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方寸已随人意转

日影西斜,含章殿的铜制香炉正吐出袅袅青烟。

终于脱离了北宫,重新回到这里的胡太后卸下繁复的翟衣冠冕,任由侍女将长发中玉簪换成素银步摇。

案几上堆叠的奏疏里,最上层的那一卷隐隐露出“迁徙流民”的字样。

“宣侯景。”

随着掌事女官轻声传唤,屏风后转出个身形矮壮,行走之间略有些跛脚但仍不减矫捷的青年。

他穿着素色袍服,神色中带了几分北镇军户特有的悍气,眉骨处一道寸许长的刀疤在烛火下泛着暗红。

胡太后向来看人先看相貌,信奉相面之类的说法,之前她提拔任用的中枢官员个个都相貌不俗,清河王元怿自幼便是容貌秀美、有风度神韵,连任用的宦官刘腾那也是出了名的相貌不凡。

之前匆忙之间与侯景见面的时候因为骤然听闻清河王元怿遇难,再加上地道里面较为阴暗,胡太后并没有太关注侯景的相貌。

此刻再次看见,只觉侯景面相丑陋,形容粗悍,当下心中便有了几分不喜。

“你便是怀朔贺六浑派来协助太原王‘清君侧’的侯景?”

胡太后翻着手中高欢事先递过来的奏疏,语气淡淡道。

侯景自打进入含章殿,便时刻谨记苏绰的教诲,一眼都不敢乱看,只紧紧的盯着地面,此刻自然也没注意到胡太后语气不虞,只是心中暗暗好奇,这位“太后”声音怎么比上次听到的又年轻了几分!和他想象中的太后形象不一样啊!

见侯景低着头,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一旁的掌事女官暗自好笑,却还是出言提醒了一句。

侯景这才反应过来,忙收敛心神,高声道:

“怀朔镇侯景,叩见太后!”

听到这个称谓,胡太后心中的不满又多了几分,垂眸打量着这个跪伏在地的身影:

“抬起头来!”

侯景应声仰面,正对上胡太后打量的眼神,心神又是一震:

“之前怎么没发现,这大魏太后如何这般端庄秀丽啊!”

“听闻你自幼便与你们军主贺六浑一同巡城戍卫?”

侯景喉结滚动:

“回太后,我与贺六浑俱是怀朔镇兵户,又是同队兵士……”

胡太后闻言却又话锋一转:

“怀朔镇风土如何?朕从未去过边地,听闻边地苦寒,遍地风沙,又曾听闻你们军主样貌不凡,苦寒之地也出得了良才美玉吗?”

“呃……”

侯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定了定神勉强道:

“贺六浑那厮……贺六浑军主确实是公认的相貌英俊,可军主最得意之处乃是谋略,这次破六韩拔陵叛乱全靠军主多方谋划,才挫败了贼子全据六镇的阴谋,更是阵斩了……”

“不必多言。”胡太后摆了摆手:

“怀朔的功劳中枢自会看在眼里,今次贺六浑还能念着朕与皇帝的安危,不辞辛劳遣你来洛阳,更是板荡识忠臣,这份忠心,朕会记得!可是,侯军副……”

太后换了称呼,笑吟吟道:

“你家军主不来此处,朕该如何亲自赏赐呢?”

侯景闻言当即从袖中抽出一份随身携带的密信:

“太后,这是段领军与贺六浑军主联名上报的文书,内里有安定六镇之策,还望太后亲启!”胡太后不置可否,却还是命身旁掌事女官拆开密信。窸窸窣窣间,她忽然想起多年前初入宫闱时,先帝也曾这般拆阅北镇急报,那时六镇还是拱卫王庭的铜墙铁壁。

而如今青烟萦绕间,她仿佛能透过这密信嗅到阴山脚下的血腥气。

密信刚拆开,还未看几句,胡太后声音便陡然提高:

“迁河北汉人高门大姓分往六镇?”

侯景额头渗出冷汗,他自然记得苏绰临行前的叮嘱——当前洛阳中枢最忌汉人门阀坐大,须得强调“分而治之”四字。

“禀太后,此乃段领军深思熟虑之策。”

侯景伏得更低,青砖寒意沁入膝盖:

“河北几乎被破六韩拔陵乱军劫掠一空,汉人高门更是损失惨重,将其部众打散安置,如此既可解饥馑之困,又能防聚众作乱。更能……更能防止某一大姓趁机扩张,可收分而治之、一举两得之效啊!”

终于背完了苏绰事先打好的小抄,侯景深呼一口气,下定决心下次再也不急着干这等事了!

殿外忽起秋风,卷着残叶扑在窗棂上。

胡太后凝视着奏疏里“以汉化新制统汉地新民,以汉地新民约鲜卑诸长”的字样,眼前浮现出破六韩拔陵麾下几十万大军,论起来,俱是鲜卑、匈奴之辈!

就因为洛阳中枢想用更为完善、更为合理的汉化制度,这些人就想要推翻大魏了!尽是一些叛贼!

她忽然轻笑出声,皓腕上佩戴的金钏叮咚作响:

“段领军倒是深谙制衡之道,中枢不用此人,放任段领军留在怀朔边镇,实是中枢之失。”

侯景正欲附和,却见胡太后猛地将密信掷于案上。

素银步摇剧烈晃动,在宫娥举着的铜雀灯盏映照下,投出张牙舞爪的影子。

“六镇残余的叛军余孽还有不少,若是当真行此冒险之策,段领军可有把握说服从贼的余孽?”

“太后明鉴!”

侯景突然挺直腰背,眉骨刀疤在火光中更显狰狞:

“六镇儿郎所求不过活命之粮。若能使彼等安居,则沃野镇可为粮仓,怀朔镇能出精骑。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贺六浑军主必能……”

“放肆!”

见此人说的着实不像,掌事女官厉声喝断,却见胡太后抬手制止,缓步走下玉阶,翟衣逶迤过青砖,停在侯景三步之外:

“我曾听人说,你家贺六浑军主本名高欢?是位汉人,却迎娶了我鲜卑高门娄氏女为妻?”

“正是,这在六镇亦是一段佳话。”

太后语气忽转温和:

“传旨,擢升高欢为镇北将军,领怀朔镇将,赐铜虎符。河北流民依策迁徙,每户加赐麦豆五石。”

侯景瞳孔骤缩,这段时间改镇为州的消息甚嚣尘上,所谓镇将日后不过空衔,太后此时这般安置,到底是何意?

侯景正要争辩,却见这位与他相比身量颇高的胡太后已背过身去,墙上投下的剪影恰似展翅金凤。

“至于你——”清冷声音自丹墀传来:

“回去之后转告高欢,尔朱氏势力日益膨胀,朕今日也只是勉力制约。高将军少年英才,日后腾飞有日,望他能明白朕今日一番苦心。”

更漏声里,侯景退出殿外,隐约听见胡太后与女官的低语:

“尔朱氏武力强横但素来跋扈,日后能制尔朱氏者,唯高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