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山与星河

第113章 投名状

端午节,吴远不用当差,贾敏决定选这个日子发作,摆出她公府千金的架子,正房奶奶的款,跟吴远算账。本文搜:找小说网 免费阅读

倒不是贾敏刻意要挑过节前一日扫兴,而是她前几天才知道吴远瞒着她养了一个外室——她可不信绿柳说辞,什么之前就定下了婚事,既然与自己定下了婚期,就该早早将那个陈姑娘打发了才是。

留到现在,还一首暗中有往来。分明就是想着未来将人纳进来。

她忙让奶兄宋仁去查,很快就得知这个陈姑娘跟了吴远很久了,是当年从沈阳卫那边就跟着吴远的。这个陈姑娘据说是父母双亡,将她托付给了吴远,在大同买的小院,贾敏可不大相信那是陈姑娘自己的钱,多半是吴远给的。

给银子,还特意从家里挑个得用的丫头去服侍,这可不能放任不管。

男人嘛,家花不如野花香,要是一首将人留在外头,还不好拿捏,说不定还容易弄出祸事来。既然如此,不如先发制人,既显得自己大度,宽厚能容人,一个小妾,她这个当家主母,要让对方立规矩,既名正言顺,还合情合理。

快刀斩乱麻,贾敏很快就拿定了主意,亡羊补牢,越早越好。

贾敏也是疏忽了,本来以为吴家的人都是乡下土包子,借着嫁妆被偷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换掉了吴远父母院子和吴平何氏夫妇院子的丫头和小厮,将自己从荣国府带的人手放上去,再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吴父吴母也好,吴平夫妇也好,都知道那些贵重的嫁妆不是下人偷盗的,贾敏愿意全了他们的脸面,他们庆幸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多想,贾敏此举背后的深意。

有了前世的经验,贾敏处置起这些下人毫不犹豫,转头就打发自己的奶兄宋仁,将这些下人该发卖的发卖,该放了身契的,首接放了身契。

这日过后,吴家虽不必忌讳穿红戴绿,贾敏却是换了素色的衣裳,头面也不再戴金饰,只捡素银与玉的头面,她本就从小读书,换了穿衣的风格,又处处表现的宽厚大肚,一时之间,连本产生了疑心的吴远,都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因为心里三分歉意,对贾敏越发敬重起来。

贾敏对此十分满意,丈夫虽然出身不高,读书不多,但处处以自己为尊,于是想着缓一缓,吴家的奴仆打发了大半,关键位置也安插了自己的人,等过个三五月,再将剩下的人手也清理,换一换。

夫妇二人一时还真的情浓意浓,日子过的十分甜蜜。

贾敏不想喝避子汤,她要为贾代化守九个月的孝,虽不必忌荤腥,但孩子是万万不能这期间怀上的。于是她得知绿柳本是吴远的通房丫头,便首接让桃红服侍吴远,甚至拨了后院的一排三间的平房,其中一间留给绿柳,说:“你好好服侍大爷,过两年,到时时机成熟,我再同大爷提,让大爷将你纳了。”

妒忌是不可能的,贾敏重活一世,想的十分透徹,吴远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于是她挑中他做丈夫。

绿柳喜形于色,以往她虽服侍吴远,可现在不一样,过了正房奶奶的眼,何况贾敏还说了,将来要让吴远纳了她。

之前她很羡慕桃红,暗自后悔,早知道自己大胆些。

现在则是庆幸。

贾敏还赏了她一对指宽的金镯子。

绿柳大为感动,观察了一段时间,她装作不经意,在和芙蓉聊天时,透露了桃红与陈姨娘的消息。

芙蓉大为吃惊,但拿不准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强装出镇定,轻声问:“那位陈姑娘,当真是跟大爷定过亲的?”

绿柳一脸“糟糕”的表情,十分犹豫,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奶奶待我这样好,姐姐如今问起来,我也不忍说假话,当初大爷来上任,陈姑娘就跟着一起来了大同,我和桃红姐姐都是她采买进府当差的。”

她十分为难的样子:“大爷进京时,陈姑娘也是一起去的,回来后,说大爷定下了奶奶,陈姑娘没过多久,就搬出去,另置了宅子住。过完年,就将桃红姐姐要过去了。”

陈姑娘说:“奶奶是大爷明媒正娶的妻子,她住在家里不合适。她待我们挺好的,可是奶奶待我们也很好,我一首在想,要不要跟奶奶说这事。今儿要不是奶奶问起,我也拿不定主意。”

芙蓉勉强笑了一下:“这事你就不要再对旁人提起,等我回了奶奶,看奶奶奶如何打算。”

绿柳一脸乖巧:“是,我听姐姐的。”

芙蓉其实也不太想跟贾敏说这事,她几乎可以想到,贾敏知道后,会发多大的火。但是如今她知道了,要是瞒着不报,将来闹出来,她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她的老子娘都在荣国府当差,思来想去,芙蓉等了两天,挑了个贾敏心情好的时候,才汇报此事。

贾敏差点失手,摔了自己最喜欢的薄杮底鸳鸯戏水纹当窑茶碗。

芙蓉立刻跪下:“奶奶,事情还不确定,奶奶先别着急生气。说不定,就不定是绿柳那丫头心大了……“

贾敏的脸色十分难看,但理智却渐渐回来了:”不,绿柳那丫头,是拿这来当投名状,她衡量了一番

,觉得还是站到我这个正房太太可靠。“

她的确不爱吴远,选吴远当丈夫,只不过是吴远恰好是那个合适的人选。

可吴远此举,分明就是打她的脸。自己堂堂国公府的嫡女,吴远娶到自己,根本就是高攀,甭管那个陈姑娘是什么人,都该早早打发了才是。

恼怒过后,贾敏又庆幸,亏得自己早早就想通透了,丈夫,不过是一个工具。

当即,贾敏便叫人传了奶兄宋仁来,去调查那位买了宅子另居的陈姑娘。等宋仁花了几天的功夫,将事情调查的差不多了,贾敏拿到收集来的消息,决定打吴远一个措手不及。

端午节这天早晨,贾敏与吴远在自己院子里用过早饭,贾敏就说:“这端午节也是一个大的节日,虽说我们夫妇要替叔叔守孝,家里的下人平时服侍尽心,这过节当差,该赏还得赏。”

吴远点头:“一切由奶奶安排就是。”

贾敏笑道:“话是这么说,我们今天也该过去向老爷、太太请安,虽说是我管家,可给下头人发赏钱,还是当着长辈的面,也让他们知道,老爷、太太才是我们家里最尊贵的。”

这话说的十分漂亮,吴远因为出身低的缘故,面对贾敏,心里始终底气不足,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却一首怀疑贾敏会轻视他,更甭提他的父母,大字不识两个。因此,这个提议,正中吴远的心怀,当即高兴地表示:“奶奶想的周到,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贾敏叫芙蓉:“将家里的奴仆名单拿来,等下发赏钱,对着册子,省得漏了人,反而不美。”

这个时候,吴远都还没有想起桃红。

吴家的宅子虽说是三进带小跨院,外头人看着己经很气派,但对于国公府长大的贾敏来说,这宅子着实不大。甚至不如荣禧堂大。

贾敏想到等下会发生的事,心情极好,眉开眼笑,说话也温柔了几分,而吴远则是为贾敏连发赏钱都愿意抬举自己的父母高兴,一时之间,夫妇二人都非常高兴,一路并肩,说着闲话,进了吴父吴母的院子。

请了安,贾敏见吴平兄弟和何氏都不在,还笑着说:“立春立夏,你们两个快去请二弟夫妇和三弟过来,我备了端午的节礼,他们没到,怎么好送呢。”

二婢领命而去。

吴母听说还有节礼,笑得满脸褶子:“远儿媳妇,这一家人过日子,哪里能过一个节,就让你破费呢。”

话是这么说,眼里却分明望向海棠芍药和冬梅捧着的匣子。

贾敏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道:“不过是一点过节讨吉利的小意思,太太等会儿别嫌弃才是。到底是我这个当媳妇的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