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井陉之战

公元前205年,秦朝灭亡后,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不断,逐渐形成了刘邦与项羽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楚汉相争局面。四月,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损失惨重。原本投靠刘邦的诸侯纷纷背叛,其中魏王豹封锁黄河渡口,与楚国勾结。刘邦在荥阳凭险据守,局势危急。为扭转不利局面,刘邦采纳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

同年八月,刘邦派韩信、曹参、灌婴等率兵进击河东,攻打魏王豹。韩信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在黄河西岸布置疑兵,多陈渡船,暗中却从夏阳“木罂缻渡军”,奇袭魏都安邑。魏王豹被俘,魏地被汉军占领。之后,韩信又乘胜北上,击破代王陈馀的军队,代相夏说兵败被杀。

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和张耳引军东下,准备从井陉关出击赵国,由此拉开了井陉之战的序幕。赵王歇和赵军主帅陈馀得知后,集结大军于井陉口,号称二十万,欲凭借井陉口的险要地势和兵力优势,阻挡汉军的进攻。

赵军中有位谋士李左车,极具战略眼光。他向陈馀建议,由自己带领奇兵从小道出击,夺取汉军辎重,切断粮道。而陈馀则统率主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使汉军进退两难,不出十日便可获胜。然而,陈馀却认为韩信兵少且疲,不应避而不击,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建议。韩信得知此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制定了作战计划。

韩信指挥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驻扎。夜半时分,他选派两千名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迂回至赵军营垒附近埋伏。叮嘱他们待赵军全营出动之时,乘机夺占赵营,插上汉军旗帜。接着,韩信又命令万人为前锋,出井陉口,在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赵军见状,纷纷嘲笑汉军自寻死路。

次日清晨,韩信打着大将的旗帜,携大将的仪仗鼓号,与张耳率领汉军主力向井陉口前进,对赵军营垒发起进攻。赵军开营出兵,双方展开激战。一开始,汉军士气高昂,奋勇向前。而赵军凭借着人数优势,也毫不示弱。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不久,韩信便命令部队佯装败退,向背水阵撤退,沿途故意遗弃旗鼓及军用物资。赵军见汉军退走,误以为汉军已被击败,遂倾巢出动,空营追击,争抢汉军的物资。赵军士兵们兴奋不已,他们觉得胜利在望,纷纷争先恐后地抢夺战利品。

陈馀带领大军一直追杀到背水阵前。韩信等退入背水阵后,汉军因背水而战,无路可退,士兵们人人拼命作战。此时的汉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死战到底。他们知道,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奋勇向前,才有一线生机。

赵军开始时气势汹汹,但在汉军的顽强抵抗下,逐渐陷入了困境。汉军士兵们个个勇猛无比,以一当十。他们用手中的兵器,顽强地抵御着赵军的进攻。赵军久攻不下,开始有些慌乱。

此时,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两千汉军骑兵,见赵军空垒而出,迅速冲入赵营。他们动作敏捷,如同一股旋风般席卷了赵营。汉军骑兵们拔去赵军的旗帜,在营垒上全部插起汉军的红旗。

进攻背水阵的赵军久攻不下,决定回军。当他们退到营垒前,望见垒中全为汉军旗帜时,误以为赵王歇及其他将领已被汉军俘获,顿时溃乱,纷纷逃跑。赵军将领企图斩杀不听命令者来制止溃逃,但无济于事。

汉军乘赵军混乱之际,前后夹击。汉军主力从背水阵中杀出,与埋伏的骑兵一起,对赵军形成了合围之势。赵军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四处逃窜,却无处可逃。

在混乱中,赵王歇及陈馀率败兵向都城退却。汉军紧追不舍,在鄗北再次击败赵军,并擒获陈馀,将其斩于泜水。赵王歇也最终被俘。

韩信下令不许杀害李左车,有捉住李左车者赏给千金。最终李左车被人捉住献于韩信,韩信亲解其缚,尊奉他为师长,并向其请教攻取燕国的对策。

井陉之战以汉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此役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具有重大意义。汉军消灭了北方战场上的强劲对手,使项羽陷入不利的战略态势,为刘邦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韩信在这场战役中所采用的“背水一战”、“拔帜易帜”等战略战术,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范例,为后世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