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拜师:三清传道
严格意义来讲,昆仑山又分为东昆仑与西昆仑。
西昆仑,那是先天大神西王母的道场,云雾缭绕间,尽显神秘与尊贵,西王母在此静修,庇佑着一方生灵。
东昆仑,则是三清圣人的无上圣地,灵韵充沛,瑞彩千条。
此番更是作为三位圣人传道收徒的主场,吸引着洪荒大地无数生灵的目光。
燧人、玉鼎、太乙以及那红毛猿猴,三人一猴日夜兼程,一路风尘仆仆。
他们终是在传道开始的头一天晚上赶到了东昆仑,挤进山脚的传道广场。
此时传道广场内早已是人头攒动,兽首涌动,初略一看,不下百万之众。
有化为道体人形的,也有还未完全化形,顶着个兽首的;有先天生灵,也有后天生灵。
相互拥挤在一起,交谈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异常的嘈杂不堪。
三人一猿想要寻个落脚之地,着实费了一番力气。
使出吃奶的劲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不断推搡,最后才在那偏僻的角落里勉强挤出一块立足之地。
他们望着这热闹的场景, 不禁深深感叹洪荒生灵求道之艰。
“铛、铛、铛”
拂晓时分,三道神圣庄严、悠扬绵长的玉磬声陡然响起,那声音仿若穿透了时空,直入殿中每一个生灵的脑海深处。
顷刻间,原本喧闹无比的授道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生灵目光齐刷刷地向广场上空看去。
原本空无一人的碧蓝天空,老子、元始、通天三位圣人模糊的虚影的悄无声息地出现云床上,周身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圣人气息。
彼时的洪荒,还没有像后世蓝星那般,每次开讲前都有着冗长的开场白。
老子身为三清之首率先道:“吾今日所讲道经为《道德经》,尔等仔细聆听。”。
紧接着,那老子充满智慧与哲思的话语缓缓流淌而出,声音平静而深邃, 仿若蕴含着天地至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大殿中,众生灵皆沉浸在老子的讲道之中,脸上却是神色各异。
有的生灵像是突然领悟了修道真谛,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有的则眉头紧锁,苦苦思索,面对那一听就懂语句,却是露出愁眉苦脸之色;
还有的如同听天书一般,眼神迷茫,一脸懵懂,完全摸不着头脑。
然而,在这紧要的时刻,谁也不会停下来为他人细细解说,领悟了那是自身的造化,听不懂也只能怪自己机缘不够。
九天十夜后,老子的讲道声戛然而止。
如痴如醉的众生灵这才从那玄妙的道境中缓缓清醒过来。
他们的脑海里还在不断回味着老子讲道的一字一句,脸上依旧残留着意犹未尽之色。
元始见状,也不打算给众人过多回味消化的时间。
他紧接着便开讲起来:“吾今日所讲道经为《生天得道真经》,尔等仔细聆听。”
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带着一种煌煌威严,“道者: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渺无端,杳冥无际。。。。此之谓道也。”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
又过了九天十夜后,通天见元始终于停了下来。
本就急性子的他,也不做过多酝酿,迫不及待地开讲:“吾今日所讲道经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尔等仔细聆听。” ,声音带着一种豪迈不羁与锋芒毕露。
“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灵宝度人无量上品。灵宝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一时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郁勃紫虚,荫映丹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面无表情,神色淡然地说道:“吾已有一徒,足也!”
老子的回应言简意赅,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台下那些原本满怀憧憬、渴望拜入老子门下的生灵,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脸上的期待与兴奋渐渐被失落和无奈所取代。
过了片刻,他们纷纷缓缓转头,将那饱含渴望的目光,投向了端坐于上的元始和通天
眼神落在在这两位圣人身上,重新燃起了求道的希望之火 。
元始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吾收徒有五不收。”。
“根行不深厚者不收,心不正者不收,心不定者不收,只求修炼神通者不收,不尊师重道者不收。”。
“吾已在昆仑山腹设下九百九十九阶问心路,百年内最先通过问心路的十二生灵,吾可收为亲传弟子。”
通天等元始说完,随即面露喜色,语气豪迈地说道::“吾截教收徒有教无类”。
“尊师重道,意志坚定,有天赋悟性者即可入吾截教。”。
“吾已在昆仑山腹,设下十道炼心大阵,百年内能通过炼心大阵者,皆可入吾截教。”。
老子、元始二人听了通天的话,面色稍有些不满,狠狠地瞪了一眼通天。
通天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喜欢洪荒之燧火不熄请大家收藏:()洪荒之燧火不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