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的,第一眼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越接触越了解。

赵明华已经远远超过了春暖所预想的情况。

知道他是个聪明有本事的,不知道他的本事如此强悍。

这本古书不仅仅是古书的价值,更在于其内容的精髓。

春暖在做经络骨骼修复的时候就受益匪浅,她自认很熟悉了,但是重新再捋一遍才发现细枝末节的地方还得是祖宗,跟着祖宗学学她才能更厉害。

她深深的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赵明华也算是她见识的另一个天。

蜀城,文掌柜拿着古书赞不绝口。

“老夫就说过,这古书只能在赵公子手中上才能焕发生机,这是一点儿也不假的。”文掌柜一边翻阅一边道:“老夫倒是想知道,是何方圣人才能配合赵公子的大手笔?”

古书在自己手上的时候他多次小心翼翼的翻看过。

每一页纸张都是轻拿轻放,很多地方破损得无法捡起来,但是现在手上拿的古书看不出一点破损的痕迹,经络脉像更是清晰无比。

“这个人你就不必惦记了,我是铁定不会介绍给你认识的。”

自己未婚妻的好自己得藏着。

财不外露,人才也是才,更不宜外露的。

文掌柜……就知道他年纪不大心眼不少。

但同时也很佩服,他的人脉资源真的很丰富,所以这本古书交到他手上算是物有所值了。

“赵公子,老夫冒昧的问一句:协助您修复这本古书的是不是医圣大师。”

医圣大师?

这个词新鲜得很。

看文掌柜一脸的急切焦灼,赵明华心里一凛。

“你要求医?”

“是老夫的孙子,自小就发现腿有点问题,好像没有力气走不了路,当时就想着孩子长大一点儿就好了,一晃孩子三岁了,走倒是能走一点,但是左腿比右腿还要瘦小,左腿也没什么力道,走路一踮一跛的。”文掌柜一声叹息:“蜀州有名的大夫也看过不少,都说孩子打娘胎里带来的怪病治不了了。”

赵明华想都说治不了了你还想治,这不是为难自己吗?

“赵公子有所不知,家门不幸,去年我那独子因为一场意外走了,老夫膝下就剩这个孙子这一根独苗了,老夫想就算散尽家财也想为他求得良医,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就好。”

赵明华一愣,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在看到古书的时候那么宝贝了,而且知道自己能找人修复的时候甚至愿意不取一文钱相赠送,原来在这儿等着他的。

“能不能医治你孙儿的腿我是不知道,不过,我愿意帮你问一问。而且,她应该不是能到蜀州来。”

“没问题,只要能治,天南海北的,我都愿意带着孙儿上门求医。”文掌柜连忙道:“还请赵公子帮忙搭线。”

“行,这事儿我记心上了。”

赵明华心里还是很感慨的。

想不到表面上看这么平和淡定的文掌柜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多谢赵公子。”

文掌柜对赵明华感激不已。

赵明华越发想帮他。

“从小腿左腿就无力,走不了?”

春暖听后大约知道是一种什么情况了。

“能治吗?”赵明华还是希望自己能给文掌柜带去一丝希望。

“可以让他带来我看看。”春暖道:“这病发现得早越早治疗越好,现在都五岁了,相对来说有点难度了,我只能看看。”

“好,我捎信给他,只是……”

赵明华有点纠结:这么优秀的未婚妻让她抛头露面真的好吗?

“我不会以我真面目示人的。”春暖道:“我女扮男装,对外就以春宁的身份行走吧。”

啥?

赵明华瞬间也就明白了她的意图。

这世道本就对女子很苛刻了,更何况她还是肖太医的孙女,长得又那么的貌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换成春宁的身份有两个好处,一是保护自己,二来也是给春宁打下基础。

春宁早晚正在努力学医当中。

这两年长了些个头,面相上和春暖也有七八分像。

文掌柜听说那大夫愿意让嫡亲的孙子帮忙看诊后立即就带了他五岁的孙儿从蜀州来到了昌州的一个小镇上。

“赵公子,那大夫家就住这儿吗?”

见赵明华敲开了槐角树下的小院,有几分好奇,大夫都是不看诊的吗?

“老大夫早已不看诊了,其子孙在这儿制点药丸,也没对外看诊,所以你算是特例。”

特例,懂什么是特例吗?

那是看在赵公子的情分上给的面子,特殊对待专门看诊的。

“我捎信的时候也曾给你说过,他只是说看看,看能不能治,如果……”

“我懂我懂,赵公子放心,这些年来我四处求医,无一例外不是抱着希望而去失望而归的,但饶是如此,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文掌柜道:“我更相信药医有缘人,说不定赵公子就帮我找到了救星呢。”

赵明华……要我怎么说你呢?

我给你说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你给我说你把希望全都倾注在我身上。

是的,文掌柜看到那本古书被修复得这么完美的时候内心就激动万分,他觉得看到了救星,看到了希望。

当接到赵明华捎去的信说可以试一试,文掌柜在儿子的灵位前老泪纵横。

不管花费多少钱,他都要给孙子将腿治好。

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昌州。

在他的心目中,这位大夫怎么着也是一位坐诊大夫。

谁知道,看到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哥……咳,小大夫。

“大夫贵姓?”

“免贵姓肖。”春暖换了男装,赵明华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说真,他突然间有点心动:或许某一天可以带着春暖女扮男装行走大江南北,一起仗剑走天涯。

春暖没错过赵明华眼里的亮光,就想这人又在想啥?

“来,把手伸出来。”

文掌柜将孙子的左手伸了出去。

春暖把了一下脉,皱了皱眉。

“大夫……”

看到春暖皱眉,文掌柜的心凉了半截。

“这病不是打娘胎里带来的。”春暖十分肯定:“是出生后生了一场病,没有对症治疗,然后留下了后患。”

文掌柜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这事儿呀?

“这病初发时会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

这不是很正常的病症吗?

怎么就引起了走路不便了?

“大夫,能治吗?”

“如果在发病初期倒可以治,现在已经拖了几年了,时间上有点长了。”

文掌柜的心拔凉拔凉,以前的大夫都是误诊啊,都说是娘胎里带来的。

如果当初遇上的是眼前的大夫……也不对啊,眼前的大夫当年可能都没满十岁,他怎么能治?

“大夫,求求您想想办法,不说能治好如初,就是能让他以后不再恶化严重也好啊。”

“这是一项长期的治疗,而且需要你们患者和家人的配合。”

“配合,我们肯定配合,大夫,您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文掌柜是第一次听到有大夫说可以这么多话,连忙表态他们绝对配合。

“他不是不能走,是能走的,就要让他多走动,要坚持走,越走会越好,不走就会退化。”

“我会给他进行一段时间的针灸,还要进行推拿。”春暖道:“做推拿的话,你们去肖家码头上找罗大夫推拿。”

“大夫,你可以帮我们推拿吗?我知道推拿很辛苦,你帮我们做,该多少辛苦费我们不会少你的。”

“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推拿这一方面你们找罗大夫比我推拿的效果更好。”

事实上,春暖是根本不想做推拿,那可是一个力气活。

罗大叔在推拿这一方面真的很精了,肖家码头上也是出了名的大夫了。

据说还有很多外镇的人也来找他,忙都忙不过来,甚至动了让罗小刚跟着他学推拿的念头。

偏偏罗小刚只认准春宁,要跟着春宁学。

罗大婶也是一个精明的人,立即就将娘家一个聪明的侄儿喊来当了学徒。

罗大叔都带学徒了,春暖自然放心大胆的向他推荐病人过去。

再则,她是女扮男装在看诊,这不是三两天的事儿,万一不小心漏馅了怎么办?

文掌柜听说推拿效果更好,立即就同意去找那个罗大夫了。

“我先开两副药,吃了再来把脉看看情况,视情况调整药方。”春暖想了想:“针灸加上推拿再加上吃药,十天为限,到时候再看看病情是否有好转。”

“好的,好的,感谢大夫,感谢大夫。”

文掌柜心情有些激动,他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是的,之前去看大夫,问了情况摸了摸左腿,然后就说一句话:“娘胎里带来的,没办法治了,只能这样了。”

让大夫开点药也不开,还劝说别浪费银子,没那个必要。

直接一棒子打死,一点儿希望都不给。

这一次真的与众不同,又是针灸又是推拿又是开药,文掌柜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看着年轻的小大夫拿着长长的银针出现,文掌柜又有点紧张:不会有事儿吧?

他用眼神询问着赵明华。

“古书的修复经络脉像的画像都是出自她之手,你觉得会有问题吗?”

赵明华一眼看出文掌柜担心的地方,直接给他解惑。

文掌柜……是我太小心眼了。

果然啊,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年纪小本事却大。

“疼,有点疼。”

小孩突然喊了起来。

殊不知,小孩喊疼的声音在文掌柜听起来仿佛是天籁之音。

要知道,他之前左小腿一直没有知觉。

这会儿居然喊疼了。

“有一点胀疼感是吧,喊疼是好事,治好的可能性更大。”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

“疼一点你要挺住,长痛不如短痛,暂时的疼可以解决以后的走路问题,你愿意再试吗?”春暖给小孩道:“如果你能挺住,我就继续给你治;如果你实在害怕,那我们就治了。”

“治。”

小孩突然间就不喊疼了:“大夫给我治,我要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不要被人喊跛子。”

“好,我会尽力给你治好的。”

文掌柜听了孙子和大夫的对话眼泪直接就掉下来了。

什么狗屁的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只是未到伤心处。

天知道,孙子是独苗却身患怪疾,儿子早早的离开了,他再多的家业又有什么用呢?

如今大夫让他看到了希望,很是高兴。

至于说要在这儿治疗,文掌柜就得去住客栈。

又想着住客栈他们主仆一行四人不太方便,索性问赵明华要在这镇上买一个院子。

春暖听他和赵明华的聊天就知道是一个有钱的主,有钱就是任性啊。

文掌柜问春暖诊费多少,这倒难住了她。

“先给十两银子吧,等一个疗程后看情况,如果有效,最后治好了就收你一百两银子。没有效我也不再收取分文。”

“好好好,感谢大夫感谢大夫。”

文掌柜很是感动,别说一百两银子了,就是一千两他也给啊。

刚给看诊完,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看时,是唐六带着一辆马车的货。

“三少爷,你也在。”唐六很是欢喜,这一次的赏钱又不少。

“你这是?”

“刚从京城回来,夏夫人让给肖姑娘捎的礼物,这一次有点多,整整一马车都是。”

“行,辛苦了。”赵明华掏出二两银子赏他:“辛苦一下,把货搬进来吧。”

春暖看着一匹又一匹的布抱进来也很惊讶。

“这是什么情况?”

“夏夫人捎给姑娘的家书。”唐六一时也没认出春暖来,只当是春宁:“公子请将家书转交给肖姑娘一下。”

“好,有劳。”

春暖为自己的成功装扮很是满意。

文掌柜看着这一幕心里好奇:京城夏夫人是谁?

蜀地昌州一个偏远小镇上的一个大夫和夏夫人有关系?

还送这么多布匹来,也是看诊过的病人吗?

赵明华将人带走后,春暖拆了家书。

看到长姐的信她很感动:长姐也在为她的嫁妆而做准备。不仅送来了布匹,还有一些珠宝首饰,还在某一块布匹里藏了银票。

嫁妆,她还真是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