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汉平南越之战

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的国威如烈日当空,一场决定南方命运的大战——灭南越之战,缓缓拉开了帷幕。

南越,这片岭南的神秘之地,在秦朝末年的动荡中崛起。南海郡尉赵佗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南越地处偏远,与中原山水相隔,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使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汉朝崛起后,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原,承认南越国存在并派遣使者陆贾前往,册封赵佗为南越王。自此,南越国成为汉朝藩属国,定期向汉朝进贡。然而,这种藩属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南越国时常在独立与依附之间摇摆。

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鼎盛,汉武帝雄才大略,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渴望将南越国完全纳入统治,实现大一统。汉武帝深知要征服南越绝非易事,必须精心筹备。从公元前135年开始,他就陆续派遣使者前往南越,试图以和平方式使其归附汉朝。约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婴齐去世,太子赵兴即位,其母樛(jiu,一声)氏成为太后。

樛太后本是中原人,在南越孤立无援,她深知南越与汉朝实力差距,欲借助汉朝力量巩固自己和儿子的地位。于是,樛太后劝说赵兴和群臣归附汉朝,并上书请求内属,承诺比照汉朝内诸侯去长安朝拜。汉武帝应允。

但南越国丞相吕嘉坚决反对内属。吕嘉辅佐三王,在南越威望极高。他的宗族多人担任高官,家族与王室联姻,势力庞大。吕嘉认为南越国一旦内属汉朝,将失去独立地位,自身权势也会受威胁。他多次劝谏赵兴无果后,心生叛意,多次托病不见汉使者,暗中策划叛乱。

元鼎五年(前112年),樛太后和赵兴决定借助汉使之力铲除吕嘉。他们设宴邀请汉使,吕嘉及其弟率兵前来。席间,樛太后故意激怒汉使,希望他们趁机杀死吕嘉。但汉使犹豫不决,不敢动手。吕嘉察觉异常,立即起身离开。樛太后大怒,欲用矛刺杀吕嘉,被赵兴阻止。吕嘉逃脱后,深知事情败露,决定发动叛乱。

吕嘉与大臣密谋,宣称:“国王年轻。太后是中原人,一心想归附汉朝,把先王的宝器全都献给天子来讨好谄媚,还带着很多人,去长安后会被卖作奴仆。只为了自己一时逃脱,却不顾赵氏的国家社稷,没有为子孙后代长久考虑的打算。”

随后,吕嘉与其弟率领士卒攻杀赵兴、樛太后及汉使者。他们还派人告知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赵婴齐的长子赵越的妻子所生的术阳侯赵建德为王。

吕嘉的叛乱引起汉武帝震怒。汉武帝见和平手段难以奏效,便决意采取军事行动。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武帝精心挑选将领,任命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集结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准备进攻南越。

第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从桂阳沿湟水直下。路博德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进军途中,路博德不断安抚百姓,争取民心,为后续作战奠定基础。

第二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军从豫章郡过横浦关沿浈水直下。杨仆勇猛善战,他的军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杨仆率军迅速推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逼近南越国都城番禺。

第三路,由戈船将军郑严率领,第四路由下厉将军田甲率领从零陵出发,分别沿漓水直下和直抵苍梧。这两路军队在进军过程中遭遇南越国军队顽强抵抗,但他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逐渐突破南越国防线。

第五路,由驰义侯何遗利用巴蜀罪人和夜郎军队,直下牂柯江。这一路军队在进军途中,充分发挥巴蜀人和夜郎人的优势,他们熟悉地形,善于山地作战,给南越国军队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汉武帝还派遣使者前往夜郎、且兰等国,争取他们的支持,对南越形成合围之势。

同年冬天,杨仆率先攻下寻峡,攻破番禺城北的石门,缴获战船和粮食后继续推进。前进过程中,杨仆的军队遭遇南越国先头部队阻击。杨仆亲自指挥战斗,身先士卒,激励士兵奋勇杀敌。经过激烈战斗,杨仆的军队挫败南越国先头部队,继续向番禺挺进。

此时,路博德的军队也在艰难前进。由于路途遥远,路博德所率赦罪之人到会师时仅一千多人。但路博德没有气馁,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带领这一千多人继续前进。

当杨仆的军队到达番禺时,赵建德和吕嘉率领南越国军队固守城池。杨仆选择在东南面驻扎,天黑后下令攻城。士兵们点燃火把,照亮夜空,向番禺城发起猛烈攻击。他们放火烧城,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

路博德则在城西北驻军,采取招降策略。他向城中的南越国百姓和士兵喊话,宣传汉朝政策和好处,承诺只要投降,就可得到赦免和优待。在路博德的劝说下,城中大部分守军纷纷投降。

黎明时分,杨仆和路博德的军队联合起来,对番禺城发起最后攻击。吕嘉和赵建德见大势已去,率领几百部下出逃,但很快被汉军擒获。

吕嘉和赵建德被擒,南越国属下各郡县纷纷不战而降。汉朝成功平定南越,实现对岭南地区的完全统治。

汉武帝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次年又占领海南岛,设儋耳、珠崖两郡。从此,岭南地区完整纳入大一统朝代的版图,成为汉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外,南越地区资源丰富,汉朝灭南越后,大力对南越的经济进行开发。汉朝在南越积极修建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南越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汉朝还加强了与南越地区的贸易往来,将南越的特产如珍珠、象牙、犀牛角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地区,丰富了汉朝的物资供应。

汉朝灭南越后,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岭南地区。汉朝在南越设立学校,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南越的人才。同时,汉朝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了南越地区的人民,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文化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朝灭南越之战,充分展示了汉朝的强大军事实力。这场战争为汉朝后来征服其他边疆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汉朝在南越设立了众多军事据点,加强了对南方地区的军事防御,有力地保障了汉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汉平南越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不仅扩大了汉朝疆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还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