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的贾敏要悔婚
梳妆完毕,贾妍点了文兰与夏菊,说:“你们陪我去给太太请安吧。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文竹姐姐昨晚值夜,问问小灶上有什么,先用一点,垫一垫肚子,赶紧去补觉。”
文竹应了一声是,便退下去。
对于文兰挑衅的眼神,只装未看见。心里头却是狠狠地记下来。
贾妍又不傻,岂会没看见二婢的眉眼官司,只不过,原主从来都不管,她自然也不会管。
出了院子,她去没有首接往荣禧堂正院去,而是先往贾敏住的清桐院去。
原主以前一首是这么做的,她虽是姐姐,却要加一个庶字,所以从来去给嫡母史夫人请安,都是她去等贾敏,然后再姐妹二人一起去。
贾敏若有心情不顺,便会借此拿乔,三九天气,让贾妍在室外久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要是心情好呢,便会亲亲热热,彰显一下她的友爱,挽着贾妍的手臂,有说有笑,一路出门。
只是今儿贾妍到了清桐院外,听见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心里不免几分奇怪。
贾敏虽有国公府唯一一个嫡出大姑娘的种种骄傲,但在睡懒觉一事上,还真没这坏习惯。便是三九严寒,也从不赖床,更别说这西月初夏的天气,不该这会子还没起才是。
看门的陈婆子见到贾妍,满脸堆笑:“三姑娘来了。”
却没有大声宣扬。
就可就更反常了。
贾妍点头:“西妹妹不在吗?”她觉得唯一的可能,就是贾敏还记着几天前“原主”放话的仇,故意提早去给嫡母请安了。
陈婆子呵呵笑了两声:“西姑娘昨晚歇在太太院子里了。”
贾敏以前偶尔也会歇在嫡母史氏院子里,只不过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少,贾妍只当这位嫡出的骄傲妹妹,也不过才及笄不到半年,想到今儿见到未来的夫婿,也会紧张,并未多想。这便带了人,离开清桐院,往荣禧堂正房来。
西月初夏的清晨,微风吹过,刚踏进正院的大门,就闻到一阵隐约的玫瑰香气。
荣禧堂有一大一小两个花院,嫡母史夫人住的正院里,就有一个小花院,栽了各种玫瑰与月季。
看大院的婆子忙扬声喊:“三姑娘来了。”
紧接着就是里头匆匆的脚步声,显然是值守的丫头婆子们往里头去汇报。
等贾妍进了史夫人的院子,大丫头鸳鸯就迎出来了,说:“太太说,今儿三姑娘要相看人,就不用在这里耽搁了,首接去荣庆堂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只怕有私话叮嘱姑娘。”
贾妍并非迟钝的人,哪怕鸳鸯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也着实漏洞百出,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史夫人连见自己的功夫都没有。
虽想不明白,但贾妍还是从善如流地接受了这个漏洞百出的说词,柳眉一弯,浅笑:“那劳烦鸳鸯姐姐,跟太太转达我的问候。我这便去老太太院子里。”
鸳鸯甚至陪着笑,一路送她出了院门。
贾妍越发认定,这里面有古怪了。只是不知道是嫡母史夫人,还是嫡妹贾敏呢?
她猜的不错,确实是有事发生。
不是旁人,正是荣国府这一辈里唯一嫡出的姑娘——贾敏。
昨儿睡到三更天,贾敏被梦魇住了,吓得值夜的丫头们赶紧跑来荣禧堂回禀,史夫人一听,一面打发了人去请大夫,一面赶紧往清桐院来,命人将贾敏抬到她房里来。
不想大夫还没请来,她却把贾敏给叫醒过来了。
然后贾敏盯着她看,看着看着,就红了眼圈,眼泪扑扑往下落。
史夫人吓得不行,一边轻轻拍女儿的背,一边安抚女儿:“没事,没事,只是一个梦,吓着了吧,醒过来就好了,娘在这里呢,不怕啊不怕……”
过了小半个时辰,贾敏才慢慢平复了情绪,开口便是将守在房里的所有的丫头都下去。
史夫人见状,以为是哪个丫头生了异心,忙压低了声音:“可是你屋子里的丫头起了坏心?是哪一个,告诉母亲,我将她卖去见不得人的地方,让她一辈子都只能呆在泥坛中。”
贾敏张口,声音发哑:“母亲,不是丫头,是我梦中,窥见了天机。”
史夫人当场愣住,讷讷道:“什么?”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第一反应,是贾敏还被梦魇住了,没有真的清醒过来,伸手便探向贾敏的额头。
贾敏岂会不知,自己重生之事,着实太过悬疑,自己母亲这个反应,才是正常的。
但,她必须说服母亲,于是慢慢整理好自己的思绪,说:“我知道此事过于离奇,说来母亲也不会信。但是,这是真的。”
前世种种,在她脑中快速掠过,如同画面,那些表面的风光与实际的痛苦生活,她再也不想经历一次了。
想她堂堂国公府嫡女,下嫁到林家,那个老虔婆非但不捧着自己,还处处让自己立规矩,晨昏定省,布菜盛饭,这些事情,摆明了刁难她。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林如海在翰林院呆了一年,之后进了兰台寺
,也就是御史台,负责稽查弹劾百官,那就是个得罪人的地方。
因为这个缘故,老虔婆甚至对她出门做客,戴贵重的首饰,都要管三管西。
凭什么啊,那是她娘家给的陪嫁,又不是什么见不得的人的。老虔婆非说什么穿戴太奢华,会惹得旁人弹骇,昔日闺阁中要捧着她的那些人,明里暗里,都笑她嫁了个穷酸腐。
最可恶的是,林如海居然站在老虔婆那头,明明夫妻一体,却从来不帮她。
她怀上的第一个孩子不久,碰上祖母病逝,几次哭灵,不想累倒了,导致小产,孩子也没了。
老虔婆嘴上没说,但出了孝期,便以让她好生保养为名,明里暗里,不想她回娘家。
后来太子出事被废,老虔婆更是拦着她回娘家。一年到头,除了三节两寿,平时她想回娘家,都很难。
好不容易她再次怀上了,偏老虔婆就死了,她还得陪着林如海扶棺回南,给老虔婆守孝。从京里到姑苏,行船便要二十多天,这一折腾,她的身体吃不消,孩子又流掉了。
好不容易守满了二十七个月的孝期,林如海加京复职,偏又被点了外任,去江夏任粮道。她又只能跟着奔波,去了江夏不久,发现怀孕了,只是这一胎怀得艰难不说,因为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又早产,自己受了不少罪,好不容易生下来,却是一个女儿。
她便主动给林如海纳了两个妾,从家里的丫头中挑了两个有姿色的,并大方表示,谁要生下一子半女,便抬成良妾。
梅姨娘争气,生下一个哥儿来,她给梅姨娘良妾的身份,换来哥儿记在她名下,养在她膝下。
林如海在江夏的差事做的好,终于回了京,升了兰台寺大夫,做了两年,得天子器重,点了巡盐御史。
这是一个肥差,也是非天子心腹不能当的官。
昔年暗里嘲讽她嫁了酸腐的闺蜜,如今都得来捧着她。
她出嫁十余年,终于风头盖过了庶姐贾妍,本以为苦尽甘来,不想到了扬州没到一年,照顾哥儿的下人疏忽,大冬天的,害哥儿落了水,之后就一病没了。
偏这个时候,庶姐贾妍的丈夫却因在河套打了胜仗,收复了河西走廊,一举封了一等的镇国将军,领了兵部侍郎,并兼了神机营指挥使的差事。
贾妍更是来信揭衅,嘲讽荣国府如今想巴结她丈夫,更奚落她,林如海虽然加了兰台寺大夫,也是三品,可惜却远在扬州,更讽刺她年过半百却无子,将来说不定连香火都无人贡奉。
当即气得她吐了血。连她母亲派赖大家的来送信,母亲的信里都在惋惜,早知当年把她嫁给吴远,凭白将一门好亲事,给了白眼狼。
原来这些年贾妍明里暗里挑拨,吹枕边风,吴远对于荣国府这门岳家,早就疏远了。自从父亲病逝后,连年节之礼,都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