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亡国之君,都是朕的好臣子
第四百六十四章? 亡国之君,都是朕的好臣子
皇宫中,皇上经过治疗后精神看上去好多了。
但,皇后并没有把宫外发生的一切告知皇上,可皇后不说,不代表贾公公不知道。
终于,贾公公找到一个和皇上独处的机会,“扑通”一下就跪在了皇上的床前。
“贾廷?”皇上见贾公公跪下,只喊了一句就“咳咳咳”咳了起来。
贾公公立刻又站起身端来一杯茶给皇上,让皇上缓一缓,“皇上先喝口茶”。
喝了一口后,皇上将茶盏递到贾公公手里,像以前一样很自然的问道:“出什么事了?”
贾公公犹豫了一下再次跪下,“皇上,数日前,武成王和王妃起兵谋反,如今已经兵临城下。”
“什么?”皇上本来是靠在床头的,一下就惊得坐直了身子,“你说君曜和……他的王妃?”
贾公公都快哭了,但还是如实告知:“皇上昏厥了好些日子,老奴只知道是武成王妃以前朝萧氏的名义起兵,并到处张贴檄文,太子殿下带着仅剩的禁卫军一直死守京城,由于缺衣少食,如今的城中遍地是乞讨的百姓,老奴怕、怕太子殿下……守、守不住了……”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贾公公是带着哭诉的鼻音,说完后则磕头伏地不敢起来。
贾公公刚刚说完这些,皇后就从寝殿外面进来,看到贾公公伏地不起,心里就暗道不好。
而皇上看到皇后的那一刻,满眼的怒火中烧,“皇后!你好大的胆子!”
皇后也是面上露出为难之色,随后跪下凄凄惨惨的回道:“臣妾也是担心皇上的龙体,所以才没敢如实相告,万一皇上要是龙体有恙,那臣妾和皇儿日后该如何过活?”
皇上生气的将身后靠着的枕头也扔向了皇后,“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糊涂,万一丢了这天曜的天下,会让朕成为亡国之君!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皇上,臣妾不是有意的……”皇后哭天抹泪,想要祈求的皇上的原谅,可皇上看都不看皇后一眼,反而对跪地不起的贾公公道:“贾廷,去下旨告诉文武百官,朕明日要上朝。”
“是,皇上。”贾公公此时才敢起身,跑出去传旨通知所有的百官明日来上朝。
等贾公公走后,皇上看了看皇后,问道:“承庆呢?”
“皇儿带着禁卫军在城门驻守。”皇后又摆出一副柔弱又老实的样子回答。
“你也下去吧,朕想静一静。”皇上找了个借口让皇后离开寝殿。
“皇上……”皇后还想留下来,可却见皇上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也只能先退出寝殿。
皇上说着是想静一静,可自从听了贾公公的话以后根本就睡不着,又把贾公公叫来详细的了解一番。
整整一夜,皇上熬到了上朝的时刻。
由于提前接到了圣旨,凡是在京中的文武百官都按时来到了朝堂之上。
皇上在贾公公的搀扶下,一步步走上台阶坐在龙椅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的朝臣都跪下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皇上的声音和之前没病的时候相比虚了很多,只走了这么几步就气喘吁吁,坐在龙椅上缓了缓后,皇上问道:“朕病了多日,而今刚刚见好,朕想听听众卿对于武成王谋逆一事有何见解?”
可群臣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现在的京城中太乱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并不清楚城外的情况,太子自从守城以来已经两日未上朝了。
而城内的情况更乱,在场的朝臣没有人不清楚,甚至有些朝臣家里已经被难民洗劫。
朝堂上静默了许久,皇上又问道:“怎么?如今兵临城下,朕还没怕,你们倒是比朕还怕?”
就连王诩都没站出来开口,因为此时无论用什么办法、有什么见解也都无济于事。
皇上在贾公公的搀扶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手指着台阶之下的朝臣,大怒道:“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
眼看叛军就在城外叫嚣,可满朝文武一个都不肯站出来出出主意。
群臣都低着头,生怕一个抬头对上皇上的眼睛就会惹怒了皇上,甚至连累家人。
不是他们不肯站出来,而是此刻城内都乱成一团,城外又那么多叛军,他们又有何办法?
就在皇上气恼,还在怪罪满朝文武无用之时,城内乞讨的难民已经在城门处和禁卫军发生了冲突。
“打开城门!我们要出去!”
“我们要粮食!开城门放我们出去!”
守在城门口的禁卫军用手中的长戟阻挡着大批企图冲卡的难民。
城中乞讨的百姓就数以万计,禁卫军也有几万人,一时之间城门处乱成了一团。
也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飞出几块有拳头那么大的石头,准的不能再准的砸中了堵在城门那里的几个禁卫军。
拳头大的石头,砸在头上,尤其还是带着内力的,即便有盔甲阻隔没有头破血流,也被砸的直接倒地。
大批难民见
阻挡的禁卫军出现了缺口,纷纷踩着倒地的人奔向城门。
有的难民匆忙拉抽巨大的门闩,有的难民则是阻挡赶过来的禁卫军。
得到消息的太子刚刚下了城楼,从城外就飞来了无数的箭羽射向城楼上的守军。
一波一波的箭羽,让城楼上的守军瞬间倒地半数,而剩下的半数人还没反应过来,从外面的城墙上就攀爬上来数十黑衣人。
这是萧观音提前安排的,让神策军的弓箭手掩护并吸引城墙上守军的注意力。
早就潜伏在城墙之下的几十暗卫则是利用攀爬的绳索上了城墙,因为身着防弹衣,所以暗卫并没有死伤。
而攀爬上城墙之后,黑衣暗卫二话不说,手执大刀或者长剑见人就砍。
城门也打开的同时,黑衣暗卫一路从城墙上杀到城内,惊魂未定的太子在剩余禁卫军的守护下仓皇逃窜。
太子在逃窜时,还能听到身后大批的兵马,马蹄声、擂鼓声,以及冲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