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炒

  在等待《天半》开播的日子中,《规则街》也悄无声息地开机了。

  在电影开机之前,商叶初曾去找过古文华,向对方询问拍摄事宜。

  当时古文华连睡衣都没来得及换,一见商叶初,还有些窘迫:“你怎么来了?我以为是宋阿姨。”

  商叶初拎着饭盒进门:“快开机了,来找你商量商量。”

  进门放下饭盒之后,商叶初又忍不住看了古文华一眼:“倒是你,怎么折腾成这样了?”

  古文华整个人形销骨立,瘦得只剩一层皮撑在身上。一张黑瘦的脸上全是胡茬,头发似乎也有好几天没洗了。

  剧本已经改完,演员也都就位了,资金目前还算充足。古文华这副活鬼模样,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古文华闷头去洗漱间洗了把脸,又草草洗了洗头。没一会儿,拎着一大沓纸下了楼。

  “画分镜。”古文华一边擦着头发,一边示意商叶初看那沓纸,“你看看。”

  商叶初随意翻了翻。这些纸上画着简洁的火柴人,以及一些正方形和三角形。前几张的分镜还算精细,有时甚至会画出人物的手势。越到后面,分镜越潦草,等到了最后几张,古文华干脆用椭圆代替人,用大叉代替路径了。

  即便画得十分简约,整本分镜表也是个浩大的工程。古文华在每个分镜前都标注了序号,最后一格的序号是“638”,这就意味着他已经手绘了六百多张分镜图。

  理论上讲,画分镜图是导演的分内之事,但在娱乐圈,大多数导演都会选择把这活丢给外包分镜师。能给分镜师认认真真口述分镜画面,从而指导对方画出来的导演,都能夸一句敬业了。

  商叶初翻了几页,越看越稀奇:“看不出来你还挺会画画。”

  这句话不是恭维。纸上的画面虽然线条抽象,却并不凌乱,观感上十分和谐。有些画面虽然只是一些几何图形,商叶初脑中却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对应的场景。

  “构图不好的电影看起来和电视剧没区别。”古文华一边擦头发一边道,“干这行多少得懂点美术。”

  每个分镜画面下还写着画面注解。商叶初努力辨认着古文华龙飞凤舞的字迹:“中景,主观镜头,视线自下而上扫视‘幸福商业街’招牌……后面这个括号里的7是什么意思?”

  “镜头持续的时间。”古文华拉过饭盒,掀开盖子,一股异香弥漫在客厅中,“宋阿姨煲了汤?这是什么汤?”

  “老鸭汤。”商叶初又向后翻了几页,“这个蚊香一样的图形是什么意思?底下的字我实在看不懂。”

  古文华偏头看了一眼:“那是握起来的拳头。”

  “你还真是细致。”商叶初心下一阵感慨。挖到古文华这颗沧海遗珠真是季君陶此生最划算的一笔买卖。

  由于原著小说中出现的所有角色都没有名字,因此,剧本中的角色,称谓也取得十分简单。商叶初的角色就叫小叶,饰演无业混混的演员姓陈,剧本中便称呼他为“陈野人”。胆大的角色叫他野人,胆小怕事的角色则称呼他为陈哥。

  饰演宅男的演员姓张,剧本中就叫他张胖子或张哥。家庭主妇叫红姐,唯一有正儿八经名字的角色反而古文华新加的小女孩,叫玲玲。

  这些名字虽然草率,却很适合这部片子。对于这种快节奏群像商业片而言,越是符号化的名字,越有助于观众迅速理解剧情,而不必费脑子去记忆整个团队里谁是谁、谁负责什么功能。

  为了让《规则街》更加商业化,古文华可谓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规则街》的开机仪式很低调,甚至可以称之为隐秘。这是汝关卫视写在合同中的要求:在《天半》的宣传期和热播期,不允许叶初宣传同期任何其他作品,不限电影或电视剧,甚至综艺也包括在内。连商叶初其他作品或者作品中角色的名字、剧照,也绝不允许在她的社交平台主页上出现。

  这条款看似霸道,在业内其实并不新鲜。并且还有不少冠冕堂皇的学名,什么“宣传独占期”“独播期宣传限制”“竞品回避条款”之类的。商叶初心里早就有数。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规则街》剧组在开机前也签署了保密条款。包括古文华和商业街商户们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得在社交网络上提及《规则街》这部作品相关的一切。连盛闻之都签了这份合同。

  这部电影是青凭娱乐第一次自主组局拍摄的作品,却因为《天半》的缘故,不得不冷启动。商叶初心里多少有些不大自在。

  不自在归不自在,宣传任务一条也不能少做。

  季君陶最近忙得昼夜颠倒,即便如此,还是专门抽了个空,给商叶初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最近要做的任务。

  汝关卫视娱乐产业领先其他频道不少,宣传任务表格做得相当齐整。商叶初打眼一扫,小到每日追剧打卡、微博互动,大到线下采访、直播陪聊,都有着严格的规划。甚至连粉丝会提到什么问题,而商叶初又该怎样回答,都做了多种预测和规定,几乎没有任何商叶初自由发挥的余地。

  汝关卫视是圈内有名的霸王台,对合作艺人的控制欲强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汝关卫视拔一根毛,比普通艺人的大腿还粗三分。因此圈内虽然有不少人颇有微词,却一直没有人真正站出来反抗过,甚至连吐槽,都只敢暗暗阴阳怪气。

  商叶初如今也终于受到了这种关爱。这滋味着实不怎么好受。明明是自己的社交账号,却连用哪个emoji都做不了主——这样的日子要忍到九月份!

  算了,这只是艺人生活的一部分。

  商叶初翻到下一页,扫了扫内容,眉头就蹙了起来。

  “要我和时山炒Cp?”

  在几年后,娱乐圈的Cp营业将会有一套全自动流程:

  第一步,提前几个月进行埋线。一般是由某些“剧组人员”、“代拍”、“狗仔”、“站姐”、“多年老粉”、“在某地某刻偶遇艺人的纯路人”,在剧未播之前发布一些暧昧不清的含糊言论。这些言论无论怎么解读都可以,既可以是Cp粉的大糖,也可以是唯粉的虐粉素材。

  第二步,艺人本人进行配合。主要方面包括双方穿戴上的同款、风景打卡照片中若隐若现的“同一地点”,以及社交网络发布内容文案上若有若无的暗示。从表情包、emoji到卡点发布时间,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能成为Cp粉的糖点。

  第三步,在剧播之后,嗑学家纷纷出动,由大粉领嗑(领头嗑Cp)剧中Cp的糖点。主要领嗑阵地如下:

  剧中弹幕;

  pi站二创;

  绿瓣领嗑帖;

  微博爆款文案、图帖、视频。

  在这之中,pi站二创的视频剪辑,在质量较高且有官方出钱推流的情况下,是较容易破圈的。当然,最容易破圈的还是微博的爆款文案和视频。盖因微博日活量较大,并且转发机制更加灵活。所以,在几年后,各大电视剧、网剧、电影的剧方片方,越来越熟练于雇佣up主进行商业剪辑,或者花钱下水军,请微博营销号或者豆瓣领嗑员领嗑。前者破圈,后者维持热度。

  第四步,剧集每日更新集数有限,Cp粉的嗑糖欲无法得到满足。此时只需稍加点拨,Cp粉就会逐渐开始“剧内Cp粉”到“真人Cp粉”的转型。而点拨的关键,既在于大粉的领嗑,又在于明星本人的营业。

  这一步,也是明星本人需要付出最多的一部分。从微博互动、同款穿搭、社交文案,再到采访互动、直播互动甚至线下互动,都需要处处关心。传统Cp模式分为烂人真心、圣人私心、灵魂伴侣、渣贱倒贴、木头开窍、宿命宿敌、霸总娇妻、阴暗爬行、压根不熟等款式,只需要找准定位,按照对应公式做出对应行为即可。

  这种预制Cp流程,在好几年后才会逐渐流行起来。现在是2018年,炒Cp流程还在摸索阶段,远没有如此熟练。

  但让商叶初惊讶的是,汝关卫视提供的表格上,居然已经是一份十分成熟的炒Cp流程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