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苏文浩的去处
苏家的事情,一直都是苏阳在管,苏文浩参与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苏阳很清楚,苏家想把他的儿子苏文浩变成下一个他。
但这是苏阳最不愿意的事情,自己这一生过的有多糟心和痛苦,他自己最清楚了。
这样糟糕绝望的人生,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继续走自己的老路。
所以在苏畅示意苏阳,要把家里的事情交给苏文浩分担一些的时候,他也是一直在阳奉阴违,只让苏文浩去做无关紧要的事情。
自己深陷泥潭,苏阳却立志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那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他身上沾染了太多的污秽不堪的东西,他要让他的浩儿堂堂正正的做人。
“那就这么办,事不宜迟,阿爹回去就让王三去办吧。”
苏文浩此时的兴奋中,隐隐的还带着一点未知的惶恐,能不能逃脱苏家的这个牢笼,能不能让云离安稳下来,就看今日这一举了。
没人能够明白苏文浩此时的心情,逃脱苏家的牢笼,能够为国效力,这两件事对于他来说同样的重要。
他甚至为此已经在心里,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他自小长在苏家,自是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是如何被欺辱,是如何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去违背良心做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情的。
留在苏家就等于是,把自己交给了永远无法见到光亮的黑暗,被绝望吞噬,最后又将会被扼杀在黑暗和绝望中。
苏文浩不愿意这样的悲剧,再重复在自己的弟弟和孩子的身上,他宁愿用自己的死来为他们换一个光明的未来。
同样他身为臣子,能够为国尽忠,这也是他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次可能是他今生最后一次,能以臣子的身份为这个国家尽忠了。
所以他也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将自己的性命交付。
今日皇后娘娘交代的这件差事,是他拼尽全力,赔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也一定要完成的。
苏家父子走后,阮玉湖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她看着苏家父子离去的方向,说道:“可惜了,这样的儿郎终究是被自己的家族所累,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了。”
“也不知道苏畅那个丧尽天良,连心都是黑的恶狼,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什么善事,竟然还能生出这样的子孙来。”
“都说天道为公,可是苏畅那种坏透了连人都称不上的东西,怎么会生出这么好的子孙出来呢?”
阮玉湖一辈子阅人无数,虽然她并不了解苏家的这父子俩,但是刚才闻其音辩其声,阮玉湖就能够知道苏文浩是个挺不错的人。
至于那个苏阳嘛,人虽然也还算可以,但是比起他儿子来,还是差点儿意思的。
“不会可惜的,优秀有才识的人都不会被埋没的。”
在沈天娇的观念里,英雄是不问出处的,只要人有本事,人品没问题,在她这里都可以被委以重任的。
“你打算要用他做什么?”阮玉湖不禁有些好奇了起来。
苏家这次在劫难逃,苏文浩作为苏家子,死罪虽然会被免掉,但是同样活罪难逃。
自己的家族参与造反谋逆,不仅是苏文浩,就是苏家往后数五代,连参与科考的资格都没有了。
官场今生与苏文浩是无缘了,阮玉湖想不出离开了官场,苏文浩还能做什么?
“让他去白露书院,他自己虽然不能够再入仕为官了,但是他可以教导出一批可以入仕为官的学生出来。”
“他见识过官场的险恶,不久之后也将会知道人间的疾苦,这样的人教出来的学生,会成为朝堂中的清流。”
“这些清流们会打破这个朝堂腐旧的气息,会给朝堂带来新的思想和冲击。”
“云离的朝堂不能再是如今这副死气沉沉,守旧,迂腐都朝堂了。”
“不改革,不创新,就会被淘汰,云离就永远不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白露书院,是云离得三大书院之一,那里的山长曾经是镇北侯的手下,因为酷爱读书且学识渊博,又因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无法在拿刀杀敌了。
所以在镇北侯的推荐和资助之下,就创办了白露书院。
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书院,在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一跃成为了云离三大书院之一,的确是真本事在的。
从沈天娇监国之后,她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要改变云离的现状。
云离想要改变现状,就不断要有一些有见识,有思想,有能力,有抱负的人站起来为云离供给新的生机与能量。
那些人从哪里来呢,只能是从天下的读书人那里来。
所以沈天娇便选中了白露书院,她让镇北侯去信说明来用意,就把那里作为为云离培养人才的地方了。
至于沈天娇为什么不选择国子监和别的书院,那自然也是有她的理由和原因的。
国子监作为云离最好的教育机构,能够进入其中的必然都是云离的天之骄子。
但是这些天之骄子们,都是出身世家大族,再不济也都是官宦之家,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和寒门子弟根本无法能够企及的存在。
国子监的局限性,限制了天下学子的求学之路。
而且国子监有一个最大的诟病就是,不管是夫子还是学生,皆是贵族,官宦之家出身。
他们不了解人间疾苦,不明白社会最底层的人,和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
国子监里面大多数人的认知,如今还都是停留在如何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延续家族的荣耀上。
他们没有天下为公,心系百姓,为自己的国家献身的精神。
但是白露书院里的那些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阶级,大多数都是出身寒门和普通百姓之家。
他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对这个国家,百姓的需求有更深的了解。
培养一批这样的人,让他们入仕为官,不久之后的将来,云离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止步不前,死气沉沉没有新生活力的云离了。
阮玉湖实在是没想到,沈天娇会这样安排苏文浩的去处。
这样的安排对于苏家的父子俩,和他们的家人来说,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了。
苏文浩的官职虽然很小,但是他不是承祖荫得来的,他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得来的。
这就间接的说明,苏文浩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样的人若是不利用起来,任由他埋没的话,这也是个不小的损失。
物尽其用,人尽其职,这才是最正确的事情。
阮玉湖看着沈天娇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小丫头如今是越来越有,一个上位者的气度和眼界了。
她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离会在沈天娇的管理和统治之下,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云离。
“娇娇,如今万事已备,只欠东风了。该是时候撒网捕鱼了。”
阮玉湖从来都没想到,自己的大仇最终会是以这种方式得报的。
原本她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机会等不到大仇得报的时候了呢。
毕竟苏家是真的不好对付,就算是当年的先帝被她设计,找到了苏家行为不端的证据,最后也无法能够真正对苏家造成致命的一击,让苏家落败的。
可是现在,因为沈天娇,这一切的不可能,都要变成可能而且马上就要实现了,这让阮玉湖激动不已的同时,又有一种很不真实的虚幻感。
等苏家败亡,苏畅被送上刑场被斩杀的那一刻,才是她真正大仇得报,可以告慰父母亲人的时候。
“嗯,是该撒网捕鱼了。”沈天娇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了起来,她很清楚自己跟李朝晖之间的这场争斗,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这场争斗从一开始,就代表着云离所有的势力和官员都要下场,都要参与其中。
他们要在这场争斗中,重新洗牌重新选择跟随者。
他们今日的选择,是决定着他们以后是能继续高枕无忧的立足官场,还是要沦为阶下囚的关键。
“姑姑,如果这场争斗,是在外面的话,势必会伤及很多无辜的百姓。”
“所以我想能不能来演一场戏,把李朝晖和她的人,全部引到宫里来,就算不能全部引来,但是只要大部分能进来,遗留在外面的那些就不足为惧了。”
沈天娇现在考虑任何问题,都会以百姓为重。
即使是这场关乎云离未来的大战,她也不想祸及百姓。
她的职责是保护云离的每一个百姓,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嗯,是可以把他们引到宫中来。”阮玉湖点头同意沈天娇的想法,“这件事在皇城解决就行了。”
皇城跟后宫之间,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即使这场大战会在皇城里开展,也不会影响到后宫的正常秩序的。
“好,就这么决定了。”沈天娇现在开始就隐隐的开始兴奋起来了,前世逼宫这种事情她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她上过战场啊。
真实的战场,可比这场政变可怕的多了。
从她前世死后,被挂在太庙里,又到她魂魄离奇附在沈天娇身上复活,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她都没有领兵打过仗了。
她都快要忘了,拿刀杀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
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好好的体验一把找找感觉,也好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皇城里的所有侍卫和将士,包括羽林卫里的人,全部都要换成我们的人。”
“等我二哥回来,就让他着手办这件事。”
“西山大营里,也全都是我们的人,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对付她一个李朝晖不成问题的。”
李朝晖在沈天娇这儿从来都不为惧,沈天娇担心的是那些李朝晖背后的跟随者们。
那些人拥有着绝对的势力,不把他们铲除掉,即便是李朝晖死了,云离国依然不可能会有安宁的时候。
“好,娇娇,如何做这个局,你不必担心,你去管你该管的事情就可以了。”
“姑姑会把这个局做好的,你到时候只管把握全局就好了。”
沈天娇不善心机,演戏引人入局这种事情她做不来的,还是阮玉湖来最合适了。
“好,做局之事就交给姑姑,布阵御敌之事,就由我来做。我们分工合作,这次一定要把李朝晖,苏家和他们的同党,铲除净尽。”
“我们云离的天,该亮起来了。”
沈天娇自觉肩上责任重大的同时,又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
把李朝晖一党铲除净尽之后,云离的朝堂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虽然不会如沈天娇想象中的那样,清明如水,但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般的混乱腐败。
朝堂清明如水,只是沈天娇的想象罢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沈天娇还是懂得的。
“姑姑,至于那个孩子,能不能不让她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
“不管她是谁的孩子,但是这件事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稚子何辜,不该让她遭此劫难的。”
提起李朝晖,沈天娇就想到了安平,那个单纯可爱的小姑娘。
自从做了母亲之后,沈天娇连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硬不起心肠来了。
“嗯。”阮玉湖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没打算利用那个孩子,来对付李朝晖的。”
“能够让她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知道无忧无虑的活着,也算是我们积福了。”
阮玉湖也不是个心狠到,能对一个无辜的孩子下手的人。
“等这件事结束了之后,要么把她送走,让她去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生活,那么就在上京城里,为她谋一门亲事。”
“让她留在上京城里,能够有个依靠可以安心度日。”
阮玉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李沐阳和李沐颜兄妹俩,想到那两个孩子,阮玉湖也无法对安平视而不见。
天道好轮回,行善就得善报,做恶的话就要遭恶报的。
她可不想滥杀无辜,留下业障报应给她那里两个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