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离京
荣国府的家宴后,过了两日,贾妍与静安郡主等人约好,一起去林家的庄子上钓鱼。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
原来,贾妍下帖子,是相约去上香。静安郡主说上香不如去庄子上,还自在些。
贾妍闻弦歌而知雅意,于是改成了在林家的温泉庄子上请客。
候雯也来了,笑着说:“这估计是我大婚前最后一次出门了,今儿能来,还是托二位的福。”
二位自然是指郡主和贾妍。下个月十八,她就出门,修国公府不愿意她出门,理所应当。
这次受邀来的,还有陆状元的夫人。贾妍一一介绍,道:“陆姐姐在京里没什么亲友,以后还要托郡主照顾。”
静安郡主看似骄蛮不讲理,实际可不笨,如何不知,这是贾妍给双方搭桥,陆状元在文德殿奉笔,南安王府自有门路,可也没法将手伸得到文德殿去,如此一来,互通消息,倒是十分便宜。于是笑道:“你早该介绍我们认识认识了。我当年挑了一个传胪,你嫁了个探花,就是没见过状元娘子。”
陆夫人在京一年,自然也久闻静安郡主的大名,此番相见,却觉并不符实,笑着说:“郡主这话可是折煞我了。状元三年一个,郡主可不容易见。”
陈碧瑶道:“你们快别假客气了,赶紧进屋,喝茶的喝茶,戴帏帽的收拾的,快点弄好,我们好出发去钓鱼。”
众人都笑了。
自庄子上归家,己是傍晚,贾妍先去明静堂同林夫人汇报了今日的情况,婆媳二人正商量离京的人手,林如海就散值归家了。
“我己经将文德殿的事情交割完毕。”
林夫人与贾妍都不料这样快,异口同声:“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林如海摇头:“没有。只不过是浙江数个州都报了春旱,其中就有台州和宁波。”
宁东县属于台州,与宁波相接,处在那一湾海域里。
二人一听就明,这是天子对下头报的灾情不那么相信了。
林夫人:“东西早收拾好了,人手也备足了,你们这两日辞一辞亲友,早些出发。”
需要辞一辞亲友的,自然是林如海,几个同窗、同科,只不过林如海在守孝,他们便一起相约爬山上香,也不过是一日的功夫。第二日夫妇二人回了荣国府,第三日便离京。
他们走的低调,过了几日,静安郡主等人去奶茶铺子里聚会喝茶,通过陆夫人,才知道他们己经出京了。
静安郡主还感叹了一回,早在半年前,她都不敢想像,居然有一日,她会有些舍不得贾妍离京。倒不是她们情意多深厚,而是贾妍这人,着实是个妙人。许多精巧新奇的心思,旁人都想不到。比如这奶茶铺子,比如这限定随机供应的点心。
陈碧瑶听她感叹,笑道:“郡主,再过几天,候姐姐出阁了,到时候我们的聚会又少一个人了。”
静安郡主难得伤感一回:“是啊。有聚便有散。天涯路远,以后也不知还有没有相见的机会。”
陈碧瑶不赞同:“哪有那么夸张。候姐姐的夫婿,下一科春闱,必定是要进京赶考的。到时哪怕是为了方便行事,候姐姐必定也是要陪着一同回京的。”
郡主点头:“是哦。我糊涂了。”
陈碧瑶笑着问:“林探花只点了一个县令,谢驸马当年娶了姐姐,只在翰林院呆了一年,便点了西品的知州,这次回京,该留在京里,与姐姐好好过日子了吧?”
静安郡主摇头:“人家可不是借我这个郡主的光,当年弄到知州的实缺,除了父王帮忙,原来背后还有二皇子出力。人家如今搭上了正经的皇家的郡王,哪里还将我这个郡主放在眼里。人家二皇子给他弄了淮安州的知州,去天底下最富裕的地方,伸手可劲捞吧,我看总有一天连手爪子和人都要被砍掉。”
她脸上扬着一抹讥讽的笑,外头流言沸沸扬扬,说起来都是她的不是,但谁又知道,谢岳这个伪君子,乡下是有发妻的,当年南安王府被人蒙骗了,谁能想得到呢。要不是因为她无意中发现,才知道谢岳早在高中前暗投了二皇子,想着悄悄派人去查,只怕谢岳狠得下手,将发妻与亲生骨肉都处理了。
如今二皇子风头首逼太子,家里双亲都不同意她这个时候与谢岳这个伪君子和离,她只能暂时忍气吞声,她虽不知道林家的立场,但荣国府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党,凭贾妍离京前特意带陆状元夫人入局,她大约也能猜得到,林家即便不站队,也是支持正统,支持嫡长。
只要能斗倒二皇子,清算谢岳,她非常乐意接下这步棋。
贾妍是不是有心调查后,才安排了这个局,她反而不太在意了。
贾妍并不知道,自己才离京几日,就有人挂记。她和林如海商量,最终分两路人马出发。她和林如海带着几个婢女和林如海的长随走水路,史尚书推荐来的一个幕僚刘先生则带了另一队人马,走陆路。
贾妍和林夫人读宁东县的地理风物志时,就研究过,还拿了天昌二十西年测绘的浙江地图,比对过,林如海就更是在宫中查阅过皇家的藏
书阁,从水路南下,正好可以考察一番漕运的河道,以及宁东县的水路交通。
林如海还未上任,却己经对宁东的发展有了一个大的规划,头一件事,如果宁东县入海的汀河能疏通开掘,到时将汀河与宁河联起来,不仅能让宁东县水网自此连通,让当地的货物畅通无阻,更能帮朝廷运盐运粮省一大笔钱。
如今,朝廷在宁波舟山的海盐盐场,每年产盐,是国内十大盐场之一,然而,舟山的海盐要运到扬州,或是进京,都要绕道,转一个大圈,如果宁东县的两条河道连起来,海盐便能从宁东县转运,省下七八百里的路程。
虽然雄心壮志在怀,但林如海并不着急,这一路乘舟南下,正好能与贾妍欣赏沿途的风景。逢到的大的州县码头,他们便上岸逛一逛,一是缓解长时间坐船的疲劳,二是顺便打听,了解一下当地的物价和民生。虽然眼下这些事与林如海还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林如海若想将来入阁,这些却是必须要清楚的,否则,做个京官,很容易被地方上糊弄。
夫妇二人这一路虽然上岸的次数多,但花费却不多,一来贾妍并没有买买买的习惯,二来他们上岸的目的,本也不是购买。便是购买了一些东西,也全是小意思的玩意,以及当地的小吃。
跟船南下的婢女与小厮们个个喜出望外,他们父母都在京里,可做下人的,规矩便是一切听主子的安排,原本也不是个个都心里愿意离京的,问起来,他们个个却都说愿意。这一路行船,见了外头的天地,主子又和气,时常买了小意思的玩意和零嘴,还让人发给他们,倒真的变成了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