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5章

廖自文听得入神,一边听,一边在身上摸了又摸,左兜掏掏,右兜翻翻,终于找出了烟盒,将里面的锡纸取了出来,摊平之后,写下了品牌培育和渠道管理八个大字,在方寸之间认认真真地做起笔记来。旁边的黄副主任见状,也急忙找来半张卫生纸,掏出别在上衣口袋的钢笔,跟着记录重点内容。

廖自文一边记录,一边暗自感叹,齐永林关于做企业的这一番理念,简直犹如一本生动实用的教科书。工厂生产商品,不仅得提前囤积大量生产资料,还得时刻承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而销售端的各大商超、百货公司,同样得承担囤货积压资金的压力。反观东投集团,专注于发掘品牌、培育品牌,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销售渠道,这个产品不行,马上就能灵活切换到另一个产品。这样先进的思路,简直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廖自文不禁在心中感慨,自己读了多年大学,学校里那些号称顶尖的专家、教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可没一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能像齐永林这般贴合实际、切实可行。

齐永林稍作停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第三点,集团公司负责高瞻远瞩地决策,下属公司负责坚定不移地执行,执行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生命力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就是实事求是。大家往后少搞那些花里胡哨、虚头巴脑的东西,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实事求是开展企业经营,只有这样,才符合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市场是不会惯着我们的……。”

这场会从早上九点准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整整五个小时。齐永林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全程激情澎湃,干货满满。底下东投集团的各级干部也都全神贯注地听了两个小时,整个会场秩序井然,鸦雀无声。

从方建勇、罗明义,到胡晓云、邹新民,再看主席台上的每一个人,哪个不是业界内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他们都像小学生一般,认真聆听着齐永林的讲话。

廖自文身处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东投集团上上下下都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人人都在积极汲取新知识、新思想。他暗自感慨,照这般势头发展下去,东投集团的崛起,已然是指日可待,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

齐永林挺直腰杆,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众人,声音愈发洪亮地讲完了最后一句:“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啊,内容确实比较多,其中有些思想和观点,可能大家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这都很正常。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磨合,观念的更新也并非一蹴而就。我只想说,请同志们回去之后,务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今天会议上所讲的内容。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时刻牢记我们投资东原、发展东原、建设东原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携手奋进,共同前行!”

齐永林讲完之后,廖自文和黄主任两人也是忍不住鼓起掌来,这就是人格魅力。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过后,方建勇赶忙打开话筒,他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同志们,刚才永林书记从三个认识方面,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阐述了东投集团当下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肩负的神圣使命。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永林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再讲三点具体意见。其一,各部门要迅速组织内部讨论,务必将今天会议的要点,一字不漏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确保大家都能清晰理解集团的发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向;其二,针对永林书记提出的品牌和渠道建设方向,各分公司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定位,在一周内拿出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其三,在执行过程中,务必注重实际效果,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各项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在集团公司上下,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