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明音寺,前往北州

经过一番思考,张扬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明面上以崔家女婿的身份,与崔琉璃一同前往北州。

这样一来,既可以顺理成章地接近明音寺,又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然而,张扬并没有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明面上的行动上。

他深知明音寺可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他决定在暗地里派遣天枢卫前去调查。

天枢卫是一支精锐部队,不仅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同样也擅长暗中侦查和搜集情报,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查出一些端倪。

“对了,杨家那边现在情况如何?”张扬突然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转头看向刘二问道。

刘二赶忙抱拳回答道:“回大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回来。”

“不过,以我对杨长宇的了解,他现在恐怕已经被处死,兵权也应该被顺利卸下了。”

杨家,便是杨贵妃的母族,杨长宇一就是杨贵妃的大哥,手中拥有一定的兵权。

张扬点了点头,说道:“嗯,如此甚好。”

“你立刻去召集五十名可靠的人手,让他们秘密出城,前往北州等待我的进一步指示。”

“记住,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是,大人。”刘二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急匆匆地离去,仿佛有什么急事在等着他去处理。

张扬目送刘二离开后,稍作思索,便开始寻找墨染的下落。

经过一番打听,他终于在一个僻静的角院落里找到了墨染。

张扬快步走到墨染面前,将之前与刘二交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并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墨染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待张扬说完,墨染沉思片刻,然后微笑着表示同意。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磋商,确保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张扬觉得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于是他向墨染道别,离开了天枢卫。

张扬没有丝毫耽搁,直接驱马前往崔府。

说来也巧,当他快到崔府门口时,正好看到崔琉璃和她的生母周氏两人正准备登上一辆华丽的马车。

“夫君,你怎么回来了?天枢卫的事情都忙完了吗?”崔琉璃一眼就看到了骑马而来的张扬,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张扬翻身下马,走到崔琉璃面前,笑着回答道:“嗯,事情都处理完了。”

“你先前说要与姨娘一起去北州,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就想着和你们一起去,也算是尽尽孝道。”

因为崔琉璃的生母是小妾,所以在府内,崔琉璃一直都是称呼周氏为姨娘,只有对崔府的大夫人称呼为母亲。

不过私底下见了周氏,崔琉璃一般都是叫娘亲的。

张扬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毕竟,娘子的外祖家,我要是不去的话,岂不是太失礼了?”

崔琉璃心中微微一怔,但她很快就掩饰住了自己的情绪,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说道:

“夫君,你真是太客气了。天枢卫的事务繁忙,你就不必为了这些琐事费心了。”

“今日查询的线索断了,被墨大人责罚,让我告假几日,哪还有事情要忙。”

张扬一脸无奈地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沮丧和疲惫。

崔琉璃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当她看到周氏满脸欢喜地说道:“有姑爷陪同,自是好的,想来我父亲母亲也会很高兴。”

周氏之前对张扬可是极为不满的,毕竟张扬竟敢强抢她的宝贝女儿回家。

这不仅让崔琉璃的名声受损,最终还迫不得已嫁给了张扬。

然而,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周氏对张扬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她看到了张扬对崔琉璃的关心和体贴,也看到了崔琉璃在张扬身边时幸福的模样。

周氏心中暗自想道:“这张扬虽然之前行为有些鲁莽,但看他对琉璃如此上心,倒也算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想到这里,周氏对张扬的态度越发和蔼起来。

“那就劳烦夫君了。”崔琉璃微笑着对张扬说道,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一般温暖,洒落在张扬身上,让他不禁有些恍惚。

张扬很快回过神来,他连忙说道:“娘,琉璃,我们先回镇国公府吧,我还得跟母亲说一声,顺便收拾些东西。”

“的确如此,我原本也打算和母亲一同先回镇国公府一趟。”崔琉璃嘴角含笑,轻轻颔首,表示赞同。

紧接着,两人一同登上马车,车轮滚滚,朝着镇国公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张扬则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引领着众人前行。

不过短短一个时辰,张扬他们便已将一切准备就绪。

他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准备踏上前往北州的路程。

这一行人的规模颇为壮观,人数众多。

其中,有两辆宽敞的马车,是专门为张扬、崔琉璃以及周氏准备的。

这两辆马车装饰华丽,宽敞舒适,足以让他们在漫长的旅途中享受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马车之后,紧跟着六辆货车,这些货车装满了各种货物。

其中五辆货车满载着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周氏特意为此次北州之行准备的,用以馈赠亲友。

而另一辆货车则装载着他们所需的食物、生活用品等物资和一些杂物等等,以确保旅途中的生活所需。

人员方面,除了张扬、崔琉璃和周氏之外,还有十五名天枢卫护卫,他们个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负责保护众人的安全。

此外,还有十四名仆人和六名侍女,他们各司其职,为这次旅程提供各种服务和照顾。

这一队人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确实引人注目。

然而,如此庞大的队伍并非仅仅是为了彰显排场,更重要的是实际需求。

毕竟,如果人数过少,那么那六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又该由谁来驾驭呢?

遇到上坡路段时,又有谁来推车助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