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 章 扶桑国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七彩琉璃窗,在朱雀大街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三年前还略显陈旧的京城,如今已焕然一新,处处彰显着盛世气象。
主干道上,平整的水泥路面延伸向远方,取代了往日的青石板路。
这种被称为
"神泥
"的新材料,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马车行驶其上几乎无声。
每隔百步就设有青铜铸造的排水口,形如貔貅张口,将雨水引入地下暗渠。
"让一让!让一让!
"清脆的铃铛声中,一队身着统一蓝布衫的清洁工推着铁制垃圾车经过。
这是新设立的
"清道司
",专司街道洒扫。
他们腰间别着的铜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上面刻着
"京都清道
"四个大字。
东市入口处,新立了一座三丈高的日晷,鎏金表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商贩们不再随地摆摊,而是整齐地排列在划定的红漆木棚下。
一个卖糖人的老者笑呵呵地指着摊位前的铁制招牌:
"瞧见没?官府给每户都发了这个,再不用日晒雨淋了。
"
绸缎庄前,几个穿着棉布衣裙的平民女子正在挑选布料。
这种新推广的
"吉贝布
"价格只有丝绸的三分之一,却同样柔软舒适。
店小二热情地介绍:
"这是岭南新到的花色,用的是改良过的织机...
"
运河码头边,停泊着数十艘挂着各色旗帜的商船。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三层楼船,船身上
"扶桑银运
"四个朱漆大字格外醒目。
苦力们正从船舱里搬出一箱箱贴着封条的银锭,由户部官员当场验收。
"第三批了,
"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商人摇着折扇说,
"听说东宁府的银矿,日产可达万两。
"
他身旁的同伴压低声音:
"多亏了苏大人有眼光,把那小破岛打了下来……
两年前,三月的京都,樱花如雪。
然而那时的扶桑王宫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八嘎!
"扶桑国王足利义政将手中的战报狠狠摔在地上,
"大成军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到京都?!
"
跪在地上的武士瑟瑟发抖:
"回、回大王...他们有一种会喷火的铁管,我们的武士还没靠近就...
"
"废物!都是废物!
"足利义政一脚踹翻案几,眼中布满血丝。
三个月前,他还信誓旦旦地认为凭借海峡天险,大成军队绝不可能跨海而来。可现在...
"报——!
"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
"大成军队已经攻破最后一道防线,距离王宫不足十里!
"
殿内一片死寂。
足利义政瘫坐在王座上,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场
"意外
"——
时间回到半年前。
大成王朝的使节团抵达扶桑,带来了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尊用整块白玉雕琢的蟠龙玉玺。
"此乃我朝太祖御用之物,
"使节苏辰安面带微笑,
"特赠予扶桑国王,以示两国友好。
"
当时的足利义政喜出望外,连夜设宴款待。
谁知宴会中途,一名扶桑武士
"不慎
"撞翻了摆放玉玺的案几,玉玺当场碎裂。
"大胆!
"苏辰安拍案而起,
"此乃我朝镇国之宝,尔等竟敢...
"
足利义政慌忙赔罪,表示愿意赔偿。
苏辰安
"勉强
"接受了用三处荒山作为赔偿的条件。
谁曾想,就在契约签订的第三天,勘探队在那三座
"荒山
"下发现了惊人的银矿储量!
"八嘎!我们中计了!
"足利义政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大成王朝迅速派兵进驻矿区,并开始大规模开采。
不甘心的扶桑贵族们开始暗中使绊子。先是派武士破坏矿场设施,接着又在海上劫掠大成商船。
最过分的是,他们竟敢派人潜入京城,在皇城墙上涂鸦辱骂大成皇帝!
"陛下,
"朝堂上,苏辰安义愤填膺,
"扶桑人阴险狡诈,背信弃义。若不严惩,何以立我天朝威严?
"
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出兵征讨。
没办法,要不是要师出有名,就那小破岛底下的银矿数量,他都恨不得下一刻就据为所有。
所以当有了讨伐对方的名义之后,李璟烨那是迫不及待。
战事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大成海军的新型战船配备了改良版火炮,射程是扶桑船只的三倍有余。
"开火!
"随着旗舰上的令旗挥下,数十门火炮齐鸣。
远处的扶桑战船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成了碎片。
登陆战后,差距更加明显。大成士兵装备的燧发枪让扶桑武士的刀剑成了笑话。
那些号称
"以一当十
"的武士,往往还没冲到跟前就被射成了筛子。
"这仗没法打!
"一名扶桑将领绝望地看着成排倒下的士兵,
"他们的武器...太可怕了...
"
当大成军队兵临城下时,足利义政终于慌了。他派使者求和,表示愿意加倍赔偿。
"晚了。
"苏辰安冷笑着撕碎求和书,
"从你们在皇城涂鸦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付出代价。
"
总攻在黎明时分发起。
新型的攻城炮三发就轰塌了京都城墙,训练有素的大成士兵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负隅顽抗的扶桑武士很快被肃清。当太阳升到正中时,足利义政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苏辰安面前。
"苏大人饶命!
"昔日不可一世的扶桑国王此刻涕泪横流,
"都是那些家老怂恿的...我愿意让出全国银矿...
"
苏辰安俯视着这个卑躬屈膝的败军之将,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战后处置会议上,苏辰安提出了令满朝文武震惊的方案:
"扶桑地理位置重要,建议设为特别行省。
所有参与挑衅的家族,男丁发配矿场,女眷充入教坊司。
其余百姓,愿意归顺的可继续居住,但必须学习汉话,改用汉名。
"
"至于银矿...
"苏辰安展开一张地图,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要派驻重兵把守。
"
皇帝龙颜大悦:
"爱卿深谋远虑,就照此办理!
"
在接下来的清算中,苏辰安特意命人整理了一份名单——上面全是后世那些臭名昭著的扶桑世家。
"这些家族,一个不留。
"
他指着名单对负责清剿的将领说,
"特别是姓德川、织田、丰臣的,务必斩草除根。
"
将领虽然不解,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短短一个月内,数十个扶桑贵族家族被连根拔起,其积累数百年的财富尽数充入大成国库。
三年后的扶桑特别行省,早已面目全非。
京都改名为
"东宁府
",街道上随处可见汉文招牌。原来的扶桑百姓,如今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
各地的银矿昼夜不停地运转,一船船白银被运往大陆。
而曾经骄傲的扶桑武士后代,如今只能在矿洞里挥汗如雨。
"大人,最新勘探报告。
"工部官员兴奋地呈上一份文书,
"又发现三处大型银矿,预计储量...
"
苏辰安满意地点点头。站在东宁府新建的城楼上,他望着远处蔚蓝的海面,长舒一口气。
"都这样了,谅小日子也蹦跶不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