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意外来客
雨水不断地从这些破洞中滴落下来,使得庙宇内的一些地方都湿漉漉的。
庙宇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尊没有了头颅的神像,显得有些诡异和凄凉。
张扬凝视着这尊神像,心中若有所思。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让人取来三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对着神像拜了拜。
然而,就在张扬刚刚拜完神像的时候,他忽然听到屋顶上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他警觉地抬起头,只见那些原本漏雨的破洞此刻都被一些油布给遮盖住了,雨水再也无法落入庙内。
这一切都是天枢卫们所为。
为了能让张扬他们有一个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天枢卫在第一时间就跳上了房顶,迅速地修补那些破洞。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将那些破烂不堪的窗户也用油布直接封住了,这样一来,只要将门关上,就不会有风吹进来了。
而此时此刻,这座破旧的庙宇里,还有许多忙碌的身影。
这些下人们正迅速而有序地清扫着寺庙。
仅仅一刻钟的时间,这座原本残破不堪的庙宇就焕然一新。
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杂物,如今都被整齐地堆放在角落里,不再显得突兀。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子和椅子,以及几床柔软舒适的被褥。
不仅如此,庙宇内还升起了好几个熊熊燃烧的火堆,为这个寒冷的雨天带来了丝丝暖意。
一些下人开始忙碌地准备起晚餐来,他们熟练地烹饪着各种美食,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与此同时,天枢卫那边也没有闲着。
谭梅带领着三个人前往四周探查情况,以确保这里的安全。
而剩下的人则留在破庙内,严密地护卫着众人。
“真暖和啊!”崔琉璃惬意地坐在火堆旁。
她的手中还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轻轻抿上一口,满脸都是享受的表情。
“是啊,下雨天,烤着火,再喝上一杯热茶,真是太舒服了。”
张扬也附和道,他同样抿了一口热茶,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你们俩,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还能如此自得其乐。”周氏看着这两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娘,这可不是苦中作乐哦,这是一种意境。”崔琉璃娇嗔地说道,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好好好,是意境,我儿可是上京第一才女,自然懂得这些。”周氏笑着回答道,对女儿的才情充满了自豪。
没过多久,谭梅便带着人回来了。
在门外,她迅速地将身上的蓑衣脱下,然后走进屋内。
一进屋,她便径直走向张扬,报告道:“少爷,我发现了一队人,其中有三个骑马的护卫和一辆马车,他们的目的地似乎也是这座破庙。”
张扬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谭梅见状,赶忙询问道:“少爷,要不要把这些人赶走呢?”
张扬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今日下了一整天的雨,看这雨势,短时间内恐怕是不会停歇了。”
“大家都是来此避雨的,实在没有必要将他们驱赶出去。”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透露出一种宽容和大度。
接着,他转头看向谭梅,叮嘱道:“不过,还是要留意一下他们的举动,以防万一。”
谭梅连忙应道:“是,少爷。”她抱拳行礼,表示明白。
时间过得很快,不过一刻钟左右,就见那一行人缓缓地进入了破庙。
他们显然也注意到了破庙里已经有人,稍稍停顿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决定走进来。
随着他们的进入,破庙内的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只见一个领头模样的护卫迅速下马,然后快步走到破庙前的台阶下。
“来人止步!”门口的天枢卫见状,立刻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那护卫站在台阶下,抱拳施礼,态度颇为谦恭地说道:“今日雨势太大,我家小公子高烧不退,情况危急。”
“还望里面的贵人高抬贵手,允许我等进入庙内避雨,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谭梅从庙内缓缓地走了出来:“庙内有女眷,不太方便,诸位就暂且在旁边的走廊里避避雨吧。”
这座破庙的左右两侧都有长长的走廊,虽然能够遮挡一些雨水,但显然无法完全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而且,雨势如此之大,风一吹,恐怕连这走廊也难以完全遮住雨水。
这时,远处的那辆马车的车帘晃动,一只白皙如玉的手轻轻挑起帘子,女子莲步轻移,走下马车。
她身着月白色罗裙,外罩浅碧色的薄纱披风,此刻都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形。
如墨的长发肆意披散,几缕发丝黏在她那吹弹可破的脸颊上。
她抬眸,眉眼间尽是清冷与倔强,丝毫不在意这磅礴大雨,唯有一双美目望向庙内。
雨水顺着她的下颌滑落,滴在泥地,溅起微小的水花。
她就这般静静伫立,宛如雨中一朵傲然绽放的青莲,孤高清绝,却又让人挪不开眼。
女子将手中油伞撑开,而后缓步走来,她轻声说道:“我那幼弟如今高烧不退,情况十分危急。”
“而这雨又下得如此之大,还伴随着狂风。”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弟弟的关切之情,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接着,她又继续说道:“如果在这廊中停留,我弟弟恐怕挨不过今晚。”
“所以,还望庙中的贵客们能够怜惜一下,让我们进去躲一躲雨。”
这女子说话时,声音轻柔婉转,楚楚动人,仿佛能让人的心都融化了。
谭梅听着她的话语,不禁有些恍惚。
这女子当真是漂亮极了,虽然比起世子夫人来还差了一些。
但也绝对算得上是谭梅所见过的女子中,除了世子夫人之外最为美丽的了。
就在这时,屋内突然传来了一个张扬的声音:“既然如此,那就进来吧。”
听到这句话,叶惜舞如释重负,连忙向屋内的人行了一礼,道:“多谢贵人。”
然后,她迅速地转身走到马车旁呼喊了几句。
只见一个面容姣好的丫鬟,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大约三岁左右的孩童,缓缓走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