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第一板斧(1)
聚集的老师们开始逐渐离开,徐勃并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站在原地。
虽然滇西省早就出台过相关文件,对于各地区在编教师,规定了其工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财政专设账户保障。
县财政在教师工资发放中承担主要责任,在编制财政预算时要保障教师工资需求,确保足额优先安排。
同时,还规定了教师工资要通过统发的方式,确保教师工资能一次性发放到位。
但是陆东县每年财政收入都是赤字,一年近九千万的教师工资支出,出现了拖欠也就“情有可原”。
但就算财政收入赤字,除县财政外,上级财政也会每年都给予一些支持。
就拿爨乡市财政来说,爨乡市财政每年会及时安排拨付乡村教师上级补助资金。
包括特岗教师补助、乡村教师补助资金等,这些资金会专项用于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发放。
此外,爨乡市在政策实施中,还有集中对连片特困乡镇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所需资金也由市级财政承担,每年都会足额统一拨付到县级财政专用账户。
据徐勃所知,这两笔资金每年不会低于五千万…
等于是陆东县每年只需要从本级财政拿出来四千多万用于支付教师工资。
然而现在,即便有这些支持,陆东县教师工资依然长期大量拖欠,这就让徐勃有些想不通了。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这中间显然另有隐情。
看到教师们全部离开,一直站在徐勃旁边的常务副县长杨奇胜谄媚地笑着说道:“徐书记,还是您讲话管用,我这口水都说干了,都不管用啊。”
徐勃冷冷瞥了他一眼。
杨奇胜梳着锃亮的大背头,一条皮带斜勒在圆鼓鼓的肚子上,皮带上还挂着个显眼的手机皮套。
通过裸露出来的机身,徐勃辨认出那是时下流行的摩托罗拉v3,银灰色金属外壳在冬日地阳光下泛着冷光,与他脸上讨好的笑容形成刺眼的反差。
“我记得奇胜县长当过教育局局长,现在又是分管财经的常务副县长,那么今天的这个情况你能说说吗?”
徐勃这话一出,杨奇胜愣住了,谄媚地笑容僵在脸上。心里不是想怎么回答,却是在骂娘…
杨奇胜心说:踏马的,你这毛头小子是故意让我难堪吗?我跟你说个球啊,这踏马就是我调配资金时,决定扣发挪用的…
见杨奇胜不回答,徐勃又问:“难道杨县长不了解?”
这话一出,杨奇胜立即明白,徐勃这是要拿他开刀啊!杨奇胜脸上僵住地笑容立即强行收回,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声…
不过这次问完后,徐勃不给他回答的机会了,而是转头对杨国方说道:“通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
“县政府副职全部参加,另外让财政局、教育局的主要负责人跟分管副职都列席会议。”
说完,徐勃头也不回的走了。
其余人也都跟着离开,独留杨奇胜呆立当场……
今年已经52岁的杨奇胜,与张爱国相比,他才是真正的已经对仕途没有进取之心了。
他已经“规划”好了,只等这一届常务副县长的任期满,五十四岁的他就转任县政协主席,退居二线“享受”生活…
从一位大队的民办教师成为了陆东县的常务副县长,已是祖坟冒青烟了。
再成为陆东县四大班子之一的政协主席,杨奇胜自己满意不说,估计就连他地下的祖宗十八代都会很“欣慰”…
杨奇胜这一生,颇为传奇。
1970年,拥有高中学历的杨奇胜成为了大队民办教师,这一举措,改变了他的命运。
20世纪70 - 8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民办教师作为重要力量,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与群众基础。
随着国家重视基层人才选拔,民办教师因熟悉基层情况、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成为基层公社干部队伍选拔的重要来源。
通过教师进修、学历提升,以及参与基层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行政体系 。
不过,从民办教师到常务副县长的,少之又少,离不开个人能力、机遇、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更少不了特殊“机缘”。
从今天已经大腹便便的杨奇胜脸上轮廓,就能看出他年轻时的英俊帅气。
杨奇胜别看今天不作为,当年成为民办教师后,可是十分珍惜那个机会。
祖上八代都是贫农的他知道,必须把握这个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
他不但在教学中尽心尽力,还通过承担额外的教学任务,晚上开设夜校帮助大队农民识字。
同时,坚持利用闲暇时间,步行四十里到陆东县图书馆和县农管会学习农业知识。
早上摸黑出门,晚上深夜归家,往返八十里山路,回去后第二天就组织大队村民学习农业技术培训课程。
他一直坚持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身价值,以求获得转正机会……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1972年,19岁的杨奇胜这番辛苦付出,被大队支书那从部队转业后给县革委会主任开车的儿子看在眼里。
一次偶然的闲聊中,这些事迹传到了时任陆东县革委会主任路兵的耳中。
路兵在一次到黄山公社的视察中,突然想到了他的事迹,点名表扬了他。
这份意外的关注,成为改变杨奇胜命运的关键转折。
很快,他便收到通知,前往黄山公社教管会参加转正培训。
因为公社搞不清楚他和路兵有什么关系,但是既然路兵都表扬了他,公社没有不重视的道理。
转正培训结束后,他就留在了公社教管会,自此踏上仕途。
老话常说,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英俊帅气的杨奇胜到公社教管会工作后,被公社主任张西川相中了,于是杨奇胜入赘了张家。
张西川在仕途上没有什么耀眼的,最高职务就是黄山公社主任,但是他养了三个好女儿,创造了一家三女婿县长的“神话”…
大女儿嫁给了王春旺,曾任陆东县副县长,现任爨乡市交通局常务副局长。
二女儿入赘了杨奇胜,延续了张家香火。
小女儿嫁给了李健,曾任陆东县县长、常务副县长,现任富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说来也巧,杨奇胜跟王春旺和李健作为连襟,但是两人都和李健这关系不好。
因为李健是“后起之秀”,职务超过了他们。以前张西川在世时,每次张家的饭家宴,李健都是跟张西川并坐主位…