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1章
东投集团的办公大楼建于20世纪60年代,共有五层,整体呈现出浓郁的苏式风格。办公室的门一打开便是长长的走廊。站在走廊上,视野颇为开阔,1至3层是工业开发区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们进进出出,忙碌而有序;4到5层则是东投集团的办公区域,氛围显得更加庄重严肃。齐永林对楼层数字有要求,所以他将自己的办公室有意避开了4楼而设在了5楼。此刻,他站在走廊上,微微俯身向下望去,整个东投大院的景象尽收眼底。他看到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市长王瑞凤刚刚从光明工业开发区走出来,廖自文陪同在侧。如今工业开发区一直没有主任,廖自文党政一肩挑。
齐永林望着曾经由自己一手打造的工业开发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如今这片曾经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地方,却与自己再无关联,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悄然涌上心头。
走进办公室,邹新民手脚麻利地将齐永林的杯子摆放妥当,随后主动拿起一旁的水壶,动作娴熟地给齐永林添了杯水,热水注入杯中,升腾起袅袅热气。
齐永林此前已经同意在东投集团成立纪检部门,这一决策让邹新民从内心深处对齐永林多了几分认可与敬重,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愈发积极主动地对齐永林的工作给予支持。
邹新民还没来得及坐下,胡晓云便推门走了进来。在东投集团重新调整分工后,胡晓云负责牵头交通和酒水销售公司的工作,肩上的担子不轻。胡晓云进门后,只是淡淡地瞥了邹新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淡,视其如无物,然后径直对着齐永林,脸上堆满笑容,说道:“齐书记啊,有个情况我必须向您汇报一下。交通局那边拟定了一个客运企业准入管理办法,其中有两条规定相当关键:要想运营长途客运车辆,其一,必须在市内有过一年的客车运营经验;其二,得在省内具备三年以上的客车运营经历,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有资格开展长途运输业务。”
齐永林听闻,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神色间透露出一丝疑惑,平和的问道:“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们有什么依据吗?”
胡晓云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说道:“我感觉丁洪涛推出这个规定,似乎是专门针对咱们的。现在这份办法还只是征求意见稿,下一步就要提交到市政府。听说侯成功副市长已经在上面签了字。如今只要张庆合一签字,这事儿就能提交到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了。”
齐永林微微“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说道:“这个丁洪涛,还真会玩花样啊。”
此刻,齐永林正在积极与省里对接,满心期望能够通过省里直接办理下来执照。可要是市里面真出台了这样的规定,即便省里面顺利发放了执照,在东原市也无法立即生效使用,这就意味着省里面发的执照,得等三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这无疑给东投集团的业务拓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齐永林微微蹙着眉头,缓缓说道:“现在看来,这里面的情况错综复杂啊。这样吧,我今天下午去趟市政府,亲自找一找张庆合市长,探探他对这件事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