这倒也是。”

贾妍:“那夫君明知他们的打算,见还是不见?”

林如海看着随贴子附上的礼单:“见,薛家的打算,我们不掺和,但看在二哥的面子上,薛大爷怎么也是二哥的妹夫,我们首接不见,回头说不定在他夫人面前报怨,二嫂子的性子,你不是说了,是个天真烂漫的,到时因此给我们记上一笔,倒无所谓,让二哥难做人,倒是不好了。”

贾妍想了想,说:“还真是的。太太在金陵请客,都请了薛姨妈,薛家头一回上门拜访,那就辛苦夫君,还是见一见吧。”

不想传话的嬷嬷一会儿回来,却是好几个人跟着。

原来薛家送了拜礼,嬷嬷捧了礼单,贾妍一看,笑道:“哟,薛家可真大方,这头朝上门,就送这么重的礼。可见薛家是真的富啊。”

林如海过来一看礼单,也笑了:“可不是。他家不是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话儿,亏得你一定要劝老太太带着大哥他们回金陵,不然只怕宁荣二府那句传言,外头也要当真了。”

程老太太带着史夫人和贾敬贾赦回金陵后,贾敬守孝,不便宴客,程老太太却是好光明正大请客人的,金陵地界上,老熟人本就多,她让孙子与侄孙子大肆整顿金陵族人,外界一看,宁荣二府可不是会纵容族人的,那犯了法惹了事的,该送官送官,于是外头老百姓也知道,原来宁荣二府和金陵的贾家早就分了宗,不是一支了,各管各的。金陵的贾家族人借势干坏事的,也毫不留情。原来传言“白玉为堂金做马”的宁荣二府,那是贾家族人故意弄出来的,是想借宁荣二府的名头。大家以后可别信了,人家宁荣二府可不认。

如今宁荣二府在金陵的名声好起来了,史夫人一看婆婆这阵仗,忙给京里的兄长史尚书去了封家书,史尚书听说史家被人传言“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气的大发雷霆,史家这一支全都进京了,在金陵哪有自己家的人,当即派了小儿子和族里的堂兄弟,回了金陵来,发现还真有人借着他的名头生事,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快刀斩乱麻,史尚书的手段可比宁荣二府都狠多了。

史夫人为此一阵后怕,但过后又觉得,老太太和兄长都未免太大惊小怪了。甄家在江南,那都隐隐是江南王了,娘家婆家却这样小心翼翼的,送上门的好处都不拿,亏大发了。

薛家送的东西,名贵却不俗气,药材八珍:人参、灵芝、雪莲、鹿茸……一共八样,一个锦盒装着,打开来,恰似一朵莲花状,分别包装盛放,看着十分有心。

另一个匣子,则是文房雅物:碧绿通透的羊脂玉雕的山羊镇纸一对,芙蓉玉雕的远山笔架一个。这二物加在一起,想必价值千金。

贾妍如今己见过林家许多传家宝物,一眼便看出,这玉都不是普通的石料,感叹:“他们也不怕白送了。”

林如海笑道:“我能经手的,也不过是河道粮食上的采买,便是这一事不成,他们还能从大哥那里入手,即便还是不成,可大家亲戚连着亲戚,便是拐着弯,有来有往,就能熟起来,到时真要在皇子或郡王面前献殷勤,又不损我们的利益,也不碍政事,我必定也不会拦着。”

贾妍哎哟一声:“这是早就盘算过了,怎么他们薛家都亏不着。我说呢,薛家几代经商,断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怎么会明知你的行事,还要来送礼。原来是人家早就算定了,这礼不会亏本。”

林如海:“可我们不能收。这太贵重了。”

贾妍:“当然。不然岂不是以后都要跟薛家扯不清了。自然是要还回去的。我还会书手一封,寄给二嫂子,大家是拐着弯的亲戚,能帮的我们可以帮一帮,但要拿着礼来行贿,可没有这样害人的道理。要是别人靠夫君你收受贿赂,岂不是我们一家子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