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大清已亡,华夏一统(三)那梦想中的圆明园

大军浩浩荡荡驶到了紫禁城。

这一日从清晨走到了斜阳。

赵苟站在紫禁城外。

他负手而立,望着这巍峨城门,以及城上的人。

那人。

还是一样的绝代风华,只是眼中是化不开的仇怨。

随着赵苟大手一挥。

正准备炮轰午门的时候。

大门突然缓缓打开。

从中冲出许多持着刀剑的太监宫女。

清朝的太监全是汉人,宫女全是旗人。

这也是清朝遵循的满汉不通婚。

满人住满城,不让汉人混入其中,影响他的血统。

这也是宫廷之中只有太监是汉人的原因。

对于这些愚昧的人。

赵苟一样没有怜悯。

太监宫女的尸体很快染红了午门的地砖。

满清文武大臣在钮钴禄氏的带领下缓缓走了出来。

面对她的男人,还有她曾共理朝政的妹妹。

她愤怒地吼道:

“我大清入关二两百余年,励精图治,宽仁为政,民心未失,开拓大大的疆土,却没想到被你等贼人掀翻,实乃大清之不幸,大清百姓之不幸。”

钮钴禄氏身后大臣闻言,纷纷骂道:

“发匪说到底是匪,大清百姓以后有苦受了。”

“发匪还得罪洋鬼子。咱大清的江山就要毁在这群发匪手中。”

......

新军士兵闻言皆目露凶光地看着面前的清妖鞑子。

要不是苏王没发话,他们现在恨不得立即让这群鞑子粉身碎骨,挫骨扬灰。

赵苟仰天大笑,甚至笑出了眼泪。

赵苟左手食指向苍穹,怒声反问道:

“太后,你好一个励精图治,让鸦片流进来祸患咱华夏子民的不是你们清廷?”

“好一个宽仁为政,大肆屠杀镇压咱华夏百姓的不是你们?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杀光四川,那都是咱华夏血淋淋的历史。”

“好一个民心未失,除去你们满人自己固步自封,看还有多少华夏人愿意跟随你们。”

“好一个开拓大大的疆土,《南京条约》不是你们把华夏领土送给了洋鬼子?”

“还你们大清百姓受苦,从今日起,再无大清百姓。”

“因为你们的大清亡了!!!”

“现在他们叫做华夏子民。”

是夜。

紫禁城乃至全京师。

都在新军的铁蹄之下。

谁要是不割辫,不愿意成为华夏子民。

统统杀之。

今日所有的清廷文武大臣全被抓了起来。

皇宫内。

赵苟看着还是一脸冷意的钮钴禄氏。

要不是看她怀中还有他的孩子。

他早就把她和那些清廷大臣一样抓进了监狱。

“姐姐,大清已亡,生活还得继续。况且你肚子里不是还有他的孩子。”慈禧在旁边开始谆谆劝导。

“哼,本宫没你那么不要脸。”

“再说,我肚子里的孩子是因为这淫贼那日强暴了本宫,本宫现在恨不得亲手撕了他。”

“更别说现在还有国仇家恨。”

赵苟气得一巴掌扇了过去。

这种顽固的女人。

他要用巴掌扇醒她。

钮钴禄氏嘴角出血,一脸恨意地看着赵苟。

“好好看着她,不要让她自杀,她肚子里可是有我赵苟的孩子,要死生完孩子再死。”

说罢。

赵苟大步走了出去。

“姐姐,何必呢?”

“大清没了,咱们失去了主心骨,从今以后,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叶赫那拉氏叹息一声。

见钮钴禄氏不说话。

叶赫那拉氏耐心也被她磨完。

“你就权当是为了孩子。”

紫禁城外十二公里处的圆明园。

这是赵苟两世为人第一次来到这。

他上一世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

雨果描写的圆明园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奇迹。

他还记得文章是这样写的:

圆明园那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的一个梦。

用雪松做屋架,给它上上下下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珐琅,以黄金为顶,以宝石为饰,以丝绸为幔帐,然后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人们简直可以开进一艘帆船。

请想象假如有一座宫殿,其外观如同一艘轮船,其内部又像一个世界,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建筑,它是用砖石、玉石、青铜、瓷器、丝绸建造的一个梦,它是幻想的典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务,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格兰,一个叫法兰西。

......

是的,赵苟清晰地记得这片文章。

而现在。

这个奇迹还没消失。

英法两个强盗还被他挡在福建。

1860年发生的惨案现在还没有发生。

看着这美丽的圆明园。

赵苟如在梦中。

眼泪情不自禁地滑落了下来。

尾随而来的叶赫那拉氏刚好看到了这一幕。

她的内心突然被触动了一下。

她不懂。

为何这几日她所见的那个冷峻,杀伐果断的苏王会在他们大清建造的圆明园面前留下眼泪。

她在旁边静静地站着。

就这样深情地看着男人。

赵苟深吸一口气。

他发誓。

他再也不会让这华夏瑰宝遭到强盗们的抢劫和烧毁。

见男人从沉思中苏醒了过来。

叶赫那拉氏好奇地问道:

“苏王,你喜欢这里吗?你要把这里当场你的寝宫吗?”

赵苟转头看向旁边这个女人。

此时他的泪痕未干。

女人上前轻轻为他拭去。

“我不配。”赵苟摇了摇头。

“为什么?你以后就是全华夏最大的王。”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不,率土之滨,皆是华夏民族之领土,而非我的。”赵苟再次摇了摇头。随后继续说道:

“在我心中,圆明园,紫禁城都是属于华夏民族的,而不应该属于某个人。”

慈禧眼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男人的言语,她不太懂。

在她的认知中,王权就是最大的。

而赵苟率领的新军推翻了她的大清,那赵苟就是那最大的王。

他的新军,他的太平天国就是新的王权。

“慢慢,你会懂的。”见叶赫那拉氏疑惑的眼神,赵苟摸了摸她的秀发。

此时的慈禧没有盛装打扮,跟她低调下天京时差不多。

但在赵苟眼中,这时的慈禧才是最顺眼的。

叶赫那拉氏突然感觉到男人的温柔。

她的心脏突然一窒,一股从未有过的甜蜜撞进了她的心中。

这一刻。

叶赫那拉氏明白了什么。

什么权势,什么财势,貌似一切都是虚妄。

眼前的男人才是她最想得到的。

“你来得正好,陪我逛逛圆明园,给我介绍介绍...”

赵苟的邀请,叶赫那拉氏自然喜不自胜。

两人开始在亲卫的陪同下缓缓逛着这圆明园。

叶赫那拉氏一边走,一边兴奋地介绍。

宛若一个开朗的少女在向她的情郎展示她最美好的东西。

赵苟则每一处都仔细打量。

亭台楼阁,水榭歌台,恢弘宫殿。

一处处都留下了两人的踪迹。

见赵苟很仔细聆听她的讲解,叶赫那拉氏很是高兴。

到最后,居然挽住了赵苟的手臂。

赵苟只看了一眼,没有拒绝。

叶赫那拉氏于是更加高兴了。

这几日的忧愁全部一扫而光,脸上焕发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他们最后出去的时候。

已经在圆明园逛了很久。

直到叶赫那拉氏的双腿再也支撑不下去,两人才离开圆明园。

出去的时候。

赵苟恰巧看到了一个洋人被阻拦在了外面。

赵苟一向对洋人没有好感。

更别说是想进去观看圆明园的洋人,谁知道是不是探子。

赵苟挥了挥手,直接让人把他抓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赵苟离开的时候,亲卫正在记录洋人的信息。

“我叫维克多·雨果,我是一名诗人,我听说圆明园很美丽,我只是想参观参观。”

“哼,这是华夏的地盘。不准你们洋人参观。”

维克多.雨果?

赵苟身体一滞。

“放了他,让他进去。”

“记得把圆明园写进你的诗集,写得恢弘一点。”

维克多.雨果望着刚刚微笑看着他的男人在女人和侍卫陪伴下渐渐远去。

不由问道:

“他是谁?”

“他是我们的苏王,未来的华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