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被拉入伙

刘秀琴躺在床上,眼泪哗哗往下落。

“我哪里敢恨她,我供着她还来不及,以后我都供着她,我欠她的,我生了她就是该死!”

孟新军无奈,“气话就不要说了。”

谁也没想到孟冬青会那么问,刘秀琴当时一下就厥了过去,他只能先把孟冬青哄走,又来安抚妻子。

刘秀琴想着自己生养孟冬青时受的苦,心里就恨。

那时候家里孩子都小,孟新军的老娘跟死了似的,除了挑剔刘秀琴对她的宝贝孙子不好,别的是一点忙都不帮。

生完第二天,刘秀琴就背着孩子下地了。

一家七口的衣服要洗,饭菜要做,还有洗不完的尿布,全是她的活。

稍稍没有注意得到,就大的哭小的哭,是小小的夏丽窝在她怀里,说会快点长大帮妈妈。

她涨奶发烧,烧得糊里糊涂的时候,是夏丽拉着她的手大哭,喊着妈妈不要死,夏丽要妈妈,才叫刘秀琴不敢死。

她死了,孟新军还能再娶,她生的孩子可怎么办?

是她给了孟冬青生命,她凭什么来质问她,对她再不好,还不是好好地长大成人了,现在都能死命跟她对着干。

还有孟新军,坏人都是她做,好人全是他当了。

“房子和工作的事,你怎么替她办?”刘秀琴打起些精神,问孟新军。

家里就这么点地方,总不能真叫夏丽住出去,至于工作,刘秀琴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去买。

孟新军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级别熬上去,不到退休,工作绝不会顶出去,孟秋同都轮不到的好事,孟冬青就别想了。

这要是去买工作,得花多少钱?

“我妈留下的那个老房子,我准备给冬青。”孟新军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他们现在住的是厂里分的房子,孟家在本地,家里还有一个小院子,虽然离得不算太远,只有五六公里,但那里是农村。

刘秀琴一怔,“可姑奶奶还住在那里,而且,那房子不是要留给秋同吗?”

到底是孟家唯一的男孙,孟母过世前早交待好了,房子留给孙子。

要是孟冬青是个儿子,刘秀琴肯定就替她争了,偏偏是个不争气的女儿。

“给冬青,秋同有家里这房子。”孟新军知道刘秀琴和孟夏丽什么打算,她们娘俩想要这房子。

这是两口子第一次谈到这些,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你怎么会变得,变得这么尖刻?”孟秋同送孟冬青回友谊宾馆,一路沉默到地方,下单车的时候,孟秋同突然开口。

记忆中的孟冬青,总是沉默寡言的,瘦瘦小小一只,眼里满是怯懦。

现在的孟冬青像只刺猬,拼命地扎向亲人。

不对,孟秋同想起自己看到孟冬青摆摊时的样子,明明开朗热情,目光平和。

只有面对家人时,她才会变成刺猬。

孟冬青看着他,似笑非笑,“你留在城里,父亲疼爱,继母讨好,你当然不懂,如果你下乡八年,家里人对你不闻不问,还指望你勒紧裤腰带补贴,最后还希望你死在乡下,你只会变得比我更尖刻。”

孟秋同很想反驳她,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可反驳的。

“不是我尖刻,而是心里这股郁气不发出去,我替下乡的孟冬青委屈,你们都欠了她的。”孟冬青目光平静。

孟秋同张了张嘴,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

陈正风收摊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盘账。

其实他白天已经点过了,但到底是在外面,没敢仔细点,他备了十块钱的零钱,他自己守摊的时候,卖了两块钱,就算孟冬青卖了好些东西出去,腰包里的钱怎么会变成三十块?

足足十八块!

他卖的是几分钱几分钱的针头线脑,不是别的贵价商品,孟冬青别是偷偷给他塞钱了。

可她给他塞钱干什么?

陈正风重新点了一遍,是多了十八块没错,难道是孟冬青收找钱的时候搞混了,把自己的钱忘里头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陈正风琢磨着,明天得赶紧把还回去。

回城知青讨生活不容易,他是有他大哥带着,能做小生意糊口,别的知青日子可都不好过,像是许小晴,一回家就成了一大家子的保姆,半点时间都抽不出来。

十来块钱可不是小数,孟冬青丢了肯定很着急。

陈正风跟孟夏丽是高中同学,知道孟家在市纺家属院,但不知道是哪一家,他也不好上门去问,怕别人误会他和孟冬青的关系,只能先去找许小晴。

许小晴家也是市纺的,开门的时候,她背上背了一个,怀里抱着一个,脚下还有一个扒着她的腿。

“我带你去吧。”许小晴看到陈正风,跟看到了救星一样,赶紧把孩子交给家里的母亲,快步跟着陈正风出了门。

两人没到孟家,先碰上了去上班的阮秋枝和孟秋同。

得知孟冬青独自住在友谊宾馆,两人道谢后,又转道去了友谊宾馆。

“这是你同学?”阮秋枝问。

孟秋同点头。

此时他的心情格外复杂,许小晴和他是同学,那个陈正风和孟夏丽是一个班的,他们明明比孟冬青大四岁,却和孟冬青一起成为知青,成为了朋友。

他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心里的感觉,大约是多了一点真切的愧疚。

“不是我的钱,是卖出去的。”孟冬青还不至于犯这种错误,“有个缝纫师傅买了十盒划粉,四把纱剪,和二十包机针,纱剪和机针不占位置,你没盘货吗?”

至于其他零碎的皮筋纽扣,孟冬青没细算,反正也卖出去了不少。

孟冬青猜到陈正风会来找她,但没猜到他是以为她算错钱来找,还想把钱全还给她。

陈正风目瞪口呆。

孟冬青守摊四个小时,超过他摆摊好几天卖出去的东西的总和,比他哥还要厉害得多。

别看他哥摆摊赚到些钱,还带着他入行了,可他哥是凭老实、实惠积累的顾客。

“你怎么办到的?”陈正风立马摆出虚心的姿态。

许小晴也看向孟冬青,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实在不行,她也来摆摊好了,总比困在家里带孩子要好,她这几天都快疯了。

以前她做梦都想回城,是下乡八年天天都想的执念。

可真回了城,才发现一切跟她想象的都不一样,父母虽然高兴她能回来,但要看哥哥嫂子的脸色,她成了家里不受欢迎吃白食的那个。

许小晴突然庆幸,陈正风要是再晚几天来找她,她可能就要把在乡下攒那一点点钱,全部上交好换取一时安宁了。

到那时,她真就一点退路都没有,只能听家里安排。

“脸皮厚,态度好?重点是态度好,吆喝大声一点,多给客人推荐。”孟冬青在末世习惯了强者为王,第一次接触这边服务性质的人员后,都惊呆了。

他们真的不怕挨揍吗?

末世生存竞争激烈,孟冬青也是要去集市卖物资换物资的,不热情吆喝,主动推荐,别人才不跟你做生意。

陈正风有些羞愧,忍不住反思自己,“也是,都吃上这碗饭了,干嘛还端着架子。”

想起大哥说进货多还能把进价再降下去一点,陈正风热切地看向孟冬青。

“冬青,咱们一起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