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2章

在九十年代的干部队伍体系里,家庭职业分布要是能做到一方在政府系统任职,另一方就职于国营企业,那简直堪称完美组合。就拿魏昌全来说,他家便是如此,而平安县县委书记郑红旗的家庭情况也与之相仿。

魏昌全的妻子在建筑总公司担任会计,早些时候,建筑总公司的财务科科长被龙腾公司以优厚条件挖走,去那儿担任了财务科科长一职。如此一来,魏昌全的妻子顺理成章地接过了建筑总公司财务科科长的重担。再看郑红旗这边,他的妻子柳如红与他是高中同学,在郑红旗调入计划委员会后,经由齐永林从中协调安排,柳如红被调到了棉纺厂后勤科,并且担任了后勤科科长。

棉纺厂的后勤科,在棉纺厂人士眼中,那可是个令人眼红、炙手可热的岗位。毕竟棉纺厂规模不小,有着两千多名职工,大家的吃喝拉撒全都归后勤科管。还有棉纺厂子弟幼儿园、棉纺厂子弟小学、职工食堂、职工澡堂。单单每月采购劳保用品这一项,涉及的金额数目就相当可观,足以让不少人垂涎三尺。周围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要不是靠着齐永林的关系,郑红旗就算是县委书记,也不一定搞定棉纺厂的后勤科长,因为市棉纺厂红火的时候,根本不看县委的面子,柳如红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坐上后勤科科长的位子呢?

众人听陈伯涛这么一介绍,这才知晓郑红旗的妻子在棉纺厂担任后勤科科长。平日里,郑红旗总是将自己标榜为清正廉洁的青年干部,还常常把节俭挂在嘴边。可如今他妻子却在这样一个“肥差”岗位上,这一情况让在座的各位不禁心生联想。大家暗自琢磨,看来这郑红旗嘴上虽说得漂亮,实际上却在私下里给自己的妻子谋了个好差事。

最先察觉到其中门道、觉得有机可乘的是魏昌全。只见他眼睛一亮,立马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带着几分惊讶的语气说道:“哎呀,我只知道红旗书记的爱人在国营厂上班,可真没想到原来是在陈书记您这儿啊!这可真是太巧了!”

就连周海英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赶忙开口问道:“哎,对了,我一直想问,这次你们厂搞集资买客车入股的事儿,红旗书记的爱人参与了没?她叫啥名字来着?”

陈伯涛满脸笑容,十分熟稔地回应道:“柳如红,柳科长。在我们厂里,也是实权人物啊。”

“那柳科长入股了吗?”周海英紧接着追问。

陈伯涛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说道:“那肯定入股了呀。这次我们厂党委和职代会专门开会研究通过了集资方案,厂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要拿出5000块,中层干部每人3000块,中层副职和班组长分别拿出2000块和1000块,普通职工则不做硬性要求。你想想,这200万可都是大家伙儿一分一厘攒下的血汗钱呐,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周海英听后,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伯涛书记啊,红旗书记每天在光明区和平安县之间来回奔波,工作辛苦,这些都离不开如红同志的支持,说到根上啊,是离不开咱们杨书记的支持啊,是咱棉纺厂解决了后期书记的后顾之忧。我们作为革命同志,特别是昌全啊,又是红旗书记的副手,利用为红旗同志分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