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林如海升职
春闱的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照规矩,自然是入翰林院当一年差。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免费阅读而余下的人,想留在翰林院观政,则是要经过庶吉士的考核,今年庶吉士共取了十二名,加上一甲三人,一共十五人。
除了一甲三人,其他人只是庶吉士身份,并不授具体的职,只在翰林院当差,照七品的官,发放俸禄。
状元陆诚授六品的官职,榜眼黄衍与探花林如海则都是七品的编修。
同科,便是今后官场上的人脉,天然的盟友。
当然,这是在没有站队之前。
陆诚除了在翰林院当差,还被天子点了在文德殿奉笔。实际上,在文德殿奉笔,才是他的正经差事,翰林院这边,只是挂个名。
林如海与黄衍本来是在被安排做修书的工作。
谢掌院来问,会拨算盘的人举手,林如海没有多想,他确实会,便举了手。不想这日却是工部那头却来人,问翰林院这边借人。
林如海和另外一个会拨算盘的翰林稀里糊涂被带到了工部,一位工部郎中来问了他们,让他们现打了算盘演示,之后便给二人分了工作。
一堆的账本子堆到桌上,林如海看了两眼,见还有陆续送来的,只觉得眼皮子都控制不住跳了几下。
这一天,低头拨算珠子,抬眼看账本子,到傍晚散值时,只觉得右手手指都麻木了。
林如海只想着早点回家,晚上好好歇一觉。不想才走到门口,却撞见工部尚书史大人。
不错,正是史夫人的兄长。
对方虽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却是拐了弯的亲戚。贾妍不是史夫人所出,但却得叫史夫人一声”母亲“,从规矩上来讲,史尚书才是贾妍正经的舅舅。
林如海忙恭敬地问好。
史尚书问了一句:”你怎么在这?“听林如海说是被工部借来算账的,愣了一下,旋即说:”那正好,你随我来。我正差一个会打算盘的人。“
林如海很想说,我这己经帮了一天的忙,右手都快打的抽筋了。可心里也明白,这也是一个机会,说不定,这机会还是看在他是荣国府未来女婿的份上,才叫他的。
虽然不知道是要算什么账本子,既然史尚书开了口,林如海就乖乖听他的指挥,不仅跟着他走,还被分派,抱了几本账本子。
然后看到文德殿,林如海才意识到,这可能是来天子眼前算账了。
他的同科、状元陆诚也在,看见他,陆诚也愣了一下,随后才对他笑了一下,算是打招呼。
天子根本没看林如海,只问史尚书:”账本子抱来了?“
史尚书:”还领了两个来帮忙核算的。“
户部尚书周大人也在。
户部十几位官员也在这里算账。
林如海被安排去打算盘,核账目。分了一点心,听天子跟两个尚书大人谈话,才知道河南遭了灾,新州等几处的河堤决了口子。
难怪这天他核算的账本子,全是新州三年来的工程报账。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突然闻到一阵食物的香气,随后文德殿的太监怀安便来说:”陛下,饭菜送来了,是不是,叫诸位大人先用饭?“
天子当即准了。
御膳房准备的饭菜,自然不差,但也没有太过于精致,毕竟这是临时安排的。
林如海等小吏自然不敢细嚼慢咽,草草填饱肚子,又回殿中,继续工作。
这一忙,又是两个半时辰,殿中西角摆放的自鸣钟突然敲响,众官员本来算账都算得头晕脑胀,一下被钟声敲醒了。
片刻后,天子与两位尚书大人从旁边的偏殿出来。
天子叫了文德殿的大监怀安,安排众人下去歇觉。
文德殿虽比不得大朝会的明光殿大,但这边却是修葺得更精细,配了一定的房间,留给可能会在文德殿值夜的官员歇觉的地方。
林如海和陆诚自然是准备一起走的。
天子这才瞧见了,问:“我记得如海不是在翰林院那边做编修的?”
史尚书忙说:“工部算盘打的好的人不够,去翰林院借人,可巧,他擅长这个,被借了来。方才我回部里拿账本子,正好碰上他们散值,便把他拉来做苦力了。”
他说的坦荡,林如海算起来是他的外甥女婿,使唤自己人,名正言顺。
天子笑了:“是了,是了,他定的是代善的女儿,算起来,该叫你一声舅舅。”
林如海不好意思地笑了。
天子又问:“三年一春闱,能高中的,无一不是饱学之士,可会拨算盘的,着实不多,便是有,也是家中清贫,为了求学,一边做工,才学的。你父亲虽然官位不高,可从你曾高祖父这一辈起,怎么也算是累了几代的家资,你怎么会学打算盘的?”
林如海:“不敢瞒陛下。之前家父故去,母亲便病倒了。家中庶务,一时无人主持。臣寻思着,为母亲分担些庶务,也是尽孝,既要看各处报上来的账,还是自己会打算盘好。”
天子听了,连连点头:“难得你
有如此孝心。”上下打量林如海:“代善眼光好,早早定下来这么一位好女婿。”
两位尚书大人附和了一句。
天子又问了林如海几句关于河道与赈灾的问题,显而易见,这是在考他了。
林如海并不慌,他虽初涉官场,可对于朝廷六部之事,以及地方官员主政要管的事,都是有了解的。何况,他祖籍在姑苏,之前父亲病故,回姑苏守孝,不仅游历江南,了解民情,也刻意打听收集过江南各地的政事消息。
天子见他言之有物,虽不能细讲,却无空洞之言,点头说:“既然如此,他会打算盘,也会看账本子,回头献之你同翰林院说一声,这段时间,如海就暂时来文德殿当差。”
献之是史尚书的字。
史尚书应下。
殿中众官员都免不了悄悄打量林如海,这运气,可真好。
宫中备下的休息室,像林如海陆诚这样的七品小官,自然是不可能单独一人一间的。于是陆诚便是有话想说,也没好讲。二人也都累了,倒下床便睡着了。
三天后,工部与户部的账盘算完,林如海与陆诚都得了一天假。
林如海在家便睡了一天。
次日回翰林院当差,不想一进门,就见众人都望着他笑。
林如海莫名其妙,还是同科的赵起,悄悄来同他说:“你昨儿没来,文德殿的怀安大监亲自来传的旨,从今天起,你也和陆诚一样,去文德殿奉笔啦。”
赵起说的自然不是玩笑。
不过林如海想着,他到底不曾得到调令,便等到掌院大人来再说。
不多时,谢掌院来了,看见林如海己经到了,便首接来同他说了去文德殿当差一事:“你在翰林院也呆了几个月,之前庶吉士学习时,关于奉笔的规矩,都教过了,我看你是个稳妥的,放心去当差就是了。”
林如海:“是。多谢掌院大人。”
谢掌院笑笑:“真有什么不清楚,与陆晨多问问。你们既是同科,便当互相帮助。”
于是,林如海就这样,凭借自己会打算盘,在天子面前挂了号不算,还轻飘飘就领了文德殿奉笔一职。
这日散值回家,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便首接去明静堂,向林夫人说了此事。
林夫人喜出望外,林家祖上封侯,不仅领兵打仗,也是能谋会文的。之后便一首是走文的路子。林夫人自己也是出自耕读之家,因此,对于能去文德殿奉笔,有多重要,再清楚不过。
林夫人笑着说:“我的儿,早先你姑祖母说贾西姑娘在换庚帖后,常常恶梦不断。如今一想,说不定是真的呢。 这一年,你的运势极旺,春闱高中,更多的还是你的学问扎实。可这样的好事,却是运气的成分更大。说不定,贾三姑娘的八字,确实跟你更合衬。”
林如海并不信这一点。自己能去文德殿帮忙,完全是史尚书看在自己是荣国府未来女婿的份上,否则,只怕并不会叫自己去文德殿帮忙。不过自己母亲愿意信,也并无不妥。如此一来,将来贾妍嫁过来,婆媳相处起来,想来更容易和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