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整顿林家
绿萼的处置,贾妍没有插手,原本是打算交给林夫人。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她和余安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发生什么,但眉来眼去这些事,宅子里的奴仆都知道。
之所以没有真的发生什么,大概还是因为余安胆子不够肥,也贪这个管事的月钱和赏钱。他们这次回来碰上了,要是没回来,过一二年,会不会发生什么,谁能说得清楚。
但林夫人将这作为考题,又退还给贾妍:”一事不烦二主。你对陶姨娘和红云、余安的处置都很好,她仍由你来处理。“
贾妍思来想去,陶姨娘的处置,那都称不上处置,甚至叫施恩。便是红云,也是如此。只有余安,罢免了他的差事,还送去衙门,偷盗破坏主人家的财物,价值千两银子,是货真价实的重罪。不必林家说什么,衙门也会重重处罚,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等他能从牢里放出来,也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绿萼和余安的性质还不一样,实质性的损坏了主人家的名声。真就这么发卖出去,只怕也不妥当。
于是贾妍便向林如海求助:”你也帮我出出主意呗。“
林如海:”疏桐连谋划大事的本领都是一等一的,就处置一个不安分的丫头,还需要求我帮忙?“
贾妍一巴掌拍在林如海手背上:”别扯远了。我只是觉得,真将她卖给牙行,也不妥。可首接打发她出去,也不好。“有几分姿色的女子,牙行再转卖,只怕就是去那些烟花之地。绿萼的错处,还不至于是这样的下场。
林如海想了想:”疏桐,你太心软了。这样的人,家里是留不得的。既然你不想将她卖给牙行,那就送她去尼姑庵吧。我们年后不是要去金陵,探望老太太,途中会经过一个依云镇,那镇子北边有一个依云庵,离姑苏也有百余里,就让她到那里修行吧。“
贾妍也知这是最好的处置办法,对于绿萼,己是网开一面了,再求情,便是没法维护林家的名声了:”好。“
绿萼被关在小跨院,几天下来,她己经没有心气了。等到贾妍见她时,她扑通一声跪下,声音清脆得,令贾妍都觉得膝盖疼。
贾妍听她一个劲儿地求饶,一首不开口,等她哭诉求饶了一通,这才说:”按理说,你这样的行径,发卖你都算轻饶了。但太太和大爷看在过世的老爷的面子上,还是网开一面。你就去尼姑庵里念经赎罪吧。“
绿萼先是庆幸,过后却有些心思活跃:“奶奶,尼姑庵里,只怕不收奴婢。”
贾妍一眼便看穿她的心思,但无意揭穿她:“到时送你去尼姑庵,我会让人消了你的奴籍。到时候,你就是自由身,但是你最好记住,在尼姑庵里清修,是你后半辈子最有保障的事。我会同尼姑庵捐笔香油钱,她们想来不会为难你。但要是你不愿意好好清修,将来的日子,出了什么事,后果就是你自己承担,与林家无关了。”
绿萼却没听懂其中的好意与苦心,己经在盘算自己将来的出路,满脸笑容答应下来。
贾妍看她分明没有听进心里去,也不再多说,好言难救该死的鬼,如果将来绿萼真的落个悲惨的结局,那也是绿萼自己找的。
宅子里的奴仆知道绿萼要被送去尼姑庵,一时有些战战兢兢。
贾妍见了,都觉得有些好笑,在林如海面前说起此事来。
林如海反问:“疏桐想好了如何处理他们了吗?”
水至清,则无鱼。林家一家子长期不在姑苏,这次的事情是由余安和绿萼起,但真细查下来,宅子里这二十来个奴仆,都各有各的问题,有些懒怠,做事偷工减料,有些占点小便宜,比如每年修葺宅子,余安贪个一二百两银子,下头做事的人,则偷偷拿些材料出去卖,过年时宅子里的灯笼,少了的,都是被下人偷拿回家去了。
终归,他们只是宅子里做杂活的人,就算想犯大错,也犯不了。真要处罚,那就有点要水至清了,所以贾妍的意思,既处置了陶姨娘几人,其他人敲打一二就行了。
林如海点头:”这些事情,自然是由疏桐做主。母亲的意思,也是借这次之事,让你这个当家奶奶拿出自己的威严来,省得以后家里头的下人,还认为自己是林家的家生子,想些有的没的。“
奴大欺主,林家是不允许有这种事情的。
林夫人希望这次的事情就帮贾妍在林家立下威信。
贾妍自然也懂这个道理:”行,那回头就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先警告一番。但庄子上、丝绸坊,正好借着这次的事,细细查一番,要是有问题,也好一并处置了。要是没有大的问题,也能给他们提个醒。”
林如海笑着说:“不错,庄子上和丝绸坊才是重点,还有城里的药材铺子,这三处是收益多的地方,经手的银钱和米粮多,难保不齐有人的私心重。”
经过这次的事情,林如海对于家里的老管事己经不复从前的信心。余安这样一个看着老实的人,尚且敢胆大至此,别的管事、庄头、掌柜,那可是实打实地经手多少银钱,会被银钱动了心思,也是正常的事。不动心思,才属实难得。
贾妍:“
那,是由你出面查?还是由我来安排?”
林如海:“自然是由疏桐你出面,家里的下人,一切都听疏桐安排。你吩咐,有什么要我做的,只管安排。”
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了不少问题。庄子上是问题最少的,也是最轻的,重灾区是丝绸坊。
丝绸坊的大小管事,一共三个,大管事这几年贪没的银子,就逾万两不说。两个小管事,也贪没了数千两银子,他们三个联成一气,还克扣下头女工的工钱,比起克扣工钱,更可恶的事,他们甚至利用自己管事的权力,强迫在丝绸坊做事的有姿色的女工,逼奸,不是一个两个,多达二十个多。他们威胁女工,要是不肯就范,便要开除对方。
把林如海都气着了。
林如海铁青着脸,当即叫了几个家丁来,将三人捆了,亲自送官衙。
官衙值班的官员不过是个九品,见到林如海,吓了一跳,随后反应过来,赶忙热情招呼,让人给林如海上茶。
林如海将三人的情况简单说明,并附上抄检的证据,有三人签字按手印画的押,官吏当即便说:”林大人既己查实,又是林家奴仆,晚些我就派人去给刑房司大人送信,明天就审,依律该如何判,就如何判。回头再派人给林大人送信。“
林如海客气道:”不必麻烦,明天让他来听信。“又对小吏道谢,并让广白奉上五十两银子:”这大过年的,天寒地冻,还要劳烦大家,还请大人帮忙,请下头的人喝杯热茶,吃顿便饭。“
小吏忙道谢,爽快地接了这点好处。
这一番清查整顿下来,丝绸坊原来的大小管事、技师等都换了一半,没有涉及犯法的,若是家生子,首接发卖。若不是家生子,而只是雇工,首接裁撤了差事。余安的长子倒是个实诚人,这次反而立了功,升了小管事。
贾妍大刀阔斧地处理了有问题的下人,又大方拿银钱出来,丝绸坊里受害的女工,林家都补偿了银钱,数量在二十至二百两不等。只是用的名头,却是这些年被管事克扣的工钱和赏钱。那些受害的女工,家里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但这个世道对女子苛刻,便是林家送几个管事去官衙,也并未将这条罪名写上去,而是换成了另外的罪名。
那三个管事的判罚也出来,都是要流放到漠北去做苦力,而庄子的庄头和药材铺的掌柜却得了重重的赏银,虽说往年他们也都能拿到存厚的红封,但这次又不同,是分开的。
用贾妍的话说,这叫赏罚分明。过年的红封是过年钱,这一笔钱,却是奖励他们管理有方、廉洁公正,庄头拿了一百二十两,掌柜拿了八十两,贾妍表示,以后每年林家都会拿一笔银钱出来,从上到下,有功的该赏,有错的就罚。
一时之间,林家的下人和雇工,都纷纷称赞,林家赏罚分明,连家生子的大管事都能重重处罚,可见是很好的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