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若挡不住,您想过后果吗?

  “嗯,郎君言之有理。”

  “为了能尽快结束西域乱局,让西域各国划入咱们治下,如今也只能牺牲焉耆国了。”

  听杨安如此说,李靖嗯了声,然后才对杨安再次问:“对了郎君,您先前不是说,想在西域建立军事基地吗?”

  “不知郎君可曾确定了领军之人?”

  李靖也就是好奇问问而已,毕竟杨安的军事基地,规模定然不小。

  若规模不小,他肯定想知道究竟是何人留守在西域。

  “这个还未定下,你觉得麦铁杖与张须陀两位将军,谁更合适些?”

  杨安摇头,随后沉吟询问。

  他其实想让杨六五留下,因为杨六五足够忠心,任何时候,都能让他放心。

  但杨六五那厮,让他率领小股兵马还行,若说率领十多万,甚至数十万大军?

  这就有些为难杨六五了。

  故此,杨安也只能在麦铁杖与张须陀俩人间选择。

  可纵然如此,他却也没决定,到底该用谁?

  “若说他们两人的话,臣觉得张须陀将军合适。”

  “相比麦铁杖将军,张须陀将军要年轻些。”

  李靖也这才沉吟了下,然后思索回道。

  “张须陀吗?”

  “行,我有数了,你回头让人传令张须陀,命他将麾下兵马交给副将,尽快从边城回来。”

  杨安嗯了声,待李靖领命后,第二日清晨,杨安就与李靖父子一起,率领十万隋军,从龟兹国王都出发,向距离龟兹国最近的焉耆边城蔚梨城进军了。

  而就在他们进军蔚梨城时,焉耆国王宫之中,已经继承了焉耆国主之位的龙突骑元,也正与朝臣们商议继续征兵的事。

  尽管此事,他先前就有了决定,准备降低征兵年龄,同时再让国内成年女子参军。

  可女子参军少有先例,他们焉耆国更是从未有过。

  是故,他的这道王令,在焉耆国还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使得不少百姓与贵族都不满了。

  可即便不满,龙突骑元却也不会改变主意。

  所以仅与朝臣讨论了半个时辰,龙突骑元便不耐烦的制止道:“好了好了,征兵一事不用再议了。”

  “国难当头,若那些百姓与贵族依旧不能体谅本王,那本王也没甚好说的了。”

  “谁不愿意,杀了就是。”

  “总归杀些人,其他人肯定就愿意了。”

  “咱还是说说联络高原部落,以及西域其他国家的事吧?”

  “这些事,你们派人去办了吗?”

  龙突骑元此时,其实也是在破罐子破摔。

  宁愿自己杀光国内子民,也不愿让他们接受大隋统治。

  对于龙突骑元的态度,焉耆国的朝臣也理解。

  故此很快就回应道:“回禀王上,前往高原部落以及西域其他国家的使者,臣等已经派出去了。”

  “就连王上答应送给契丹,靺鞨等族的四万两白银,臣等也安排人护送出发了。”

  “哈哈哈,好,好啊。”

  “若是如此的话,咱就只剩征兵了。”

  “既然这样,那便从现在起,举国上下,都只办这一件事。”

  “本王不管你们采用何种法子,总之,一个月内,定要为本王征召十万大军出来。”

  “都听明白了吗?”

  听朝臣如此说,龙突骑元这才大笑一声,然后再次叮嘱。

  他最担心的便是大隋兵力无人牵制,毕竟如此的话,他们所面临的可就并非大隋十万西域驻军了,而是数十万,上百万的隋军。

  这才是让人最绝望的。

  但现在,既然答应交给契丹等族的白银已经运出去了,他心里也就能松口气了。

  “是,王上。”

  而焉耆的那些朝臣们,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无奈应下。

  尽管他们也知道,龙突骑元的征兵法子有些不妥,迟早会出乱子。

  但现在,他们却也只能按龙突骑元说的办。

  “嗯,既然这样,那就退朝吧。”

  “咱们君臣一心,本王还真就不信了,咱们焉耆国,难道注定灭亡不成?”

  龙突骑元嗯了声,说完这话,他就起身离开大殿,回了他的后宫,去找前任国主龙突骑支留下的妃嫔们温存了。

  嗯,就是龙突骑支留下的妃嫔。

  以前做丞相时,龙突骑元就对龙突骑支的众多妃嫔有想法。

  奈何他是臣,人家是君,他纵然有那贼心,却也没那贼胆。

  但现在焉耆国的国主是他?

  这就让龙突骑元胆子大了不少,将那些妃嫔统统占为己有了。

  总归那些女人,他不宠幸的话,也就只能在王宫中孤独终老了。

  咱龙突骑元,其实是在拯救她们。

  抱着这样的想法,接下来的五日,龙突骑元几乎就没离开过后宫,日日都在与妃嫔们行乐。

  然而他行乐时,杨安,李靖,李德蹇三人,却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焉耆蔚梨城附近。

  看着前方那座虽然修建的也算不错,但与大隋边城比起来,却要差上不少的蔚梨城城墙,杨安顿时就叹息一声,对李靖父子说:“哎,西域这地方的百姓苦啊,缺水缺粮,时不时还得遭受风沙侵扰。”

  “看来以后咱们统治了西域,得想办法治沙了。”

  杨安肯定不会任由西域的环境继续恶化下去,毕竟如今的西域,治理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生态环境也没千年后那般严峻。

  “治沙?这风沙要如何治?”

  但李靖与李德蹇却懵了,错愕看着杨安询问。

  他们父子俩人,也算饱读诗书之辈。

  奈何杨安说的这事,他们闻所未闻,老师没讲过啊。

  “种树种草,禁止过度砍伐呗。”

  杨安微微一笑,然后才摆手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说,想办此事,怎么着也得咱将国号改了,成立自己的朝廷才行。”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

  杨安分的清打天下与治天下,至少在他看来,他们此时就是在打天下。

  可李靖父子却对视一眼,赶紧转移话题道:“嗯嗯,那就以后再说,等郎君您做了皇帝,您再慢慢治。”

  说完这话,李靖就对杨安再次问:“敢问郎君,咱现在是否进攻?”

  就连李德蹇也看向了杨安。

  因为杨安方才说的更改国号一事,实在不是他们父子能参与的啊?

  既然不是,他们还不如老老实实打仗。

  “嗯,进攻吧,一举拿下此城,然后快速向焉耆国都员渠城进军,争取七八日内,就将焉耆国都占领了。”

  杨安嗯了声,李靖这才微微颔首,陡然对身边传令兵吩咐:“来人,传我军令,大军准备,半个时辰后,咱们对前方蔚梨城发动进攻。”

  “是,将军。”

  传令兵领命,仅仅只一会,李靖与杨安所率的十万隋军,就开始准备进攻了。

  就连杨安,李靖,李德蹇三人,也都在等着了。

  如此等了半个时辰,确定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好了,李靖才看了一眼杨安,得到杨安默许后,顿时就嗡的一下手中马槊直指蔚梨城,大喝道:“儿郎们,为了天下安宁,也为了封妻荫子,随本将踏破此城,杀啊。”

  “杀啊。”

  李靖话音刚落,杨安便挥舞手中兵刃,率先朝蔚梨城冲去了。

  看的李靖与李德蹇也有些无奈,但却也只能赶紧带着大军跟上。

  与此同时,焉耆蔚梨城内,不少的焉耆百姓,还正讨论着龙突骑元的征兵令呢?

  不只百姓,就连蔚梨城的守城将领朱三立,此时也在城墙上与麾下守军郁闷讨论。

  为何?

  因为朱三立年仅十一岁的独子,就在此次征兵行列。

  尽管做为武将,他也想让儿子报效焉耆。

  可他也没想过十一岁就送儿子参军啊?

  故此,朱三立心中,对龙突骑元的王令其实颇有微词。

  就连他麾下的守军,见他如此,有人立刻就建议说:“将军,要不趁着战事还未开始,您赶紧将您儿子送走吧?”

  “如此也能安全些。”

  “啊对对,将军,要不您就快些送走儿子吧。”

  其他守军也跟着劝说。

  不过他们如此提议,也并非他们就是在为朱三立考虑。

  他们只是在为他们自己考虑而已。

  因为朱三立若能将儿子送走,他们也就可以将家人送走了。

  “哎,还是回头再说吧,我现在也烦的很。”

  但朱三立却叹息一声,转身就想回府了。

  “杀啊。”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下一刻,他的耳边却是漫天喊杀声响了起来。

  随后他就看见蔚梨城城外,正有着密密麻麻的大军朝他们冲来。

  “我的娘咧,这是哪国兵马?少说也有十万之众吧?”

  顿时,朱三立脸色一变。

  “是隋军,肯定是隋军打来了。”

  “如今西域各国,谁都没有这么多大军,必然是驻守在西域的隋军无疑。”

  “现在咱要怎么办?”

  但他麾下的守军却心里发紧询问。

  “还能怎么办?肯定先关城门啊。”

  “快,快些关城门。”

  朱三立也这才大吼一声,立即就准备让人关城门了。

  “将军,当真要关城门吗?”

  但他麾下那些守军,却忽然对朱三立意味深长询问:“城门关了,您儿子怎么办?”

  “还有就是,纵然关了城门,指着咱蔚梨城不到五千守军,能挡住大隋十万兵马么?”

  “若挡不住,您想过后果吗??”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