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持续加码

吴永谦的视频刚刚发出去,就发现评论区里面出现了不少与自己类似的用户。

“对啊,我也是这样,鸿康这不是忽悠人吗。”

“对啊,我上个月本来想订购的,犹豫了一个月,现在居然要等7个月。”

“离谱,上个月是6个月,这个月变成7个月,这不是玩吗,越等越长。”

这些网友的抱怨很快就引来了其他用户的反驳。

“兄弟,你们想想,有没有可能,是鸿康最近的订单又爆了。”

“对啊,你们过了一个月还是找不到比鸿康好的车,其他人不也一样吗。”

“按这个交付情况看,鸿康上个月交付了2万台,然后交付时间多了一个月,那不是又多了4万台的订单吗。”

“......”

随着众多网友的讨论,鸿康的交付情况很快就登上了热搜。

“鸿康su7交付时间再创新高,最快要7个月后才能交付。”

在新能源行业热火朝天,鸿康su7不停地截获新订单的时候,另一边人工智能也是发展如火如荼。

随着鸿康的超级小康开源,越来越多的公司仿佛得到了武功秘籍一样,源源不断地Ai工具app被开发了出来。

再加上几个巨头公司自己研发的Ai大模型,国内的人工智能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甚至已经出现了不少Ai应用已经出海,挤占着国外的人工智能市场份额。

面对这样的情况,镁国的公司也不甘示弱,纷纷放出了自己的Ai大模型。

虽然镁国的这么多个公司都在努力,但在面临鸿康开源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短时间内还是赶不上国内公司的进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Ai攻击挤占市场,Ai生产出来的内容对互联网的冲击越来越大。

本来镁国方面已经限制住不给超级小康大模型进入,按照理想情况,没有超级小康大模型,国内的企业可以慢慢的发展,很快就能超过超级小康了。

毕竟除去鸿康的超级小康以外,剩下的最强的人工智能公司也就是open公司了。

open有了薇软的投资后,gpt-3不管是算力还是推理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

只要经过一个版本,到gpt-4就能实现超越了,到时候就到了镁国的Ai大模型抢占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份额了。

结果没想到的是,鸿康这一次的开源,造就了大量使用超级小康大模型研发进行开发的应用出现。

这些App在国外大杀四方,获得了大量的忠实用户,挤压了镁国公司Ai软件的市场份额。

除了Ai软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以外,鸿康也因为提供了Ai的技术支持获得不错的收益。

看到这样的情况,镁国方面也是坐不住了,很快又一个行政命令发了出来。

“禁止夏国公司采购英微达高端Ai芯片,镁国公司销售的高端Ai芯片和服务器必须通过镁国商务部的审核。”

镁国的消息一公布出来,直接引起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巨大震动,也让刚刚开始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打击。

国外的网友对于这样的事情也感到不齿。

“镁国这是疯了吗,又来,真是打不过就禁止,这样下去根本没有国家能挑战镁国的霸权地位了。”

“没办法,虽然现在科技行业是镁国一家独大,但他们发展再好也没用,没有核心科技,一样要被制裁。”

“对啊,夏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再好也没用,没有英微达的Ai芯片,也只能停滞不前了。”

镁国制裁的事情在国外都能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更不要提国内了。

消息一传到国内,就直接引起了大量网友的不忿。

“****,又来,真不当人啊。”

“没办法,半导体就是镁国一家独大,根本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

“对啊,本来还以为我们终于出现了一个领先的行业了,没想到又被镁国限制了,可恶啊。”

“不对啊,鸿康的不是有Ai芯片吗,我们国家的企业购买鸿康的不就好了吗。”

随着网友的讨论,鸿康自研的Ai也被不少用户提起来了,随着这些用户的讨论,鸿康的Ai芯片甚至被这些网友误认为可以对抗国外的一个大杀器。

但这样的误解很快就被“科技挖掘者”的一个视频给打灭了。

“大家好,我是科技挖掘者,今天看到镁国又一次对我们的科技圈加紧了封锁。”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也感觉到很不忿,因为这样对我们科技圈的大家打击很大,特别是我们刚刚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行业。”

“我也在网上看到不少用户说鸿康的Ai芯片可以帮助我们渡过这个难关,诚心而论,这个时候本来我不想打击大家的信心的。”

“但身为一个科技圈的人,我还是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能够理性认清现在的环境。”

“我们的芯片行业跟国外相比还有着非常大差距,就算鸿康推出了自研的Ai芯片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鸿康的Ai芯片是14纳米工艺,目前性能上能跟英微达上一代12纳米工艺的芯片对比。”

“甚至在超级小康的算法支持上,上鸿康的Ai芯片还略胜一筹。”

“但因为英微达最新的Ai芯片是可是7纳米工艺,跟上一代英微达12纳米芯片对比,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达到数倍以上。”

“面对这么大的差距,镁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很快就能追上我们。”

“而我们的上限目前已经卡死了,Ai芯片就是鸿康的14纳米工艺,华荣虽然说可以设计7纳米工艺的芯片,但现在台电也快无法给华荣进行代工了。”

“我们国内目前能够自主生产的上限也就是14纳米工艺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只能靠这个工艺跟国外进行竞争。”

“这样对我们刚刚开始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非常地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