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潍水之战
公元前203年,秦末汉初的大地,烽火连天,楚汉相争正酣。刘邦与项羽在中原大地激烈角逐,战场局势瞬息万变。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韩信这位军事奇才崭露头角。他率领汉军,先后击败魏王豹,略定代地,占赵国,降燕王臧荼,从正北和西北对楚形成了战略包围。然而,主战场刘邦军却屡遭惨败,形势危急。
齐王田广在楚汉相争中立场摇摆不定,彭城战前依附刘邦,战后又与项羽媾和。刘邦深知齐地的重要性,为了从北面和东北包围项羽,决定对齐出兵。
公元前203年秋,韩信受汉王刘邦之命,领兵攻打齐国。当韩信的大军还在行军途中时,刘邦已派郦食其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归顺。韩信本欲停止进军,但辩士蒯通却对他说:“将军率数万众,花费一年多才攻下赵地五十余城,而郦食其仅凭一人之力就拿下齐地七十余城。若就此罢手,将军之功不如一儒生。”韩信听后,觉得有理,便决定继续进军。
此时的齐王田广,听从郦食其的规劝降汉后,便挽留郦食其开怀畅饮,并下令撤除了防备汉军的路障等设施。然而,韩信却乘机突袭齐国军队。公元前203年九月,韩信带领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打败齐国历下守军,直逼临淄。齐王田广大惊失色,急忙向东逃往高密,并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
楚国的项羽,此时正与刘邦在荥阳一带激烈交战,局势胶着。但他也深知齐地的重要性,若齐地落入汉军之手,楚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于是,项羽决定派遣大将龙且率领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前往救援齐国。为激励龙且,项羽许诺若他能战胜韩信,将赏赐他齐国一半的土地作为食邑。
公元前203年十月,龙且率领的楚军与齐王田广的军队在高密会合。随后,他们与韩信的汉军在潍水两岸对峙。
此时,有人向龙且建议:“汉兵远道而来,求胜心切,其锋不可当。而齐、楚之兵在本地作战,士兵容易恋家而逃亡。不如深沟壁垒,坚守不出,同时让齐王派其亲信大臣到被韩信征服的城池去招降。这些城池听说齐王还在,楚兵又来救援,必然会反汉归齐。这样,汉军二千里客居他乡,无所得食,可不战而降。”
然而,龙且自恃勇猛,又了解韩信曾受胯下之辱,认为他胆小怯懦。而且,龙且心中惦记着项羽许诺的齐国一半土地,便拒绝了这个建议。
韩信深知龙且勇猛,但也了解他轻敌的性格弱点。他决定利用潍水的地理条件,设计一场巧妙的战役。于是,在公元前203年十一月的一个夜晚,韩信命令士兵赶制了一万多个沙袋,装满沙土后悄悄运到潍水上游,将河水堵住。
次日清晨,韩信率领一半军队渡过潍水,向龙且的军队发起攻击。龙且立即率军迎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不久,韩信佯装战败,率军向潍水西岸撤退。龙且见韩信败退,大笑道:“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如鼠!”便不顾部下的劝阻,亲自率领大军渡过潍水追击韩信。
当龙且的军队大部分渡过潍水时,韩信果断下令让士兵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刹那间,汹涌的河水奔腾而下,将龙且的军队一分为二,大部分士兵被阻隔在潍水东岸,无法继续前进。
此时,曹参、灌婴等将领也率领汉军精锐部队迅速投入战斗。曹参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奋勇杀敌,与楚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灌婴则率领骑兵部队,从侧翼对楚军进行包抄攻击。在他们的带领下,汉军士气高昂,奋勇作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龙且被韩信帐下的灌婴击杀,楚亚将周兰也被灌婴俘获。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楚军见龙且战死,纷纷四散逃窜。
齐王田广见势不妙,也企图逃跑,但最终被汉军追上并俘获。汉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平定了齐地。
潍水之战是楚汉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役,韩信以少胜多,大破楚齐联军,不仅消灭了项羽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还斩断了西楚的右臂,使项羽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潍水之战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韩信占领三齐之地后,实现了迂回到西楚后方的有利战略包围态势。从此,楚汉战争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刘邦集团逐渐占据了上风,进入了全面战略大反攻的阶段。而这场惊心动魄的潍水之战,也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